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春锋

作品数:92 被引量:698H指数:16
供职机构:安徽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天文地球
  • 20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9篇气候
  • 20篇蒸散
  • 20篇气温
  • 16篇降水
  • 11篇气温变化
  • 10篇气候变化
  • 10篇淮河流域
  • 9篇潜在蒸散
  • 9篇参考作物
  • 9篇参考作物蒸散
  • 8篇气候预测
  • 7篇生长季
  • 7篇时空演变特征
  • 7篇夏季
  • 7篇小波
  • 7篇小波分析
  • 7篇城市
  • 7篇城市化
  • 6篇多时间尺度
  • 6篇周末效应

机构

  • 52篇南京信息工程...
  • 52篇安徽省气候中...
  • 27篇安徽省气象局
  • 7篇中国气象局
  • 3篇武汉区域气候...
  • 3篇安徽省气象科...
  • 3篇天门市气象局
  • 2篇黑龙江省气候...
  • 2篇新疆气象局
  • 2篇安徽省气象信...
  • 2篇淮南市气象局
  • 2篇杭州市气象局
  • 2篇鞍山市气象局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92篇段春锋
  • 31篇曹雯
  • 29篇缪启龙
  • 12篇申双和
  • 12篇程智
  • 10篇徐敏
  • 6篇罗连升
  • 5篇丁小俊
  • 5篇马利
  • 4篇王勇
  • 3篇姚筠
  • 3篇王胜
  • 3篇谢五三
  • 3篇田红
  • 3篇黄勇
  • 3篇方芳
  • 2篇吴蓉
  • 2篇俞布
  • 2篇潘文卓
  • 2篇温华洋

传媒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气象科学
  • 4篇气象与减灾研...
  • 4篇气象科技进展
  • 3篇生态学报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暴雨灾害
  • 3篇沙漠与绿洲气...
  • 3篇第33届中国...
  • 2篇气象
  • 2篇大气科学
  • 2篇气象科技
  • 2篇气象学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2篇气象与环境科...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第30届中国...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年份

  • 2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夏季降水与四种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关联
2012年
利用山西省1961-2006年夏季降水量资料和四种东亚夏季风指数,采用相关分析和距平分析法,对比分析了山西夏季降水与四种东亚季风指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山西夏季降水与四种东亚夏季风指数的相关性有好有坏,与郭其蕴GI和王斌WI指数的相关性均比与黄刚HI指数和李建平LI指数表现的好,但夏季降水与GI指数为正相关而与WI指数为负相关,其中高相关区分布在南部和中部;GI和WI指数距平符号对山西夏季降水异常有较好表征意义,尤其在干旱年份,而HI和LI指数几乎没有表征能力;GI和WI高指数年和低指数年降水差异明显,在南部和中部尤为显著,而HI和LI指数差异较小,且空间分布上有正有负。
段春锋缪启龙曹雯王文义
关键词:季风指数降水异常夏季降水
未来RCPs情景下淮河流域夏玉米卡脖子旱风险预估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淮河流域夏玉米的可能影响,基于历史灾损构建的致灾阈值模型,应用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中的5个全球气候模式(GCMs)和3种典型浓度路径(RCPs)情景输出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数据,计算不同RCPs情景下致灾阈值以上气象干旱发生频率,结合承灾体的暴露度和脆弱性,构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开展淮河流域21世纪近期(2020—2039年)、中期(2040—2069年)和远期(2070—2099年)夏玉米抽雄—乳熟期卡脖子旱风险预估。结果表明:不同气候模式对淮河流域的气温和降水量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气温模拟效果更佳。未来夏玉米抽雄—乳熟期将有所提前,该生育期日数缩短;预估未来淮河流域夏玉米抽雄—乳熟期气象干旱日数年际变幅大,从其线性趋势看,RCP4.5和RCP8.5情景下气象干旱日数线性趋势不明显,而RCP6.0情景下线性增加显著。在致灾因子及承灾体的综合影响下,未来淮河流域夏玉米卡脖子旱风险年际波动大,干旱灾害风险增大,21世纪各时期,其风险远期最高、中期最低;不同情景由低向高排放情景下干旱风险依次增高。预估的干旱风险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该流域北部风险高于南部、西部高于东部。
宋阿伟王胜段春锋谢五三唐为安戴娟丁小俊吴蓉
关键词:夏玉米淮河流域
滁州市汛期雨量多尺度时间变化特征及其GA-BP模型预测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分析了滁州地区汛期雨量的多尺度时间变化特征,以国家气候中心的百余项环流指数作为预报因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预测因子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汛期雨量气候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1961—2017年汛期雨量存在准2a、4a的年际尺度及准11a、16a的年代际尺度周期变化特征,总体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及21世纪以来3个时段分别对应增多—减少—增多的趋势;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两种方案对滁州地区7个站的预测误差分别为122mm和144mm,其中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因子优化的方案预测效果更好。
熊世为张新民段春锋郁凌华胡姗姗
关键词:气候预测
以高山站为背景研究城市化对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
本文基于1957-2005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比分析了中国东部7组高山气象站和山下附近的城市气象站年与四季气温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高山站作为气候变化背景场来分析城市化对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影响的性质...
段春锋缪启龙曹雯马德栗
关键词:气温变化气候特征城市化进程
文献传递
降尺度方法在安徽省月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罗连升程智丁小俊段春锋徐敏谢五三吴蓉杨玮
短期气候预测是根据大气科学的原理,运用现代气候动力学、统计学等方法和计算机、数据库、通信技术等手段,对月、季、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趋势和气候灾害进行科学预测。其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农业、水利和防灾减灾等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或一...
关键词:
关键词:降水预测
多模式对东北地区月降水预测性能对比评估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的4种气候模式对1983—2010年东北地区降水的回报试验结果,利用2011—2014年东北地区业务应用的结果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东北地区172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采用距平相关系数(ACC)、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和距平符号一致率(Pc)3种定量方法对比评估了4种模式对东北地区月降水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EC模式和CFSv 2模式与BCC模式和TCC模式相比,EC模式和CFSv 2模式对东北地区月降水的总体预测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预测技巧。从空间上来看,CFSv 2模式各月Pc的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模式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CFSv 2模式对东北地区初夏典型旱涝年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对典型涝年的预测效果优于典型旱年。
李永生段春锋王莹
关键词:气候模式月降水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春季铅直湍流的小波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10m高度处快速响应探测系统的湍流资料,对春季晴天和沙尘暴天气下不同稳定层结的铅直湍流脉动进行小波变化及其方差分析,以期了解铅直湍流的尺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稳定层结条件下,春季晴天近地层的铅直湍流脉动以12—17s的周期为主,最小周期为1—1.5s;春季沙尘暴时最主要的周期则为6—10s,最小周期为0.4—0.6s。沙尘暴时不稳定层结的湍流尺度总体上小于晴天,较小尺度波动振荡更加明显,湍流运动比晴天更加频繁。稳定层结条件下,春季晴天以10—16s的周期振荡为主,最小周期为1.3—1.8s;春季沙尘暴则以11—20s的周期振荡为主,最小周期为0.5—0.8s。晴天稳定层结时的铅直脉动比沙尘暴时周期小,小周期的湍流运动更明显一些,但周期更小的波动在沙尘暴天气时则多一些。
缪启龙温雅婷段春锋
关键词:沙漠腹地近地层湍流
CFSv2模式对新疆夏季降水的预测评估及EOF订正
2022年
基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CFSv2模式1982—2019年2月的预测数据和新疆99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利用EOF方法对模式预测结果进行误差订正,并评估了订正前后模式对新疆夏季降水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CFSv2模式能够预测出新疆夏季降水前3个模态的空间结构,对第一模态时间系数的预测能力较好,对第二、三模态预测能力较差;对新疆夏季降水的总体预测性能较差,对降水趋势和量级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对降水异常偏少年的预测性能好于异常偏多年;空间上对南疆降水预测性能较好,北疆西部较差。EOF订正能够显著提高模式的降水预测能力,改进了主模态方差贡献、第一、二模态空间结构的中心位置和时间系数的预测性能;独立预报评分ACC、P_(c)、P_(s)比原始模式分别提高了0.19、18%、12%;对异常年预测性能的提高好于正常年;除东疆外,新疆整体预测性能均有所提高,尤其是北疆西部。
段春锋张太西程智贾孜拉·拜山
关键词:夏季降水气候预测误差订正
安徽省寒露风初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趋势预测被引量:8
2014年
利用安徽省沿江江南日平均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安徽省寒露风初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9月气温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法构建基于前期物理因子的区域寒露风初日趋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气候平均态下,寒露风初日江南早于沿江,沿江东部早于西部,1981—2010年相对1961—1990年寒露风初日平均值明显推迟2~3天;在气候变暖背景下,1961—2013年沿江江南大部地区寒露风初日呈现推迟趋势,其中沿江东部最为显著,其次是江南东部和南部,再次是江南北部。寒露风初日与9月平均气温不论是气候平均态和多年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型,还是两者在1961—2013年的时间演变特征均十分一致,为利用9月平均气温趋势预测寒露风初日趋势提供科学依据。1961—2013年区域寒露风初日虽然趋于推迟,但仍会出现异常偏早的情况。构建了基于前期物理因子的区域寒露风初日趋势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不论在1981—2010年交叉检验时段,还是在2011—2013年独立检验时段,对于寒露风初日趋势的预测正确率明显优于目前业务上直接利用9月平均气温距平符号的趋势预测方法。
段春锋徐敏曹雯付敏
关键词:寒露风
安徽气象地理分区
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气象地理分区的名称、范围和边界及应用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气象信息的地理分布描述。
段春锋徐敏邱学兴程智曹雯戴娟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