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东
-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节肿块型原发肺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CT征象比较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结节肿块型原发肺黏液腺癌(PPMA)与非黏液腺癌(PPNMA)CT征象的差异,找出鉴别两者的影像学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PPMA、72例PPNM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两者的临床资料、CT征象。结果PPMA组与PPNMA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家族史、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PNMA发生在右肺上叶构成比大于PPMA,PPMA发生在右肺下叶构成比大于PPN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MA边缘出现毛刺或棘突、胸膜凹陷征构成比低于PPN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叶、支气管征、空泡或空腔、慧星尾征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CT值、直径、体积、CT值/体积比值、长短比、Z/F比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PMA组在液性无强化区、血管造影征的构成比大于PPNMA,PPMA组强化程度低于PPNMA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MA与PPNMA的CT影像表现(瘤内特征、边缘征象)具有一定交叉重叠,与PPNMA比较,PPMA好发于右肺下叶,毛刺、胸膜凹陷征出现的比例较低,当病灶内部出现液性无强化区、血管造影征、强化较轻时更倾向于PPMA诊断。
- 林红东林红东周玉祥
- 关键词:黏液腺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MR扩散张量成像在骶神经根病变的应用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中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本征向量值(λ//和λ⊥)的改变,分析FA值、ADC值、λ//、λ⊥在腰椎间盘突出的作用。方法搜集临床诊断及MRI平扫显示为单侧S1神经根受压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DTI检查,测量FA值、ADC值、λ//和λ⊥。结果受压侧各段FA值具有明显差异(F=4.852,P=0.021),其中受压段与受压近段具有显著差异(P<0.05),受压段与远段无差异;受压侧各段λ⊥值有显著性差异(F=5.135,P=0.017),其中受压段与受压近段(P<0.05)、受压远段(P<0.05)均具有差异;ADC与λ//无明显差异;受压侧神经根FA值、λ⊥与健侧对应神经根具有明显差异性(t=-2.867,P=0.012;t=3.556,P=0.003);ADC与λ//无明显差异。结论DTI作为一种功能成像,能从宏观及微观角度评价腰椎间盘突出致骶神经根病变。
- 陈镜聪林红东陈康胤钟瑜刘锦文蓝博文翟少智
- 关键词:腰椎间盘扩散张量成像外周神经
- MR神经成像与DTI技术在臂丛神经损伤与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18年
- 目的:探讨MR神经成像与DTI技术在臂丛神经损伤与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4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利用MR神经成像与DTI技术判定神经损伤与修复评估,分析治疗前后FA值、ADC值。结果:10例全臂丛神经损伤; 30例上臂丛神经损伤,其中节后神经根损伤16例,神经干损伤10例,神经束损伤4例; 14例下臂丛神经损伤。治疗前查受损神经FA值、ADC值分别为(0. 279±0. 037)、(2. 563±0. 312)与治疗后复查FA值、ADC值分别为(0. 381±0. 046)、(1. 621±0. 2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MR神经成像结合DTI技术能够很好评估臂丛神经的损伤程度及修复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 林红东陈镜聪翟少智刘国荣
- 关键词:DTI技术臂丛神经
- MRA和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对不同时期颈颅内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MR-VWI)对颈颅内动脉夹层(CCAD)诊断及病程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37支)CCAD患者,均采用常规MRA和HRMR-VWI检查;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对不同时期的管腔和管壁改变进行评估并对典型夹层征象的检出进行对比;然后通过Vesselmass软件对血管壁的参数进行定量评估。结果HRMR-VWI在急性期、亚急性期时可在所有患者中检测到典型夹层征象,尤其是在内膜瓣/双腔征的检测上,与MR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A在超过半数的患者检测到典型夹层征象,在慢性期时与HRMR-VWI相比差异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1.000/1.000/0.761)。HRMR-VWI在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对典型夹层征象的检出高于慢性期(P=0.028),而MRA对不同时期的典型夹层征象检出并无差异(P=0.682/1.000)。壁间血肿、血管壁相对信号强度、壁厚指数、狭窄百分比自急性期至慢性期逐渐降低,在慢性恢复组中各定量指标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慢性不完全修复组中,壁厚指数与血管壁增强相对信号强度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061)。结论HRMR-VWI可早期诊断CCAD并有助于指导其病程分期和预后,从而用于指导治疗。MRA诊断的效能虽然不如HRMR-VWI,但可作为评估CCAD,尤其是慢性期时常规检查的首选。
- 马伟琼陈康胤林红东江桂华蓝博文
-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
- MRI弥散张量成像对腰骶神经根受压的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究腰骶神经根受压患者行常规MRI检查及弥散张量成像检查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慢性腰背疼痛合并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检查受检者共40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两组受检者均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常规MRI扫描,对观察组患者健侧、患侧神经根各项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对照组受检者双侧FA值、ADC值进行测量和统计学比较,对感兴趣区进行设置并通过后期处理进行受检者腰骶部位神经根纤维束成像。结果对照组受检者双侧FA值、ADC值数据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患侧FA值相比健侧FA值数据明显更低,而患侧ADC值相比健侧ADC值则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纤维束成像结果显示两组受检者神经根走行情况清晰,能够准确分析患者腰骶神经根受压情况。观察组患者患侧神经根与其症状侧相同。常规MRI扫描及症状间缺乏相关性。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结果相比于常规MRI扫描结果对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腰骶神经根受压情况的反映效果更清晰和客观,对患者病情诊断效果、预后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均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因此该种检查方法更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 翟少智陈镜聪林红东
- 关键词:MRI弥散张量成像腰骶神经根纤维束成像
- 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MSCTA征象总结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MSCTA的表现和分型。方法 :收集我院确诊的21例SISMAD,利用CT平扫、增强薄层图像及后重建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Yun分型:Ⅰ型12例,Ⅱa型2例,Ⅱb型7例,Ⅲ型0例;21例SISMAD病变处近端瘤样扩张;破口内径平均值(3.5±0.2)mm,距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开口长度范围9~25 mm;13例破口位于真腔的腹侧,5例位于真腔的左侧,3例位于真腔的右侧;破口处假腔大于真腔,远端真腔大于假腔,14例真假腔同步强化,7例假腔破口近端强化;7例血管壁见钙化斑,其中1例钙化斑内移。5例平扫见弧形高密度,血管周围间隙渗出、模糊。结论:MSCTA能够清晰显示SISMAD的征象并进行分型,综合CT平扫、增强薄层图像及后重建技术进行分析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有效减少漏诊、误诊。
- 林红东马伟琼周玉祥唐润辉
-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主动脉夹层64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在64排螺旋CT的影像特征,特别是对破口、真腔、假腔的显示。方法 5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64排螺旋CT检查,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并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按照DeBakey分型,Ⅰ型14例,Ⅱ型4例,Ⅲ型36例;假腔呈新月形40例,半圆形9例,5例为圆形;真腔呈圆形40例,半圆形9例,扁平形5例。平扫:6例假腔呈稍高密度,10例可见钙化内膜片向腔内移位,6例未移位内膜钙化位于真腔外壁。动脉期强化特点:真、假腔同步明显强化23例,真腔强化程度大于假腔26例。静脉期强化特点:假腔密度大于真腔46例,真、假腔密度相等3例,5例假腔不强化或小片状强化。49例可见内膜破口,5例未显示破口,破口显示率约为90.7%。结论 64排螺旋CT可以明确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分型、区分真假腔,详细评估受累范围、脏器动脉供血情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林红东周玉祥肖俊强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假腔64排VCT
- 薄层CT对早期肺腺癌的浸润性征象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肺腺癌的浸润性CT征象,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的101例肺腺癌患者[男性42例、女性59例,年龄28~75(56.5±9.4)岁]的薄层CT影像学资料,包括结节内部特征(实性成分、血管征、支气管征、空泡征)、边缘特征(光整、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结节长径、CT值、相对CT值、结节体积、CT值/体积的比值等。根据病理亚型将患者分为浸润前组(25例)和浸润组(76例),并对2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最佳临界值和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浸润前组25例患者中有纯磨玻璃结节20例(80.0%)、混合磨玻璃结节5例(20.0%)。浸润组76例患者中有纯磨玻璃结节13例(17.1%)、混合磨玻璃结节26例(34.2%)、实性结节37例(48.7%)。浸润组患者结节内部出现实性成分、支气管征、血管征、空泡征的概率均高于浸润前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2.9%(63/76)对20.0%(5/25)、26.3%(20/76)对4.0%(1/25)、43.4%(33/76)对16.0%(4/25)、32.9%(25/76)对8.0%(2/25),χ^(2)=4.14~33.82,均P<0.05]。浸润前组患者结节边缘光整的概率高于浸润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0%(17/25)对10.5%(8/76),χ^(2)=33.36,P<0.001],浸润组患者结节边缘出现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的概率均高于浸润前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3.7%(56/76)对32.0%(8/25)、71.1%(54/76)对0、47.4%(36/76)对0,χ^(2)=14.08、Fisher确切概率法,均P<0.001]。浸润前组与浸润组患者的结节长径[7.50(6.50,8.25)mm对13.00(11.00,16.00)mm]、CT值[-537.00(-612.00,-418.00)HU对-61.00(-318.25,21.50)HU]、相对CT值[-289.00(-412.00,-210.50)HU对-758.50(-839.00,-534.25)HU]、结节体积[ 0.18(0.14,0.26)cm3对0.
- 林红东张志艳叶新苗周玉祥
- 关键词:肺腺癌肿瘤浸润
- 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及对照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CT特征,以提高对两者的术前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腮腺淋巴瘤、30例多形性腺瘤,分析其临床资料及CT影像特征,并对两者对比分析。结果:42例腺淋巴瘤共81个病灶,14例多发共53个病灶,69个病灶位于浅叶后下极,30个病灶结节样强化,19个病灶呈多囊分隔样强化,31个病灶见微囊或裂隙样变,58个病灶肿瘤边缘见血管贴边征,76个病灶快进快退强化。30例多形性腺瘤均为单发病灶,28例位于非浅叶后下极,13例跨叶,18例实性结节强化,12例大囊环状强化,1例见肿瘤血管贴边征,30例渐进、延迟强化。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在肿瘤发生部位、数量、微囊变特点、强化模式、血管贴边征等方面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而多囊分隔样强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各具有一定的CT特征,综合肿瘤数量、位置、囊变特点、血管贴边及强化模式,再结合患者发病年龄、吸烟史能提高对两者术前诊断准确率。
- 林红东马伟琼陈镜聪周玉祥
- 关键词:腮腺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