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劲松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World Wildlife Fund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都市
  • 1篇制造业
  • 1篇经济一体化
  • 1篇科技资源
  • 1篇技术产业发展
  • 1篇技术创新
  • 1篇高新技术产业
  • 1篇高新技术产业...
  • 1篇高新技术产业...
  • 1篇比较优势
  • 1篇长江
  • 1篇长江流域
  • 1篇大都市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篇汪劲松
  • 2篇陈雯
  • 2篇向俊波
  • 1篇周诚君
  • 1篇周诚军
  • 1篇崔大树

传媒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经济地理
  • 1篇江苏经济探讨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江苏省科技资源的比较优势及开发政策被引量:1
1999年
崔大树汪劲松
关键词:科技资源比较优势
大都市圈内二级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以苏锡常地区为例
该文以比较优势原则、二级城市理论和新产业区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苏锡常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需求、比较优势和限制性因素,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国外典型...
汪劲松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文献传递
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中游地区产业发展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完善、行政条块分割、地区产业缺乏一体化的统筹考虑等原因,我国地区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地区之间缺乏有效的产业关联与协作,区域整体效益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地区间的行政壁垒逐步拆除,区域经济势必在市场作用下走向一体化,产业发展也将趋于地区特色化,区域间的产业联系也日益密切,先前地区割据局面将逐步打破。从这个观点出发,以长江流域经济的逐步一体化为前提,在分析中游地区产业成长环境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游地区在长江产业带中的产业地位和分工;比较研究了资源导向型、出口导向型、中心城市带动型、智力发展型的不同发展战略在中游地区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中游地区应充分利用我国中西部市场逐渐开拓,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大量的初中级制造加工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以及沿江航运及水资源优势,发展成为区内进口替代——面向区外市场的农业和制造业的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的加工基地。
陈雯周诚军汪劲松向俊波
关键词: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
苏锡常地区的产业选择与空间组织被引量:28
2001年
在经济全球化与上海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苏锡常地区作为制造业大规模投资涌入地区 ,制造业功能得到极大强化 ,但技术创新体系和现代服务业弱 ,产业集中度低 ,分布分散 ,导致地区就业岗位减少、区域创新能力降低 ,地方经济网络薄弱 ,对区域和城市的发展质量和前景都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在本区寻求与上海发展实现一体化分工的进程中 ,其区域产业发展功能应定位为 :①从产业升级和区域竞争要求出发 ,要优化制造业结构 ,集约经营第一产业。②从苏锡常面临与上海既竞争又联合的关系、自身比较优势以及国际二级城市发展经验教训看 ,在保有苏锡常制造业基地的位置同时 ,要加速高新技术创新体系、现代服务体系以及市场体系的建设。③为保证新产业经济的发展 ,应该改变目前分散型、低协作的产业空间分布形式 ,向枢纽与响应型 (Hub -and -spoke)的空间模式发展 ,使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产业密集带集聚。
陈雯周诚君汪劲松向俊波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