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志梅

作品数:16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血管
  • 8篇血管畸形
  • 8篇畸形
  • 6篇造影
  • 5篇血管瘤
  • 5篇血管造影
  • 5篇体表血管瘤
  • 4篇多层螺旋CT
  • 4篇三维CT血管...
  • 4篇铜针
  • 4篇铜针治疗
  • 4篇3D-CTA
  • 4篇成像
  • 3篇血管成像
  • 3篇血管成像技术
  • 3篇MSCT
  • 3篇成像技术
  • 2篇低剂量
  • 2篇低剂量CT
  • 2篇体层摄影

机构

  • 9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梁志梅
  • 13篇李伟雄
  • 4篇孙智勇
  • 4篇殷国前
  • 4篇杨健祥
  • 4篇王刚
  • 2篇卢炳丰
  • 2篇李敏
  • 1篇罗瑛译
  • 1篇黄卫庆
  • 1篇覃明安
  • 1篇蓝岚
  • 1篇袁广之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微创医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7篇2009
  • 2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体表血管畸形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D-CTA(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检查在体表血管畸形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提高诊疗水平。 ...
殷国前杨健祥孙智勇王刚李伟雄梁志梅
关键词:三维CT血管造影铜针治疗
文献传递
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为了保证医学影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对医学影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由此可知,“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初步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此,作者从医学影像学教学现状入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实施策略,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梁志梅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合成磁共振成像定量值在髌软骨早期损伤诊断中的效能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合成磁共振T_(1)、T_(2)、质子密度(PD)定量值在诊断髌软骨早期损伤中的效能.方法 采用GE Signa pioneer 3.0 T合成磁共振成像技术对44名健康志愿者及36例髌软骨早期损伤患者进行定量分析,软骨损伤以关节镜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合成磁共振T_(1)、T_(2)、PD定量值在诊断髌软骨早期损伤中的效能.结果 髌软骨不同分级损伤PD、T_(1)及T_(2)均值存在差异(P<0.05);PD均值组间比较:正常组与Ⅰ级损伤组、Ⅱ级损伤组存在差异(P<0.05),Ⅰ级损伤组与Ⅱ级损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均值组间比较:正常组与Ⅰ级损伤组、Ⅱ级损伤组存在差异(P<0.05),Ⅰ级损伤组与Ⅱ级损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均值组间比较:正常组、Ⅰ级损伤组及Ⅱ损伤组各组间均存在差异(P<0.05).T_(2)﹑T_(1)及PD值在诊断髌软骨早期损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1,0.730,0.654,其中T_(2)值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6%、84.1%.结论 合成磁共振定量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软骨早期损伤的程度,T_(2)值效能最高.
李敏蓝岚袁广之廖亭婷韦子乐梁志梅夏振元李伟雄
关键词:软骨髌骨
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体表血管畸形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D-CTA(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简称3D-CTA)检查在体表血管畸形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提高诊疗水平。方...
殷国前杨健祥孙智勇王刚李伟雄梁志梅
关键词:血管畸形3D-CTA铜针治疗
文献传递
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在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肺静脉及心功能一站式检查中的可行性
2023年
目的 探讨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肺静脉及心功能一站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将行射频消融术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左房肺静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试验组扫描条件为管电压80 kV,管电流350 mA,采用全模型迭代算法重建;对照组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00 kV,管电流500 mA,采用迭代重建算法(iDose4)重建。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主观和客观评分、辐射剂量相关指标。分析试验组基于CT和超声测量的心功能指标的一致性。结果 试验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左心房、降主动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的噪声值低于对照组,对比度噪声比和信噪比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且上述指标的降低率分别为56.6%、 59.5%及59.6%。试验组基于CT和超声测量的左心室最大容积及左室射血分数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0.912(P<0.05),一致性较好。结论 对于心房颤动患者,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的一站式扫描方案在减少辐射剂量的同时,能够提高左房肺静脉的图像质量,并可较准确地评价心功能。
杜国相梁志梅夏振元李敏罗瑛译卢炳丰李伟雄
关键词:心房颤动低剂量CT心功能评估
全模型迭代重建用于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低剂量CT门静脉成像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采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联合80 kV管电压进行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CT门静脉成像(CTPV)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采用管电压80 kV,剂量指数(DRI)17,以IMR技术重建;对照组管电压100 kV,DRI 19,采用iDose4算法重建。对比2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客观评价指标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肝实质及门静脉噪声值均低于、信噪比(SNR)及对比信噪比(CN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试验组门静脉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组肝实质主观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分别为(6.28±1.38)mGy、(134.48±34.79)mGy·cm和(2.29±0.59)mSv,相比对照组[分别为(8.66±1.58)mGy、(186.38±47.63)mGy·cm及(3.17±0.81)mSv,P均<0.01]减低各27.5%、27.8%及27.8%。结论IMR技术联合低管电压可提高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CTPV图像质量,并减少ED。
梁志梅夏振元莫欣鑫黄卫庆李伟雄
关键词:肝硬化低剂量
全模型迭代重建联合低管电压在CTPV应用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联合低管电压在门静脉CT成像(CTP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60例行CTPV检查的患者,依据管电压及重建方法,随机分为A组(100 kV、iDose^(4))和B组(80 kV、IMR),每组30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近似t检验对比两组肝实质噪声、信噪比,门静脉主观评分、噪声、信噪比、对比信噪比以及两组患者CT容积剂量指数(CTDI_(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的差异性。结果 A、B组肝实质噪声及信噪比分别为12.21±1.61、9.81±2.02和7.84±1.28、16.46±2.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B组门静脉主观评分、噪声、信噪比及对比信噪比分别为(4.30±0.47)分、13.71±2.44、14.61±3.55、9.63±4.62和(4.80±0.41)分、11.25±2.13、23.46±5.06、20.41±6.5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B组CTDI_(VOL)和DLP分别为(7.79±1.34)mGy、(164.30±33.34)mGy·cm和(5.71±0.95)mGy、(119.31±25.41)mGy·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IMR重建技术联合低管电压可提高CTPV图像质量,适宜临床应用。
梁志梅夏振元莫欣鑫陈玲带吕杰财李伟雄
关键词:CT门静脉成像体层摄影技术
干燥综合征腮腺CT平扫及造影与X线造影的对比研究
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腮腺CT平扫及造影与传统X线造影作对比研究,分析干燥综合征腮腺CT平扫及造影的影像特征,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提高干燥综合征的检出率。 材料与方法:病例组选取我院疑似干燥综合征患者97...
梁志梅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多层螺旋CT腮腺造影
文献传递
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体表血管畸形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检查在体表血管畸形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3例临床初步诊断血管畸形且病变范围较大的患者行3D-CTA检查,并以结果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结果:33例患者3D-CTA诊断为静脉畸形,其中21例经病理检查证实,所得影像显示清楚。其中28例由于病变范围较大采用铜针治疗,治疗后局部肿块缩小或消失、变硬,有效率100%。结论:3D-CTA是一种微创、分辨率高的血管造影技术,可显示病灶的层次及与毗邻组织的关系,在体表血管畸形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并能指导治疗的制定和实施。
殷国前杨健祥孙智勇王刚李伟雄梁志梅
关键词:血管畸形3D-CTA铜针治疗
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体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SCTA(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成像)技术在体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疑是体表血管瘤的患者进行MSCT扫描,然后对所获取的图像进行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遮...
梁志梅李伟雄卢炳丰王大健戴旖覃明安林盛才殷国前
关键词:体表血管瘤血管畸形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