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勇明

作品数:236 被引量:1,266H指数:17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8篇期刊文章
  • 4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6篇农业科学
  • 59篇生物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天文地球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7篇土壤
  • 31篇内生真菌
  • 27篇木麻黄
  • 24篇植物
  • 22篇植被
  • 21篇石流
  • 21篇泥石
  • 21篇泥石流
  • 19篇群落
  • 17篇物种
  • 16篇地震
  • 15篇微生物
  • 14篇胁迫
  • 14篇干热
  • 14篇干热河谷
  • 13篇低磷
  • 13篇地震灾区
  • 13篇震灾
  • 12篇养分
  • 10篇灾区

机构

  • 223篇福建农林大学
  • 80篇武夷学院
  • 62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福建省林业厅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铁道第二勘察...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福建林业职业...
  • 1篇无锡城市职业...

作者

  • 230篇林勇明
  • 138篇吴承祯
  • 122篇李键
  • 87篇洪伟
  • 76篇洪滔
  • 74篇陈灿
  • 49篇王道杰
  • 42篇林晗
  • 39篇范海兰
  • 29篇谢安强
  • 19篇张广帅
  • 15篇胡喜生
  • 15篇孙凡
  • 14篇刘颖
  • 13篇俞伟
  • 11篇宋萍
  • 10篇崔鹏
  • 10篇陈爱民
  • 9篇黄婷
  • 9篇刘奕

传媒

  • 38篇应用与环境生...
  • 13篇植物资源与环...
  • 12篇山地学报
  • 10篇北京林业大学...
  • 9篇西南林业大学...
  • 7篇福建林学院学...
  • 7篇福建农林大学...
  • 6篇热带作物学报
  • 6篇武夷学院学报
  • 5篇广西植物
  • 5篇森林与环境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农学学报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厦门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环境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13篇2022
  • 14篇2021
  • 30篇2020
  • 20篇2019
  • 14篇2018
  • 10篇2017
  • 19篇2016
  • 17篇2015
  • 19篇2014
  • 18篇2013
  • 11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2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泥石流流域失稳性坡面土壤抗蚀性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失稳性坡面不同区段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效应,加深滑坡对坡面土壤结构作用机制的认识,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蒋家沟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区内3个气候区(温带湿润山岭区、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亚热带干热河谷区)共5个样地(大地阴坡、小尖风阳坡、多照沟阳坡、查菁沟阳坡、大凹子沟阴坡),分析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个样地失稳性坡面土壤抗蚀性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5个样地的土壤持水量、孔隙结构、有机质含量、水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土壤团聚体粒径≥0.25 mm占比、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在稳定区显著大于堆积区,呈现稳定区>失稳区>堆积区趋势;而土壤容重、有效磷含量、全磷含量、土壤团聚体粒径<0.25 mm占比则在稳定区显著小于堆积区。(2)5个样地的土壤抗蚀性综合得分(F)均表现出稳定区(2.401)>失稳区(0.017)>堆积区的规律(-2.417),且3个坡面区段间差异显著(p<0.05)。3个坡面区段土壤抗冲指数大小依次为稳定区(45.873 L/(s·g))>失稳区(33.245 L/(s·g))>堆积区(15.723 L/(s·g)),稳定区与堆积区差异显著(p<0.05)。抗冲指数与抗蚀性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土壤持水性、孔隙度、有机质含量、氮钾含量、粒径≥0.25 mm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与土壤抗蚀性综合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而土壤容重、有效磷含量、粒径<0.25 mm的微团聚体含量则与土壤抗蚀性综合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阐明了泥石流流域土壤抗蚀性对失稳性坡面的响应机制,促进了灾害对土壤结构影响效应的认识,为总结提升失稳性坡面土壤抗蚀性的综合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俞陈辉田雪刘鑫铭虞西尔林勇明
关键词:土壤抗蚀性主成分分析
一株能在低磷环境下增强木麻黄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内生真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提高低磷环境下木麻黄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内生真菌,该内生真菌Herpotrichia australis G3已于2019年11月20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保藏号为CGMC...
梁安洁李键吴承祯洪滔林勇明
文献传递
毛竹混交林植物种类组成的区域分布被引量:1
2005年
对福建3个保护区分布的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cv Pubescences)混交林群落植物种类的局域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区内的3个毛竹混交林群落植物有445种,其中共有种14种、偏宜种56种、确限种375种.各群落植物主要由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物组成,集中在壳斗科(Fag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茶科(The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樟科(Lauraceae)和蔷薇科(Rosaceae)等几个科,但各群落之间种类成分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3个毛竹混交林中,毛竹+长苞铁杉群落的生物量最大,但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与毛竹生物量关系不明显.
胡喜生洪伟郭文才吴承祯林勇明姬桂珍张琼
关键词:毛竹混交林植物种类间种壳斗科物种组成樟科
云南省蒋家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对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云南省蒋家沟是中国西南典型泥石流频发区,区内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和泥石流启动。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土壤入渗过程的分析及其对泥石流启动过程的影响,对不同植被类型坡面的入渗特征及入渗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涉及较少。本研究对云南省蒋家沟裸地、草地、灌丛和林地的基本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比较,利用双环入渗法测定4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入渗过程,通过4种入渗模型进行拟合并比较其在泥石流频发区的适宜性,分析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因素,补充并完善了泥石流频发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坡面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结果表明:(1)4种植被类型初渗速率值为4.52~31.37 mm/min,稳定渗透速率为0.74~1.47 mm/min,各植被类型平均渗透速率从大到小排序为:裸地>灌丛>草地>林地;(2)4种入渗模型中通用经验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适用于描述本研究区域土壤的入渗特性;(3)灌丛对研究区土壤入渗能力改善效果最佳;(4)影响土壤入渗特征的主要物理性质为土壤孔隙特征和土壤质地。本研究可为有效利用泥石流频发区土壤水资源、合理评价植被类型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李松阳刘康妮余杭林勇明王道杰
关键词: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质
一株能吸附镉离子的植物根际真菌F9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能吸附镉离子的植物根际真菌F9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领域。本发明的植物根际真菌F9,是污水处理厂中人工湿地的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获得,分类命名为<I>Westerdykella disper...
林勇明林凤莲吴承祯李键洪滔林晗
文献传递
植物与岩土措施相结合的泥石流治理工程(英文)被引量:7
2013年
我国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质及气候条件造成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危害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并限制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内外泥石流防治研究取得显著成效,但还需要研究如何合理搭配治理措施以满足泥石流防治的需求。本文简要介绍我国泥石流防治技术,主要内容有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植物工程措施、岩土工程措施、以及植物工程措施与岩土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探讨了以主河输沙能力为控制条件,以地理条件和微地形因子为植物种类选择依据,坡面治理与沟道拦蓄配合,形成"坡面——沟道——小流域"的多级径流和固体物质调控体系。为了做好泥石流防治工作,今后应该加强植物措施治理泥石流的机理研究,评价植物措施的功能并编制设计技术规范,完善植物工程措施与岩土工程措施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
崔鹏林勇明
关键词:泥石流灾害
蒋家沟干热河谷区灌草层植被与土壤的养分分布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2023年
蒋家沟干热河谷区泥石流与滑坡灾害频发、植被枯败稀疏、土壤结构紊乱、生态环境脆弱,是金沙江上游生态严重退化的典型流域。植被和土壤在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和治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该流域植被与土壤的研究,多侧重从单一物种或土壤酶活性等角度分析植被与土壤的养分耦合关系,缺少对灌草层植物体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的耦合机制研究,即植被-土壤耦合机制机理尚不明确。本文选取蒋家沟干热河谷区典型灌草层植被,研究碳(C)、氮(N)、磷(P)、钾(K)元素在植被地上、根系和土壤的养分分布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1)与全国陆地植物平均水平相比,干热河谷区灌草层植被地上和根系表现出低C,高N、P、K的特点;土壤表现出低C高P的特点。(2)植被地上部分的C、N、P、K含量均显著高于根系,C、N、P含量均显著高于土壤;土壤K含量(56.05 g/kg)显著高于植被地上(18.43 g/kg)和根系(8.41 g/kg);除P:K外(地上0.10>根系0.09>土壤0.01),其余5种化学计量比均表现为根系>地上>土壤。(3)灌草层植被地上、根系N、P、K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间均呈正相关,土壤与植被的C、N、P、K含量和化学计量比多数不存在相关性。(4)植被地上部分C:N(21.07)、C:P(247.05)、N:P(12.32)均低于根系(分别为32.95、512.10和15.71),符合“生长速率假说”。根据N:P、N:K、P:K判断,灌草层植被生长不受P、K限制而更易受到N的限制。根据C:N、C:P、N:P判断,与全国表层土壤平均值相比,土壤贫瘠缺乏C、N元素,P有效性较低。(5)植被地上和根系在养分的分配过程中具有协同性。干热河谷区气候条件下植物应对策略为选择提高生长速率、降低养分利用效率。蒋家沟流域生态恢复应增加土壤有机碳和氮素的含量来改善土壤环境,降低N元素对植物的限制。本研究可为改善蒋家沟流域生态环境
过怡婷张思盈刘颖刘颖林勇明
关键词: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干热河谷区
武夷山市人工湿地再力花和花叶芦竹的重金属累积和迁移特点被引量:2
2020年
以武夷山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种植的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Fraser)和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 Stoke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生长时间(6月14日、8月2日、9月20日和11月8日)2种植物叶和茎中Mn、Cu、Cd、Zn、Cr和Pb含量,分析了2种植物6种重金属的累积和迁移特点以及生长时间与叶和茎中6种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再力花和花叶芦竹叶和茎中6种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在9月20日或11月8日最高。再力花和花叶芦竹叶和茎中Mn、Cd和Zn含量在正常范围内或更低,Pb含量超出正常范围,Cu和Cr含量总体上在6月14日、8月2日和9月20日在正常范围内,在11月8日超出正常范围。总体上看,再力花的Mn、Cu、Zn和Cr迁移系数大于1,Cd和Pb迁移系数小于1;花叶芦竹的Mn和Cu迁移系数大于1,Cd、Cr、Zn和Pb迁移系数小于1。除再力花叶中Pb含量以及花叶芦竹叶中Cd含量和茎中Mn和Cd含量外,再力花和花叶芦竹生长时间与叶和茎中重金属含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且再力花生长时间与叶和茎中Mn、Cd和Zn含量的相关关系较好,而花叶芦竹生长时间与Cr含量的相关关系较好。综上所述,再力花和花叶芦竹中6种重金属的累积和迁移特点存在差异,属于多重金属耐性植物;在武夷山市人工湿地,建议将再力花用于Mn、Cd和Zn污染环境的修复,将花叶芦竹用于Cr污染环境的修复。
郭汝凤李冠军刘鑫铭黄婷林勇明吴承祯李键
关键词:人工湿地重金属
气候和区段对昆明蒋家沟流域山地失稳性坡面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根据蒋家沟流域的气候垂直带谱,选取了流域内温带湿润山岭区(TH)、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SW)、亚热带干热河谷区(SD)为研究区,分析典型失稳性坡面土壤养分含量、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和区段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N、C∶P和N∶P分别介于10.98~29.43、22.39~38.19和1.74~2.20,TH的C∶N、C∶P显著高于SW、SD,表明良好的水热条件有利于土壤养分积累。土壤C∶N、C∶P与N∶P整体上呈现稳定区>失稳区>堆积区的变化趋势且三者间差异显著,表明区段显著影响土壤C∶N、C∶P与N∶P;气候因子(温度与降水)显著影响蒋家沟流域的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因此,水热条件良好的温带湿润山岭区土壤化学计量比(C∶N和C∶P)高于其他两个气候区,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亚热带干热河谷区的土壤化学计量比受坡面稳定性影响,总体表现出稳定区>失稳区>堆积区的区段显著差异趋势。
高若允蔡子昕杨柳生余杭李松阳林勇明王道杰李键
关键词:气候区段土壤
NaCl单一胁迫及NaCl胁迫下施磷对台湾相思幼苗生长和根形态的影响
2023年
参考沿海防护林高盐低磷的实际情况,设置0(N0)、2(N1)、4(N2)、6(N3)和8(N4)g·kg^(-1)NaCl 5个单一处理组以及N2-P1(0.5 g·kg^(-1)Ca(H_(2)PO_(4))_(2))、N_(2)-P_(2)(1.5 g·kg^(-1)Ca(H_(2)PO_(4))_(2))、N3-P1、N3-P2、N4-P1和N4-P26个复合处理组,研究不同浓度NaCl单一胁迫及NaCl胁迫下施磷对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幼苗干物质积累、根形态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看,NaCl单一胁迫及低浓度(4 g·kg^(-1))NaCl胁迫下施磷均会明显减少台湾相思幼苗根干质量、总干质量、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中浓度(6 g·kg^(-1))NaCl胁迫下施磷对幼苗干物质积累和根形态的改善效果不显著,但施1.5 g·kg^(-1)Ca(H 2 PO 4)2后幼苗根干质量和总干质量高于NaCl单一胁迫。从不同级别根直径(D)看,低径级(0.0 mm5.0 mm)的根对NaCl单一胁迫有一定抗性,中浓度NaCl胁迫下施磷后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明显高于NaCl单一胁迫。与对照(0 g·kg^(-1)NaCl,0.0 g·kg^(-1)Ca(H_(2)PO_(4))_(2))相比,NaCl单一胁迫及NaCl胁迫下施磷会使根中Na含量明显增加,其他7种元素含量总体下降。高浓度(8 g·kg^(-1))NaCl胁迫导致幼苗死亡,而施磷后幼苗对NaCl胁迫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其中以施0.5 g·kg^(-1)Ca(H_(2)PO_(4))_(2)的效果较好。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aCl单一胁迫下台湾相思幼苗根中P含量与总根长、根尖数、根分枝数和根组织密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根直径呈显著负相关;NaCl胁迫下施磷后幼苗根中Mn和K含量与根干质量、总干质量、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在沿海种植台湾相思幼苗时,建议低盐土壤不施磷,中高盐土壤可根据具体土壤盐胁迫程度添加磷,同时适量添加Mn和K。
罗倩陈灿袁锋江传阳高倩倩谢安强林勇明吴承祯
关键词:台湾相思NACL胁迫干物质积累根形态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