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文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唇形科
  • 3篇兜兰
  • 3篇植物
  • 3篇ITS
  • 2篇兜兰属
  • 2篇雄蕊
  • 2篇氧化酶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设计
  • 2篇胁迫
  • 2篇萌发
  • 2篇解剖学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酶
  • 2篇兰属
  • 2篇DNA条形码
  • 2篇MATK
  • 1篇形态学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药用

机构

  • 11篇贵州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1篇沈文华
  • 10篇关萍
  • 8篇江辉
  • 7篇李娅迪
  • 6篇陈业
  • 4篇石建明
  • 4篇孙园园
  • 2篇张玉晶
  • 1篇徐玲玲
  • 1篇冯旭东
  • 1篇张凯凯
  • 1篇杨鹏

传媒

  • 4篇山地农业生物...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草药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兜兰属植物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被引量:2
2012年
以兜兰为试材,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总DNA,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Mg2+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和Taq DNA聚合酶用量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并通过梯度PCR确定最佳退火温度,最终建立兜兰ISSR扩增反应体系。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体系中,含10×PCR buffer 2.5μL、1.5mmol/L Mg2+、0.15mmol/L dNTP、0.6μmol/L引物、1.0 UTaq酶和40 ng模板DNA。反应程序为:94℃5 min,94℃30 s,56.2℃45 s,72℃1 min,共40个循环;72℃延伸7 min。
陈业张玉晶李娅迪沈文华江辉关萍
关键词:兜兰属ISSR-PCR正交设计
正交设计优化唇形科植物ITS反应体系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16种唇形科植物总DNA,利用正交设计L9(34)探讨Mg2+、dNTP、引物及Taq DNA聚合酶4因素对益母草ITS-PCR反应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采用方差分析与直观分析相结合,建立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ITS-PCR反应体系(25μL):2.5μL 10×Buffer,1.5 U Taq聚合酶,2.0 mM Mg2+,0.15 mM dNTP,0.4μM引物;最适退火温度为53.6℃。应用该优化体系,对16种唇形科植物进行ITS-PCR。验证表明,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用于唇形科植物的ITS扩增。
沈文华陈业李娅迪江辉关萍
关键词:唇形科ITS正交设计
贵州省常见唇形科植物茎和叶比较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贵州省40种常见唇形科植物茎、叶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显示:(1)40种唇形科植物具有典型的双子叶植物茎、叶的解剖特征,茎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棱角表皮下具有发达的厚角组织,棱角处厚角组织内方的维管组织明显较其它部分发达;茎横切面形态主要有3种类型,维管束排列也主要呈现3种方式。(2)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均为异面叶,栅栏组织细胞1~3层,少部分物种叶脉腹面隆起;绝大部分常见物种主脉明显较侧脉发达,但也有少部分主脉、侧脉大小相近;主脉中维管束大多为1个,形态包括月牙形、半圆形、圆形,少量物种主脉具有多维管束;表皮毛由1~3个细胞组成,表皮毛的形态多为锥状,少为杆状。研究表明,唇形科植物茎、叶的显微结构无论在属内还是在种间都存在差异,在探讨唇形科种的分类地位及其物种鉴定时都具备参考价值,但却难以作为分类鉴定的决定性特征。
沈文华石建明徐玲玲冯旭东关萍
关键词:唇形科比较解剖学
唇形科常见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应用
唇形科(Lamiaceae)是双子叶植物纲中的一个大科,世界性分布,其中很多都是常见的药用植物.本研究以唇形科23属40种作为实验材料,选取核糖体ITS序列和叶绿体matk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序列,从分子鉴定层面对唇形科...
沈文华石建明江辉李娅迪关萍
关键词:唇形科ITSMATKDNA条形码
23种中国兜兰属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3种中国兜兰属植物进行种间亲缘关系研究.研究发现:从50条引物中筛选出6条引物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3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6条,占总条带数的100%,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的DNA条带数为22.7条;根据ISSR扩增结果,采用NTSYS-pc2.10e分析软件进行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发现23种兜兰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145 5~0.780 5之间,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383 9;UPGMA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性系数为0.292时,23种兜兰被划分为3个类群,即兜兰亚属(Paphiopedilum)、宽瓣亚属(Brachypetalum)和小萼亚属(Parvisepalum),与形态学系统分类结果完全一致.
陈业石建明沈文华江辉关萍
关键词:兜兰属ISSR聚类分析亲缘关系
兜兰ITS-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被引量:8
2012年
为优化兜兰ITS-PCR反应体系,以兜兰属植物为试材,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总DNA,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对影响兜兰DNA ITS-PCR扩增反应的主要因素即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Mg2+浓度、dNTP浓度、引物退火温度、模板DNA用量和引物浓度等进行优化研究,建立兜兰最佳ITS扩增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体系中,添加10×PCR buffer 2.5μL、Taq DNA酶1.25U、Mg2+1.5mmol/L、dNTP 0.15mmol/L、引物0.6μmol/L和模板DNA 40ng,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4min,1个循环;94℃变性30s,54℃退火45s,72℃延伸1min,35个循环;72℃延伸7min后终止反应,4℃保存。利用此反应体系可得到预期大小的ITS基因片段。
陈业张玉晶李娅迪江辉沈文华关萍
关键词:兜兰基因组DNA
镉胁迫对3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初期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镉(Cd)胁迫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种子萌发及幼苗初期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合适浓度的Cd胁迫可以促进3种草本植物种子的萌发,高浓度Cd胁迫对3种草本植物的根长和苗长抑制效应明显,且对根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苗长。在不同质量浓度Cd胁迫下,3种草本植物抗氧化酶的活性对Cd胁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理响应,以降低Cd胁迫对幼苗的伤害。可见,3种草本植物的种子对Cd胁迫具有一定的耐性,可用于盆栽试验,研究植物对Cd的胁迫的生理抗性及重金属富集。
孙园园李娅迪江辉沈文华关萍
关键词:白三叶孔雀草抗氧化酶
As^(3+)对2种花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水培法,采用浓度分别为0、0.1、5、10、25、50 mg/L As3+溶液对茶花凤仙和常夏石竹种子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浓度外源As3+对2种花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状况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As3+(0.1 mg/L)对2种花卉种子萌发具有激活促进作用,高浓度As3+(50 mg/L)具有明显抑制效应;幼苗根长、芽长随着As3+浓度不断升高,生长受抑制。低浓度的As3+能够提高SOD、CAT的活性,随着浓度增大SOD、CAT表现为抑制效应;POD随着浓度增加激活效应逐渐增强。砷处理下,三种抗氧化酶均可被激活来抵抗砷的胁迫,其中过氧化物酶(POD)起关键作用。
李娅迪江辉沈文华孙园园关萍
关键词:胁迫花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抗氧化酶
唇形科常见药用植物DNA条形码的鉴定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筛选出适合唇形科常见药用植物的DNA条形码序列。方法通过对33种唇形科常见药用植物的核糖体ITS序列和40种唇形科常见药用植物的叶绿体matK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用MEGA 6.0软件计算其种间、种内的Kimura2-parameter(K2P)距离及各序列变异位点,评估序列的条形码间距(barcoding gap),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 ITS序列长度为620~698 bp,平均(G+C)量为62.8%,叶绿体matK基因序列长度为859~932 bp,平均(G+C)量为34%,ITS序列与matK基因都有明显的barcoding gap,但matK基因的barcoding gap要小于ITS序列,从聚类分析来看,matK基因能更好地鉴定唇形科不同物种。结论推荐matK基因序列作为唇形科植物鉴定的优选序列之一。
杨鹏沈文华石建明陈兴银张凯凯关萍
关键词:唇形科DNA条形码ITSMATK
辣椒雄蕊雌化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2014年
采用形态解剖和石蜡切片法,对雄蕊雌化辣椒花和果实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雌化花芽较正常花芽肥大,雌化雄蕊可结实但非常小,位于正常辣椒果实果柄处。另外有部分雄蕊雌化和雄蕊全部雌化两种突变体。显微切片结果显示,雌化雄蕊原基呈扁平叶状突起,后期发育成类似心皮的叶状体,边缘靠合或缝合形成类似边缘胎座的子房。雄蕊在雌化过程中,形态上表现不同程度雌化,并且表现出一系列的中间过渡类型。另外雌化"子房"内有"胚珠",并且雌化雄蕊的"胚珠"与正常子房中的胚珠相似。
江辉李娅迪陈业沈文华孙园园关萍
关键词:辣椒形态学解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