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训生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心脏
  • 7篇术后
  • 5篇置换术
  • 3篇置换术后
  • 3篇起搏
  • 3篇瓣膜
  • 3篇瓣膜置换
  • 3篇瓣膜置换术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脏瓣膜
  • 2篇心脏瓣膜置换
  • 2篇心脏瓣膜置换...
  • 2篇心脏瓣膜置换...
  • 2篇心脏起搏
  • 2篇心脏移植
  • 2篇术后并发
  • 2篇起搏器

机构

  • 9篇北京安贞医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林训生
  • 5篇杨杰孚
  • 5篇田雨贤
  • 4篇张英川
  • 3篇刘文娴
  • 3篇刘淑媛
  • 2篇程沛
  • 1篇贾士杰
  • 1篇吴学思
  • 1篇欧阳川
  • 1篇张虹
  • 1篇程沛
  • 1篇陈慧敏
  • 1篇宋瑞蓂

传媒

  • 7篇心肺血管学报
  • 4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编辑学报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4
  • 3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前后房颤的探讨被引量:3
1993年
本文系一回顾性研究,118例安装永久性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病人,随诊2—8年。探讨了房颤的发生率与易发原因,以及在阵发性房颤情况下,安装AAI起搏器的适应性与限制。
张英川贾士杰林训生金祥柱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心房纤颤AAI
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监测心脏指数的意义
1989年
本文报道了27例瓣膜置换术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心脏指数(CI)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全组2/3病例(共18例)术后CI较术前升高,其中15例术后即刻升高,其余1/3病例(共9例)CI较术前低。下降的原因主要与多瓣膜复杂手术以及过长的心脏血流阻断时间和心肺机总运转时间有密切关系。术后CI的变化并与体、肺循环阻力及肺毛细血管楔压等因素有关:循环阻力、楔压越大,CI越低。全组27例中有3例手术早期死亡,均发生于CI≤2.0组。
林训生杨杰孚宋瑞蓂欧阳川
关键词:心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心脏指数
改良式二尖瓣置换术
1993年
自60年代初期,临床应用改良式二尖瓣置换术(MMVR),保留二尖瓣后叶及与其相连的腱索和乳头肌,使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功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低心排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将当时二尖瓣置换术后的死亡率从37%降至14%。此后虽然报道过不同的意见,但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二尖瓣结构对二尖瓣置换后保护左室功能的重要性。目前,此种术式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程沛林训生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二尖瓣置换术
心脏移植术后窦房结功能异常(附1例报道)被引量:1
1994年
心脏移植术后窦房结自律性及传导功能受损的发生率很高,临床表现为以心率缓慢为主的窦房结功能紊乱。我院于1992年收治一例。供心缺血时间271分钟,采用美国Stanford医疗中心基本术式,术后窦性、结性心律交替,出现窦房阻滞及窦暂停,于术后第14周安装了永久性心内膜起搏器。心脏移植术后发生窦房结功能损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再通过窦房结供血障碍而加剧。术后早期可采用药物治疗或临时起搏技术,心动过缓持续3~4周以上者,应尽早考虑安装心内膜永久性起搏系统。
程沛张英川林训生
关键词:心脏移植
双瓣置换术后顽固室颤救活一例报告
1992年
患者男性,55岁,发现心脏杂音25年,活动后心悸气短已有12年,于1991年8月30日入院。查体:BP11.97/7.98kPa(90/60mmHg),P70次/分,心界扩大,HR100次/分,房颤律,心尖部可闻及Ⅲ/6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及Ⅲ/6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入院后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心脏三位相、右心导管及左室造影等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均有狭窄及关闭不全,心功能Ⅱ—Ⅲ级,入院后给予地高辛0.25mg/日,至手术前一天。术前血钾4.2mmol/L。
刘文娴林训生何梅仙田雨贤
关键词:双瓣置换术室颤术后并发症
口服心律平致起搏脉冲传出延长一例
1992年
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永久埋藏型心脏起搏器脉冲因阈值升高而不能夺获心肌,已有文献报导我院遇见一例服用心律平致起搏脉冲传出延长。报告如下: 病人(病案号72114)、男、58岁,因阵发头晕、心慌四个月,当地心电监测心率最慢27次/分,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阳性。平时心电图有频发室性早搏;入本院后查体无特殊。心电图为Ⅱ度窦房阻滞,室性早搏。A—V传导测定在150次/分仍能1:1下传。1991年10月4日穿刺右锁骨下静脉置入CPI4170J型心内膜电极,先端在右房耳部。测得阈电压1.4V、电流1.ma、阻抗1000欧、P波振幅7.6mV。接ASTRA。
张英川林训生吴学思陈慧敏
关键词:心律平起搏脉冲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128例随诊分析
1990年
全组128例安装131个埋藏式起搏器。病例分为两组:(1)以SSS表现为主者58例,(2)以A-VB表现为主者70例。随诊率100%,随诊时间平均25.7个月。全组有48.4%恢复全日或半日工作,43.8%仍在休息,7.8%远期死亡。A-VB组病人恢复工作率(61.4%)几乎为SSS组(32.8%)的一倍,这种现象可能并非完全偶然,对此初步作了分析。随诊过程中根据病情,有49例(占可程控起搏器47.1%)进行了起搏频率、脉冲宽度、感知灵敏度和不应期的程控,以改善症状、提高起搏质量,节省电能。本文尚扼要报道了10例远期并发症和10例远期死亡的情况,认为人工心脏起搏能在一定时期内改善或减少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但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一些原发病的预后以延长生命。
林训生张英川杨杰孚
关键词:人工心脏起搏永久性埋藏式起搏器
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被引量:5
1989年
根据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147例的分析,肺高压对术后过程的影响是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有64.9%发生在肺部。主要表现为肺不张及(或)肺浸润性炎症,严重都中可志致急性呼吸衰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与肺动脉压、全肺血管阻力的升高,术中心肌循环阻断时间、体外循环运转时间的延长密切相关,78.6%的肺不张位于左肺下叶、本文作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术后监护主要措施。
林训生田雨贤
关键词: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术后监护
坚持办刊特色是科技期刊生存发展的保障被引量:9
2001年
探讨期刊特色栏目在期刊生存、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办好期刊特色栏目的关键在于 :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的需要 ,建立一流的作者队伍 ,拓宽稿源 ,提高编辑工作质量。坚持办特色栏目使我刊不断发展 ,可以认为
张虹林训生
关键词:科技期刊办刊特色稿源作者队伍建设
心内直视术后并发心脏压塞的若干问题探讨
1991年
本文就6年间所行3193例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心脏压塞39例进行分析,并对其分类、发生率及手术死亡,急性(早发)心脏压塞的发生原因与对策,发生急性心脏压塞的时间,压塞心脏的血液/血块量及压塞部位,以及再次开胸前对胸引流量的动态观察等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林训生田雨贤刘淑媛杨杰孚刘文娴
关键词:心内直视心脏压塞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