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房
- 作品数:56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明末道德人心问题与清初三大儒的哲学重建
- 2012年
- 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是因为理学作为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已无力承担儒家道德担当与社会教化功能。他们认为,理学中杂糅释老,导致士人或耽空无用或放荡无耻,从而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共同主张理气、道器、心性一元论,其目的在于将释老的空无思想驱逐出儒门,从而净化儒学,应对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在社会道德人心坍塌之际,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他们通过对儒家哲学的重建,开启了一个新的学术路向,消解了后世学者研讨本体的热情,致使清代理学渐趋衰歇,中国学术史由此进入一个考证学大兴的新时代。
- 武道房
- 关键词:哲学
- 论严嵩诗歌的三重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严嵩是明代有名的'奸臣',但他的诗有多方面的文献价值。一是知人论世价值。言为心声,从严嵩诗中,我们既可看到他出色的才情,亦可看到他阶段性的心迹变化。与史书中单色调的奸臣形象相比,诗中的严嵩呈现出较为复杂的一面。二是证史、考史价值。历来史家所作严嵩传,对其前半生事迹多语焉不详,通过其诗所叙生平经历,既可补史家之缺失,亦可与正德、嘉靖两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政风民俗进行诗史互证。三是诗学史价值。严嵩是正、嘉时期以复古名义掀起的诗文革新运动中坚人物之一,在明代诗学史演进的链条中,他是较为重要的一环。不可因为他的'奸臣'角色而忽视其诗学史贡献。
- 武道房
- 关键词:奸臣诗歌
- 黄宗羲的学术思想与诗文批评
- 2011年
- 黄宗羲(梨洲)的文学观念建立在其学术思想的深厚基础之上。从学术与文学融通的视角,能更好地理解梨洲文学批评观念形成的学理机制及其深刻内涵。作为学术史家,梨洲认为学术要"发先儒之未发",才能推动学术史之进步。他以学术史的眼光进行文学批评,认为学贵自得,诗文亦贵有己。不论是学术,还是文学,梨洲都反对依草附木,摹效他人。他提出诗文要以"情至"为宗,这个文学观念实是从他的哲学思想衍生而来。梨洲对于心、性、情等传统哲学命题有创新性的解释,由此衍生出他的文学性情观,并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创见。其诗文性情说既不同于明代性灵派的观点,与理学家的文学思想也区别了开来。梨洲认为,"道"、"学"、"法"、"情"、"神"是文学的五要素,获取五要素途径是通经学古。通经学古的背后是梨洲道学、儒林、文苑通而为一的学术思想。因此,梨洲的文学观念实是其学术思想的外化和延伸。
- 武道房
-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史学术思想黄宗羲诗文文学观念哲学命题
- 道与人生困境的超越:庄子《齐物论》新释(五)
- 2024年
- 五在“天府”中安歇人生:此之谓“葆光”【原文】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
- 武道房
- 关键词:《齐物论》天府
- 学凡三变:董澐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
- 2018年
- 董澐作为浙西"隐儒"的代表,早年专工诗歌,后以古稀之年师事王阳明,完成了"从诗而儒"的转变,其于心学的悟道能力备受阳明认可。但是随着王阳明的逝世,其学术倾向再次改变,终入释老,因此备受后人诟病。但是细析董澐转变的心路历程,可以发现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基于其不同阶段的人生诉求,每一阶段的思想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握住董澐学术三变的心路历程,易于学者认识其最终的思想倾向。
- 周义难武道房
- 关键词:自我救赎
- 老庄思想对儒家道德的解构和颠覆——以魏晋时期为例被引量:1
- 2003年
- 儒道是对立冲突的两种意识形态。在历史上,老庄思想对儒家的社会道德时常起着颠覆和破坏作用。老庄以“自然之天”消解了儒家有意志的“道德之天”,把“自然的人”从“宗教的人”中解放出来。老庄还以相对论和“齐是非”的观点否定和嘲弄儒家的做人原则和道德观念。道家对儒家道德的颠覆以魏晋时期最为典型。魏晋士人的伤风败俗和行为放荡是道家人生理想的具体实践。道家思想流行之时,就是儒家道德崩溃、塌陷之日。
- 武道房
- 关键词:自然之天
- 道与人生困境的超越:庄子《齐物论》新释(四)
- 2024年
- 四因体而见用,因用而返体:此之谓“以明”【原文】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 武道房
- 关键词:《齐物论》非马
- 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价值判断被引量:6
- 2011年
- 本文对古代文学教学的价值判断作出一个历史脉络的梳理,认为文学的教学史,即是价值判断的变迁史。儒家的雅正观念是历史上文学教育的主流价值判断,"五四"之后这个传统被切断。在现代性流弊层出不穷的今天,古代文学的教学应该从前现代中吸取精神资源,倡导儒家的君子品格,以育人为目的而进行文学教学的价值重建。
- 武道房
-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
- 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师生风谊
- 2023年
- 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明末东林党人,有名的“铁面御史”,水利专家,被天启(1621—1627)朝权宦魏忠贤迫害至死,南明弘光(1644—1645)时追谥“忠毅”。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左光斗是史可法的老师,关于二人的师生情谊,清代著名文学家方苞曾在其名篇《左忠毅公逸事》中有片段的描写,但关于史可法与左光斗的交往本末,仍需要综合各种文献作细致的考证,以使这段历史上极为感人的师生情谊,从历史资料的碎片中完整地浮现于今人面前。
- 武道房
- 关键词:著名文学家史可法师生情谊水利专家东林党魏忠贤
- 老子道论与庄子的《逍遥游》
- 2019年
- 本文对庄子《逍遥游》的主题重新进行释读。司马迁评价庄子之学"其要归本归于老子之言",历来解庄者,对此阐发不明。《逍遥游》作为《庄子》首篇,开宗明义,实为"明道""颂道"之作,这个"道"即为老子之道。通过考察老子与巫史传统的关系,可以对老子的道论作出新的理解。老子之"道"实际上是从上古时期的"上帝""皇天"等宗教神衹转化而来的一种抽象存在,它虽已不再是人格神,但仍然作为造物主,成为产生和支配宇宙万有的决定性力量。《逍遥游》三节内容,从文脉上看,似全为庄子对惠子的"布道"之言。第一节,通过写小大之辨和万物的有待性,庄子意在描述道体的无大无小及其绝待性、永恒性;第二节,庄子意在说明"证道""见道"乃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追求;第三节以瓠、樗为喻,庄子说明道之大用在于实现人生的自由和逍遥。总之,《逍遥游》并非如传统所说仅是一种心灵无待的自由境界,而是围绕老子宗教性的终极之道而展开的象喻化的文学说明。
- 武道房
- 关键词:老子道论庄子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