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小军

作品数:27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手术
  • 6篇鼻窦
  • 4篇鼻中隔
  • 4篇鼻窦镜
  • 4篇抽吸
  • 3篇疗效
  • 3篇内镜
  • 3篇鼻内
  • 3篇鼻内镜
  • 3篇鼻咽
  • 3篇鼻炎
  • 3篇变应性
  • 3篇变应性鼻炎
  • 2篇导向块
  • 2篇导向套
  • 2篇电动
  • 2篇中隔偏曲
  • 2篇手术方式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托盘

机构

  • 2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丰都县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32...
  • 1篇解放军324...
  • 1篇广安市人民医...

作者

  • 25篇梁小军
  • 15篇邓安春
  • 12篇朱先柏
  • 11篇杨桦
  • 10篇王昶
  • 8篇张焱
  • 6篇李红
  • 6篇胡喜
  • 4篇傅小利
  • 4篇镡旭民
  • 4篇于夏
  • 4篇林金燕
  • 4篇陈雨露
  • 3篇霍宇
  • 2篇闫晶晶
  • 2篇刘杰
  • 2篇向阳红
  • 2篇李丽萍
  • 2篇袁立娟
  • 2篇赵力

传媒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重庆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第六届中国西...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装置,包括产生持续负压的抽吸装置和进口与耳廓假性囊腔连通的可弯曲的抽吸通道,抽吸装置与抽吸通道的出口连通并通过持续抽吸使耳廓假性囊腔内产生持续负压;通过抽吸通道的进口与耳...
邓安春梁小军张焱阳俊杰朱先柏
文献传递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6年8月间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NIP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切开组(鼻侧切开术,20例)、内镜组(鼻内镜下手术,58例)和联合组(鼻内镜下手术+柯路氏进路,48例)三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切开组患者中,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视力衰退1例,脑脊液鼻漏2例,伤口麻木2例,眼睛流泪1例;内镜组患者中,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脑脊液鼻漏1例,伤口麻木2例,眼睛流泪1例;联合组患者中,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视力衰退1例,脑脊液鼻漏2例,伤口麻木1例,眼睛流泪2例。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内镜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切开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内镜组患者与联合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切开组术后复发率为40.0%(8/20),高于内镜组的12.1%(7/58)和联合组的14.6%(7/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与鼻内镜下手术+柯路式进路治疗NIP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鼻侧切开术,术后肿瘤复发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值得推广。
胡喜梁小军
关键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侧切开术鼻内镜手术
可视鼻窦球囊扩张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鼻窦球囊扩张器,包括前端可弯曲的鼻窦镜和双层结构的扩张球囊套,所述扩张球囊套外套于鼻窦镜的前段且扩张球囊套前端设置有未充盈的球囊本体,扩张球囊套后端设置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与球囊本体之间通过设置于扩张...
梁小军邓安春张焱王昶胡喜阳俊杰朱先柏向阳红周茵傅小利沈佼林金燕陈雨露赵力王刘倩
鼻内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并加以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患者25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四组: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76例(A组),鼻中隔矫正术69例(B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63例(C组),改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48例(D组)。观察各组患者的术后症状消失率、切口愈合情况、治愈率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四组患者症状消失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组在切口愈合情况、治愈率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B组、C组、D组间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在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中具有创伤小、伤口愈合好、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势,应值得临床推广。
杨东宝梁小军李丽萍
关键词:鼻中隔鼻内镜下手术手术后并发症
糠酸莫米松联合抗组胺药物对非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糠酸莫米松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NAR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NAR患者34例,应用糠酸莫米松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分别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治疗前主要症状的评分为(2...
梁小军杨桦
关键词:非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文献传递
鼻窦眼眶区良性占位性病变手术径路的选择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鼻窦眼眶区良性占位性病变手术径路的选择。方法根据良性占位性病变侵犯的部位,将116例鼻窦眼眶区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分为额筛眶区、蝶筛眶区和颌筛眶区;其中额筛眶区16例,包括鼻内镜径路6例,联合径路(鼻内镜手术+鼻外开放式手术)8例,鼻外径路2例;蝶筛眶区40例,为鼻内镜径路;颌筛眶区60例,包括鼻内镜径路42例,联合径路12例,鼻外径路6例。结果蝶筛眶区40例良性占位性病变均经鼻内镜径路切除病灶,且手术视野好,病变清除彻底,未见复发,所有患者术后无眶内及颅内并发症;鼻内镜径路对48例颌筛眶区脓囊肿、上颌窦内侧壁良性占位性病变及某些额筛眶区脓囊肿也能较容易的清除病灶,但对28例额筛眶区、颌筛眶区某些特殊的良性占位性病变却很难完成。结论鼻内镜径路是治疗蝶筛眶区良性占位性病变、颌筛眶区脓囊肿、上颌窦内侧壁良性占位性病变及额筛眶区某些脓囊肿的理想选择。
梁小军杨桦镡旭民李红朱先柏王昶
关键词:鼻窦眼眶良性占位性病变手术径路
多功能电动托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动托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底部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外套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块在导向套内上下滑动。本发明的多功能电动托盘,托盘通过导向块在导向套内固定稳定,无需手持托盘就可接收清洗液,操...
张焱邓安春李红梁小军石姚傅小利霍宇陈雨露于夏周朗朗邓梦惠
文献传递
可弯曲鼻窦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弯曲鼻窦镜,包括手柄本体和安装于手柄本体前端的镜杆组件,所述镜杆组件包括镜鞘和同轴转动配合内套于镜鞘的柔性支撑柱,所述柔性支撑柱内设置有观察系统,所述观察系统的观察窗固定设置于柔性支撑柱的前端面;通过控...
梁小军邓安春张焱胡喜王昶朱先柏闫晶晶于夏石姚袁立娟林金燕刘杰万应伶周朗朗邓梦惠
先天性脑膜膨出合并脑脊液鼻漏的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6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脑膜膨出位于鼻中隔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介绍1例罕见的鼻中隔内脑膜膨出,回顾脑膜膨出的类型及筛骨垂直板的发生过程,讨论其发病机制,总结该病诊断及治疗的方法。结果鼻内窥镜下经鼻中隔行修补手术治疗短期内获得了较好疗效。结论筛骨垂直板发生过程中左右两部分未完全闭合可导致脑膜膨出并形成脑积液鼻漏,对于这样的脑膜膨出,可在鼻内镜下经鼻中隔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王昶梁小军朱先柏邓安春
关键词:脑膜脑膨出脑脊液鼻漏先天性唇腭裂
鼻咽癌病理取材困难1例体会
2010年
朱先柏杨桦镡旭民李红梁小军王昶
关键词:鼻咽癌病理取材抗炎治疗耳听力下降视力下降对症处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