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妍娜

作品数:25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艺术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8篇音乐
  • 5篇粤剧
  • 5篇粤曲
  • 4篇文化
  • 3篇当下
  • 3篇艺术
  • 3篇茶座
  • 2篇新加坡华人
  • 2篇区域音乐
  • 2篇曲艺
  • 2篇族群认同
  • 2篇文化阐释
  • 2篇戏曲
  • 2篇昆剧
  • 2篇华人
  • 2篇歌舞
  • 2篇个案
  • 2篇表演
  • 2篇传承
  • 1篇新中国

机构

  • 22篇广州大学
  • 2篇西安音乐学院
  • 1篇上海音乐学院

作者

  • 24篇潘妍娜
  • 1篇潘妍娜
  • 1篇陈雅先
  • 1篇骆丹
  • 1篇马达

传媒

  • 5篇人民音乐
  • 2篇歌海
  • 2篇音乐传播
  • 1篇音乐创作
  • 1篇乐器
  • 1篇交响(西安音...
  • 1篇作家
  • 1篇中国音乐
  • 1篇民族艺术
  • 1篇中国民族博览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星海音乐学院...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岭南音乐
  • 1篇艺术评鉴
  • 1篇音乐文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城市化进程中的粤曲与歌坛被引量:1
2018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城市新式茶楼中歌坛的兴起,为粤曲在城市中的演出提供了固定的演出场所。歌坛的商业化运作,促进了粤曲艺人向职业化发展,也促进了新兴社会阶层与艺人的交流;"舅少团"捧伶之风活跃了歌坛,促进了新曲目的产生与流派的形成。经历了歌坛时期的粤曲完成了由农村的民间音乐向市民音乐转化的过程,其音乐形态特征也逐渐完善定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广州茶楼歌坛作为一个音乐表演空间与普通民众的日常休闲之所,在音乐表演与日常生活的互动之中,实践着近代广东地方音乐文化"粤曲"的现代转型。
潘妍娜
关键词:城市化歌坛粤曲女伶
从三种社团形态看粤剧在当下新加坡的传播趋势被引量:8
2018年
新加坡是东南亚一带粤剧传播的中心,与国内粤剧主要以职业性剧团为主体的表演不同,当下新加坡粤剧活动形态主要是以业余爱好者的组织为主,这些组织根据其活动的性质、运作模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半官方的公益性粤剧推广组织、商业性的民间粤剧培训组织以及社区活动中心的粤剧小组。三类组织的传播活动以在地缘组织基础上自发性的族群内部传播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出跨地缘、跨族群的新的传播趋势。
潘妍娜
关键词:粤剧
跨越时光 历久弥新——观雷佳版第四代《白毛女》有感
2016年
1945年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的《白毛女》,首次创造性地将西洋歌剧艺术的表现形式与中国戏曲、民歌相结合,开创了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民族歌剧创作模式,是中国民族歌剧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作品。2015年,时逢《白毛女》诞生七十周年。文化部组织复排歌剧《白毛女》,并于2015年11月6日开展歌剧《白毛女》全国巡演活动。
潘妍娜
关键词:《白毛女》民族歌剧中国民族风格贺敬之中国戏曲
立足本土 寻求世界性表达——评音乐剧《西关小姐》的音乐创作特色和文化诉求被引量:1
2013年
音乐剧《西关小姐》是2012年广州文化演出市场上的一部大型原创音乐剧,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出品,广州歌舞剧院(广州歌舞团)创演,于2012年12月19—22日在广州友谊剧院举行首次公演。该剧讲述了民国时期西关小姐陈雪菲为建立专门的妇孺医院而遭遇到人生的一系列变迁,并与志同道合的东山少爷麦少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2012年12月12日,笔者有幸得以在由广州大学和广州市促进文化艺术发展繁荣基金会主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展演”这一活动中,抢先得以一睹这一本土原创音乐剧的风采。近年来国内的原创音乐剧不少,但以地方文化为题材的大型音乐剧却并不多见,剧中制作精美的舞台设计、雅俗共赏的音乐语言、对于广府音乐元素的运用,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潘妍娜
关键词:原创音乐剧文化诉求小姐广州歌舞团
昆剧四本《长生殿》的剧本整理思想研究
2012年
洪昇的《长生殿》是一部综合了文学与音乐价值,同时也具有舞台演出价值的明清传奇的范本。这部作品已经300年未全本演出过,在上海昆剧团和制作人唐斯复的复原下,这部昆剧艺术经典在当今戏剧舞台上得以活态地呈现。
潘妍娜
关键词:《长生殿》明清传奇昆剧
立足区域音乐多元一体格局 书写岭南音乐研究传承新篇--“2015中国广州第二届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2016年
区域音乐研究这一领域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地理学、音乐人类学、区域社会史等多种研究视角的兴起,区域音乐研究也从宏观的音乐“色彩区”分布研究而逐渐向特定的区域研究深化。
潘妍娜
关键词:音乐研究传承岭南
当今音乐教育研究的新趋势——2011中国广州第二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暨传统音乐教育高端论坛综述被引量:4
2012年
“2011中国广州第二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暨传统音乐教育高端论坛”于2011年11月11日至12日在广州大学召开。会议由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主办,来自海内外的63所院校、音乐类核心刊物编辑部及研究机构的13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研讨会收到论文60余篇,论题涉及音乐教育哲学、传统音乐教育和其他研究论域。
马达潘妍娜
关键词: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研究
从内容到形式:新中国“戏改”中的昆剧音乐与国家话语
2021年
在新中国“戏改”的“推陈出新”方针之下,传统昆剧高度形式化的音乐结构形态与戏改提倡“新的内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这一古老剧种音乐必然面临改革。从20世纪50年代的《十五贯》到60年代的《琼花》,受到不同阶段政治话语的影响,“推陈出新”这一方针反映在昆剧音乐改革上的实践也在不断发展。
潘妍娜
关键词:戏改昆剧音乐
滇南彝族尼苏支系“三道红”与“花腰”音乐文化比较研究
在云南南部,红河北岸,居住着彝族众多支系中的一支——尼苏支系。由于云南地形的复杂,交通的不便,尼苏支系呈现一种本民族分散聚居、与他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这种分散聚居与交错杂居使得尼苏人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在坚持自己彝文化的同...
潘妍娜
关键词:民族音乐彝族音乐音乐文化音乐旋律音乐形式
文献传递
“民间知识”在高校课堂的“话语”转换——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潮州大锣鼓》课程为例的思考被引量:2
2015年
开发地方音乐资源应用于高校音乐教育是当下教育体制改革所关注的重点。然而当民间知识脱离原生语境而进入到高校课堂中,由于民间与课堂话语体系的差异,而面临诸多的问题。针对现有教学体系的现状来看,"民间知识"要有效的进入课堂,必然需要建立一种能够沟通民间与课堂的双视角教学模式,促进"民间知识"在高校课堂的"话语"转换。
潘妍娜
关键词:课堂话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