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健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物理系物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RU
  • 2篇乙炔
  • 2篇乙烯
  • 2篇共吸附
  • 2篇
  • 2篇CO
  • 2篇CS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碳
  • 1篇脱附
  • 1篇热脱附
  • 1篇热脱附谱
  • 1篇助催化
  • 1篇助催化作用
  • 1篇价电子
  • 1篇价电子结构
  • 1篇NO
  • 1篇UPS
  • 1篇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汪健
  • 5篇鲍世宁
  • 5篇李海洋
  • 5篇张寒洁
  • 4篇刘凤琴
  • 4篇何丕模
  • 3篇钱海杰
  • 3篇吴悦
  • 3篇张建华
  • 3篇庄友谊
  • 2篇徐亚伯
  • 1篇奎热西·易卜...
  • 1篇徐纯一
  • 1篇奎热西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2篇Chines...
  • 1篇同步辐射装置...

年份

  • 2篇2001
  • 4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NO在清洁和Cs覆盖的Ru(100)表面上吸附的热脱附谱被引量:5
2000年
用热脱附谱等方法研究了NO分别在清洁和Cs覆盖的Ru(1010)表面上的吸附.结果表明:存在两种NO分子吸附态(a1,a2),脱附温度分别处于325℃和550℃附近.Cs的存在增加了Ru(1010)表面上a2态的吸附位置,提高了该态的脱附温度.Cs在Ru(1010)表面上的存在同时促进了吸附NO分子的分解.NO在Ru(1010)表面上分解后形成吸附O原子和N原子.N原子复合以N2在约500℃附近脱附,同时Cs的存在也促进了N2O的形成.在Cs覆盖的Ru(1010)表面上,N2O的脱附温度约在425℃.
张寒洁颜朝军李海洋何丕模鲍世宁汪健徐纯一徐亚伯
关键词:一氧化氮热脱附谱
用同步辐射光研究CO在Cs/Ru(101^—0)表面的吸附
2000年
(CO+Cs)/Ru(101^-0)共吸附的体系中,CO分子由于受Cs原子强烈影响,分子轨道发生重新杂化组合。CO分子原来在清洁Ru(101^-0)表面上结合能位于7.5eV处相重叠的5σ和1π轨道对应谱峰分裂为两峰,结合能分别位于6.3和7.8eV处,其中6.3eV处的谱峰来自CO分子1π轨道的一支,它显示出该分子轨道沿衬底<0001>晶向的镜面反对称性。CO分子1π轨道的另一支和5σ轨道在结合能7.8eV处相重叠。
汪健刘凤琴
关键词:CO共吸附助催化作用
C_2H_2,C_2H_4与K在Ru(100)表面上共吸附的UPS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利用紫外光电子谱 (UPS)对乙烯 (C2 H4)和乙炔 (C2 H2 )气体在Ru(10 10 )表面的吸附及与K的共吸附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当衬底温度超过 2 0 0K ,乙烯即发生脱氢反应后 ,σCH 和σCC 能级均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 .在室温下 ,σCH和σCC 能级位置与乙炔在Ru(10 10 )表面的吸附时的分子能级完全一致 .乙烯发生脱氢反应后的主要产物为乙炔 .衬底温度从 12 0K升到室温 ,Ru(10 10 )表面上乙炔的σCH 和σCC 能级均未发现变化 .室温下乙炔仍然可以在Ru(10 10 )表面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 .在有K的Ru(10 10 )表面上 ,室温时σCC谱峰几乎消失 .碱金属K的存在促进了乙炔的分解 .
张建华吴悦庄友谊张寒洁汪健李海洋何丕模鲍世宁刘凤琴奎热西.易卜拉欣钱海杰
关键词:乙烯乙炔共吸附
C_2H_4在Ru(100)表面吸附与分解的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用X射线电子能谱 (XPS)、热脱附谱 (TDS)和紫外光电子能谱 (UPS)方法研究了乙烯 (C2 H4 )在Ru(10 10 )表面的吸附 ,在低温下 (2 0 0K以下 )乙稀 (C2 H4 )可以在Ru(10 10 )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 ,在 2 0 0K以上乙烯(C2 H4 )则发生了脱氢分解反应 .TDS结果表明乙烯 (C2 H4 )分解后的主要产物为乙炔 (C2 H2 ) .乙烯 (C2 H4 )分解后C的 1s能级向低结合能方向移动了 0 3eV ,而价态σCC和σCH轨道能级向高结合能方向分别移动了 0 5和 1 1eV .
庄友谊吴悦张建华张寒洁汪健李海洋何丕模鲍世宁
关键词:乙炔
用同步辐射光研究CO在Cs/ Ru(100)表面的吸附被引量:1
2000年
(CO+Cs)/Ru(1010)共吸附的体系中,CO分子由于受Cs原子强烈影响,分子轨道发生 重新杂化组合.CO分子原来在清洁 Ru(1010)表面上结合能位于 7.5eV处相重叠的5σ和 1π轨道 对应谱峰分裂为两峰,结合能分别位于 6.3和 7.8 eV处.其中 6.3 eV处的谱峰来自CO分子 1π 轨道 的一支,它显示出该分子轨道沿衬底<0001>晶向的镜面反对称性.CO分子1π轨道的另一支和5σ 轨道在结合能 7.8 eV处相重叠.
汪健张寒洁颜朝军李海洋鲍世宁徐亚伯刘凤琴奎热西钱海杰
关键词:一氧化碳
乙烯在Ru(1010)表面价带电子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在 2 0 0K以下乙烯 (C2 H4 )可以在Ru( 10 10 )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 ,2 0 0K以上乙烯发生了脱氢分解反应生成乙炔 (C2 H2 )。乙烯分解生成乙炔后 ,σCC和σCH分子轨道能级向高结合能方向分别移动了 0 .5和 1.1eV。偏振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 (ARUPS)结果表明 :在Ru( 10 10 )表面上 ,乙烯和脱氢反应后生成的乙炔分子的C -C键轴都不平行于表面 ,而是沿表面〈0 0 0 1〉晶向倾斜。
张建华吴悦庄友谊张寒洁汪健李海洋何丕模鲍世宁刘凤琴奎热西·易卜拉欣钱海杰
关键词:乙烯价电子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