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元

作品数:205 被引量:1,154H指数:19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0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领域

  • 19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9篇关节炎
  • 78篇风湿
  • 66篇类风湿
  • 63篇胶囊
  • 62篇类风湿关节炎
  • 62篇风湿关节炎
  • 60篇新风胶囊
  • 32篇中医
  • 28篇中药
  • 26篇细胞
  • 24篇性关节炎
  • 24篇疗效
  • 24篇关节炎大鼠
  • 21篇综合征
  • 20篇肺功
  • 20篇肺功能
  • 20篇干燥综合征
  • 18篇血小板
  • 16篇佐剂关节炎
  • 15篇中医药

机构

  • 113篇安徽中医药大...
  • 78篇安徽中医学院...
  • 73篇安徽中医药大...
  • 15篇安徽中医学院
  • 15篇湖北中医药大...
  • 7篇湖北中医学院
  • 6篇广州军区广州...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安徽省中医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庆市中医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安徽省针灸医...
  • 1篇太和县中医院
  • 1篇中共安徽省委...
  • 1篇鞍山市中医院

作者

  • 205篇汪元
  • 157篇刘健
  • 100篇黄传兵
  • 67篇万磊
  • 54篇张皖东
  • 46篇王桂珍
  • 42篇曹云祥
  • 37篇谌曦
  • 36篇纵瑞凯
  • 36篇范海霞
  • 33篇陈瑞莲
  • 27篇葛瑶
  • 23篇冯云霞
  • 23篇刘磊
  • 22篇程园园
  • 16篇孙玥
  • 14篇余学芳
  • 9篇谢秀丽
  • 8篇忻凌
  • 8篇刘佳佳

传媒

  • 23篇风湿病与关节...
  • 12篇中医药临床杂...
  • 12篇中国临床保健...
  • 7篇安徽中医学院...
  • 7篇中医药管理杂...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中国免疫学杂...
  • 5篇安徽医药
  • 4篇辽宁中医杂志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中医杂志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世界中西医结...
  • 3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医正骨
  • 2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9篇2022
  • 9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1篇2018
  • 12篇2017
  • 20篇2016
  • 17篇2015
  • 23篇2014
  • 21篇2013
  • 27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16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2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40例风湿病患者生活质量SF-36积分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观察风湿病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440例风湿病患者,其中类风湿关节炎240例,干燥综合征40例,强直性脊柱炎100例,膝骨性关节炎60例。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观察风湿病患者SF-36积分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我国常模组比较,风湿病患者SF-36各维度中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积分降低(P<0.05或P<0.01)。SF-36各领域异常率最高的为类风湿关节炎组,其次为强直性脊柱炎、膝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组。2.风湿病患者SF-36总积分与年龄、病程、并发症呈相关性,随着病程的延长、并发症的增多、疾病活动性指标升高,患者SF-36总积分降低(P<0.05)。结论:风湿病患者存在生活质量的改变,表现为生活质量低下;影响生活质量低下的因素较多,主要跟病程、并发症和活动性指标有关。因此,应在疾病早期重视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炎性指标,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刘健万磊刘磊冯云霞程园园黄传兵汪元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生活质量SF-36影响因素
强直性脊柱炎从脾论治的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探析被引量:9
2019年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学"大偻"范畴。大偻病证总属本虚标实,大偻的发生与脾有着密切的关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脾气虚弱、痰瘀互结,脾胃功能的异常在大偻发生、发展、转归中贯穿始末;故临床"从脾论治"大偻病证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将强直性脊柱炎(大偻)从脾论治的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进行分析、梳理,以期为治疗大偻提供重要依据。
熊根飞万磊刘健汪元
关键词:大偻从脾论治脾虚
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治疗组口服新风胶囊,治疗周期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简化的疾病活动度指标(Simplified Disease Activity Index,SDAI)及临床疾病活动度指标(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CCP-AB)、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VEGF、TNF-α的水平,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SDAI和CDAI评分,CRP、ESR、RF、CCP-AB、VEGF、TNF-α水平均下降,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在降低ESR、VAS、SDAI、CDAI、VEGF、TNF-α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新风胶囊可有效缓解RA的临床症状,可能与降低VEGF、TNF-α水平,改善关节血管新生有关。
林章英汪元黄传兵张皖东王桂珍陈瑞莲孙玥龚雪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新风胶囊疗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新风胶囊含药血清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滑膜成纤维细胞焦亡
2022年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XFC)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FLS)焦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0只SD大鼠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空白组和XFC组,XFC组予0.324 mg/g灌胃7 d后制备含药血清。CCK-8法检测XFC含药血清作用于RA-FLS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将RA-FLS分为空白组(RA-FLS)、模型组(RA-FLS+5μg/mL LPS)、MCC950组(RA-FLS+LPS+MCC950)、XFC组(RA-FLS+LPS+XFC含药血清)。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电镜观察RAFLS焦亡形态,ELISA检测IL-1β、IL-18浓度,Western blotting和q RT-PCR检测NLRP3、caspase-1、GSDMD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XFC作用于RA-FLS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分别为20%和24 h。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性显著上升(P<0.05),电镜下可见RA-FLS内形成大量小泡,膜上形成孔隙,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流出,IL-1β、IL-18浓度和NLRP3、GSDMD、caspase-1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XFC含药血清组、MCC950组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1),细胞焦亡情况改善,IL-1β、IL-18浓度和NLRP3、GSDMD、caspase-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XFC可能通过NLRP3/GSDMD通路抑制FLS细胞焦亡,下调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减轻关节局部炎症反应而发挥治疗作用。
王露琳汪元刘健黄传兵张皖东万磊孙玥黄旦
关键词:新风胶囊滑膜成纤维细胞
中药熏蒸对关节炎大鼠抗炎消肿作用及炎性递质的影响被引量:30
2006年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抗炎消肿作用,对其抗炎作用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采用自制大鼠熏蒸装置进行分组处理。关节肿胀度用T管容积法测定,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关节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生化法测定大鼠血液中炎性递质(IL-1β、PGE2、NO)水平。结果:中药熏蒸能显著改善AA大鼠足跖和关节肿胀状况,可明显减轻病变关节局部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滑膜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能显著降低AA大鼠血液中PGE2和NO水平。结论:中药熏蒸疗法有抗炎消肿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中多种炎性递质的水平有关,同时蒸汽的温热作用也是熏蒸疗法抗炎消肿的重要因素之一。
汪元沈鹰
关键词:佐剂性关节炎炎性递质抗炎作用熏蒸疗法
沈鹰主任医师临床经验择要
2004年
汪元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胃脘痛痹证
新风胶囊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IL-6和IL-10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患者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检测38例SS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各实验室指标,并将38例SS患者按随...
刘健汪元黄传兵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细胞因子新风胶囊
文献传递
健脾化湿通络法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HPA轴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血清ACTH、CORT水平及下丘脑CRHmRNA、大脑皮质GRmRNA的表达,研究AA大鼠HPA轴的功能变化及中药干预机制。方法将8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MTX组(甲氨蝶呤组)、TPT组(雷公藤多苷片组)、XFC低、中、高剂量组(新风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向每只大鼠右足跖皮内注射FCA0.1 mL致炎,复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致炎后第19天开始分组处理30d。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CTH、CORT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CRHmR-NA、大脑皮质GRmRNA的表达。结果AA大鼠血清ACTH、CORT、大脑皮质GR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下丘脑中CRH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XFC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清ACTH、CORT水平(P<0.01),下调大脑皮质GRmRNA表达(P<0.01),上调下丘脑CRHmRNA表达(P<0.01)。结论AA大鼠存在CRH分泌调节受损或下丘脑水平生物合成不足,健脾化湿通络方药通过降低血清ACTH及CORT水平,下调大脑皮质GRmRNA表达,上调下丘脑CRHmRNA表达,改善AA大鼠HPA轴功能紊乱,起到抗炎抗免疫的作用。
汪元刘健万磊谢秀丽
关键词:健脾化湿通络法新风胶囊佐剂性关节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清热通络方离子导入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清热通络方离子导入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2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加用美洛昔康,治疗组使用清热通络方离子导入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疾病相关指标、实验室数据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4%)相较于对照组(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疾病相关指标较其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前后RF滴度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疾病相关指标及实验室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4.30%)(P<0.05)。结论:清热通络方离子导入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且能避免非甾体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推广安全有效。
刘天阳刘健黄传兵谌曦汪元张皖东毛古燧
关键词:离子导入类风湿关节炎疗效
痛风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7年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血清尿酸持续升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炎性疾病,并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息息相关。中医辨证论治从根本上治疗痛风有较好的综合疗效,但临床上对痛风的辨证论治,分型较多,缺乏统一的指导规范。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中医对痛风辨证论治的经验加以综述,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痛风的合理性提供参考。
毛古燧黄传兵汪元付俊闫学朋
关键词:痛风辨证论治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