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书红

作品数:18 被引量:65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血液
  • 8篇血液透析
  • 8篇透析患者
  • 5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细胞生长因子
  • 3篇纤维细胞
  • 3篇纤维细胞生长...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腹膜
  • 3篇腹膜透析
  • 3篇病患
  • 3篇成纤维细胞
  • 3篇成纤维细胞生...
  • 3篇成纤维细胞生...
  • 3篇成纤维细胞生...
  • 2篇代谢
  • 2篇低剂量
  • 2篇肾病
  • 2篇肾病患者

机构

  • 18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毕书红
  • 7篇汪涛
  • 6篇朱宁
  • 6篇张爱华
  • 5篇陶巍巍
  • 5篇王悦
  • 3篇张枫
  • 3篇程李涛
  • 3篇唐子勇
  • 2篇张晨
  • 2篇郑丹侠
  • 2篇范敏华
  • 2篇唐雯
  • 2篇石菊
  • 1篇张祺
  • 1篇高彦利
  • 1篇田俊萍
  • 1篇苏春燕
  • 1篇何莲
  • 1篇史均宝

传媒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炎性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与炎性反应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57例患者加入本研究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29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纳入冠心病组,其他患者纳入非冠心病组。收集患者的矿物质代谢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FGF23水平。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的患者TNF-α和IL-6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135.12,63.33 pg·mL^-1,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的66.54和39.04 pg·mL。相关性分析表明,冠心病患者中炎性反应指标TNF-α,IL-6及UACR与FGF23水平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IL-6及UACR是FGF23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中炎性因子如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进一步分析显示,FGF23水平与炎性反应指标中的TNF-α和IL-6存在显著相关性。
陶巍巍白瑾张云霄张爱华张爱华
关键词:冠心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炎性反应肿瘤坏死因子-Α
导师制在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及探索被引量:5
2019年
住院医师“导师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研究通过问卷及访谈的方法,对内科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导师制”实践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提示,导师对住院医师培训以临床知识为主,住院医师及其指导老师临床工作繁忙是影响“导师制”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学习内容及目标不明确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
毕书红唐雯王冠张祺张爱华
关键词:住院医师导师制
糖尿病肾脏疾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病因。目前DKD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加强血压、血糖控制,减少蛋白尿,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以及终末期的肾脏替代治疗等。糖尿病肾脏疾病仍存在患病率高,缺乏有效延缓肾脏病进展手段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对DKD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新型降糖药物、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抑制剂以及针对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病机制的药物,为DKD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从DKD的病理及发病机制出发,重点综述了DKD的药物治疗进展。
陈威宇唐子勇毕书红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糖代谢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肾性贫血的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与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肾性贫血目前的治疗主要集中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替代和补充铁剂2个方面,临床上存在贫血患病率高、达标率低等问题。近年来,新兴的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以及针对肾性贫血发病机制新靶点的治疗手段不断用于临床,为肾性贫血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从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出发,综述了肾性贫血的药物治疗进展。
陈威宇毕书红唐子勇
关键词:肾性贫血药物治疗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铁调素
透析患者中左心室肥厚现患率的性别差异
2008年
目的:探讨左心室肥厚(LVH)的现患率在透析患者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纳入同一透析中心的190例患者,包括40例血液透析(HD)患者和150例腹膜透析(PD)患者。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得的指标诊断LVH。对左心室质量(LVM)分别用体表面积(BSA)和身高2.7进行标准化计算获得2种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BSA和LVMI-身高2.7)。结果:HD和PD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0±14)岁和(60±13)岁,透析龄的中位数分别为43个月和20个月。HD和PD患者中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降压药的使用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使用2种方法标化的LVMI比较均显示女性的LVH现患率高于男性(在HD患者中,使用BSA标化的LVMI来诊断LVH,男女比例分别为41.7和81.3,P<0.05;在PD患者中,使用BSA标化的LVMI来诊断LVH,男女比例分别为47.7和64.7,P<0.05;HD患者中,用身高2.7标化的LVMI来诊断LVH,男女比例分别为41.6和68.8,P=0.082;在PD患者中,用身高2.7标化的LVMI来诊断LVH,男女比例分别为52.3和74.1,P<0.01)。将患者按LVH的发生与否分为2组,发现2组之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用BSA标化的LVMI,HD患者中男女之间分别为为(126.1±38.7)g/m2和(136.0±48.1)g/m2,P<0.05;PD患者中,均数分别为(123.4±43.2)g/m2和(139.1±53.1)g/m2,P<0.05;用身高2.7标化的LVMI,HD患者中男女均数分别为(51.6±15.5)g/m2和(61.0±20.9)g/m2,PD患者中男女均数分别为(52.6±18.0)g/m2和(66.0±26.0)g/m2,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女性是LVH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用BSA标化的指数LVH为因变量时OR=2.48,95CI1.33~4.59;以身高2.7标化的指数LVH为因变量时OR=4.05,95CI1.96~8.38)。结论:透析患者LVH的现患率在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发生LVH的危险性比年龄和糖尿病匹配的男性高2.5~4倍。
高彦利程李涛田俊萍顾玥张黎毕书红唐雯陈伯钧汪涛
关键词:左心室肥厚现患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水平与骨质疏松及其他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水平与骨质疏松等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78例接受稳定血液透析的患者检测FGF23、骨密度,同时收集其一般资料和血生化、骨代谢指标,分析FGF23与骨质疏松、骨代谢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血液透析患者FGF23水平与骨代谢指标中的血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尿素氮、钙、磷浓度间均存在正相关(P<0.05);而与骨质疏松程度、骨密度及其他指标间未显示出相关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FGF23对骨代谢水平有早期预测作用,但透析后骨质疏松发生机制比较复杂,并未受到FGF23水平的直接影响。
陶巍巍朱宁张枫张爱华王悦毕书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骨质疏松骨代谢
中国血液透析历史被引量:9
2019年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已有100多年历史;近20多年在HD基础上逐步发展出系列血液净化技术。目前HD仍然是最广泛使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主要用于尿毒症患者的维持性治疗。本文综述了中国HD发展的历史,包括透析器、血管通路以及方式的发展等。
毕书红穆冰瑶唐子勇张爱华范敏华汪涛
关键词: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
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的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医疗改革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住院费用的构成情况和变化趋势,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2522例,2012年至2017年,人均住院费用由18504.9元上升至24569.6元;药费在住院总费用中的占比最大,2012年为63.4%,2017年为49.8%,人均药物费用2012年为11724.6元,2017年为12228.0元;化验费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其占比从2012年的9.5%上升至2017年的16.4%,实际人均费用从1749.8元上升至4019.9元;2017年人均检查费为2088.1元,占住院总费用的8.5%,较2012年增幅达24.5%;2017年人均综合医疗服务费为2785.8元,占住院总费用的11.3%,较2016年增幅达259.7%。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包括住院时间、入院年份、使用抗菌药物、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年龄、静脉溶栓治疗、伴发疾病数和主诊断出院情况。结论急性脑梗死的住院费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关的化验、检查费用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入院时NIHSS评分,以及静脉溶栓治疗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
张华纲王小倩张晨傅瑜李小刚樊东升王悦石菊毕书红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住院溶栓治疗
定量超声测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骨质疏松临床决策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定量超声测量(QUS)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骨质疏松临床决策的影响。方法采用定量超声测量的方法对169例接受稳定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了骨密度的测量,同时收集其一般资料和血清指标,分析其骨质疏松的发生危险因素。结果 25.4%的患者发生骨质疏松,42.0%的患者出现骨量减少。血透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高龄、贫血及高水平甲状旁腺素(PTH)等。结论肾内科医护人员在制定防治骨质疏松的临床决策时,应充分考虑性别、是否高龄、是否贫血及PTH水平等因素,进行重点防范。
陶巍巍朱宁张枫毕书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骨质疏松
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低剂量罗沙司他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初步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联合低剂量罗沙司他治疗单用EPO血红蛋白(Hb)未能维持靶目标的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透析患者中,单用EPO不能维持Hb在靶目标范围、增加EPO剂量存在风险或EPO已经超剂量、全部改用罗沙司他费用承担困难者,分析联合治疗前、后各6个月Hb水平的变化,罗沙司他和EPO剂量、透析方案、铁剂补充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us-CRP)、甲状旁腺激素(iPTH)、酸中毒程度(CO_(2)CP)的变化。结果共38例患者接受了联合治疗,加用罗沙司他之前6月较前3月、前3月较0月,Hb逐渐降低(t=6.689、4.910,均P<0.001),EPO剂量无显著变化(t=-1.686、-1.937,P=0.102、0.088),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铁蛋白(SF)处于目标范围;联合低剂量罗沙司他[(211.9±12.5)mg/w]后1月、3月、6月分别较0月时,EPO剂量较联合治疗前无显著性改变(t=0.583、-1.303、-1.402,P=0.563、0.201、0.180),联合治疗后1、3、6个月Hb分别较0月时逐渐提高(t=-4.788、-5.162、-5.910,均P<0.001),TSAT出现下降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t=1.967,P=0.064),铁蛋白显著性降低(t=2.259,P=0.037);联合治疗前后,透析方案、静脉铁剂的剂量无变化,us-CRP、iPTH、CO_(2)CP无显著差异(t=-1.989、-1.743、0.946,P=0.427、0.464、0.352),未见明显不良事件。结论对于单用EPO不能维持Hb靶目标的血液透析患者,联合使用低剂量罗沙司他安全有效。
王松毕书红白琼潘月娟蒋真斌王悦
关键词:肾性贫血血液透析红细胞生成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