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逢彬
- 作品数:43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巧”为“职官+人名”结构证——兼释一组同源字被引量:1
- 1997年
- 先秦典籍中的“巧”一词,前人多理解作“形容词+人名”结构,但这种结构未见诸同一时期的文献,故应重新审视。有人已经证明,“巧”可用作名词,训为“工匠”。据此,“巧”应是先秦文献中常见的“职官+人名”结构。工、巧、考、四字音近义通,可以互训,是一组同源字。“巧”在文献中也作“工”,而“工”是“职官+人名”结构,这也为“巧”
- 杨逢彬
- 关键词:同源字
- 《论语》词语考释二十五则
- 2017年
- 1.“贤贤易色”意为尊贤轻色,句式同“贵货易土”.2.“不……;亦不……”结构,一般是两个相互呼应的复句,故应标点为“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3.当“色”位于句首表示面部表情时,一般是指未出现的主语的容色,故“色难”是指儿子侍奉父母时总保持和颜悦色为难.4.“退”的语义特征:一为卑对尊而言,一为客对主而言,故“退而省其私”没有出现的主语当为“颜渊”.5.“所以”表示行事的方法和途径;“所由”表示如此行事的缘由;“所安”是所赖以生存,所赖以安身立命者之意.6.“而后”总是处于“(S)V(O)而后V(O)”结构中,“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只能一气读下,不能作“先行,其言而后从之”.7.君子和小人,有时以德言,有时以位言.8.“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攻”是“治”义,因其为“攻击”义时宾语或为人或为地,除此之外均“治”义.9.“举直错诸枉”的“错”为放置义,因其时“废置”义尚未产生.10.“有教无类”属于“有……无……”句式,决不能读为“域教无类”.11.“人而无信”的“人”活用为谓词,是表示“作为一个人”.12.“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忍”是“忍耐”的意思.13.“丧,与其易也,宁戚”的“易”当释为“和易”,因为该义不带宾语.14.“揖让而升下而饮”只能断为“揖让而升,下而饮”因“而”一般位于两个谓词性结构中间.15.“示诸斯”的“示”应如字读,因“示”常和“指”共现.16.“劳而不怨”的“劳”是“劳苦”而非“忧”义,因为王引之对后者的归纳是不成功的.17.“无所取材”是无处取桴材之谓,因“无所取”彼时是“无处取”的意思,且“取”亦未虚化.18.共时语料的归纳表明:“非尔所及也”及类似句子表示的都是对现实的判断,而非对已然的否定.19.“唯恐有闻”不能读作“唯恐又闻�
- 杨逢彬
- 关键词:论语词语考释训诂
- 论殷墟甲骨刻辞中不能肯定存在连词被引量:8
- 2003年
- 用定量考察、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殷墟甲骨刻辞中诸家认定为连词的各个词进行穷尽性研究。结论是:诸家认定的17个“连词”,除去重复计算的3个,余下的14个中,有12个不在句中起关联作用,因而不是连词;另外2个虽不能否认在句中起关联作用,但很可能是语义的关联而非语法的关联,因而不能确定是连词。总之,殷墟甲骨刻辞中目前尚不能肯定存在连词,词和词组可用连词以外的词来关联,或者不用词关联。
- 杨逢彬
- 关键词:连词殷墟甲骨刻辞语义语法
- 关于《微雪的早晨》主人公的原型
- 2002年
- 杨逢彬
- 关键词:主人公杂文辩正封建礼教恋爱
- 《老子》群诂献疑
- 2003年
- 《老子》五千言 ,古今注者众多。本文于诸家所注献疑凡九。其所以与诸家不同者 ,多在重视词义发展之脉络 ,古今之变迁。
- 杨逢彬
- 关键词:《老子》词义
- 运用语法训释甲骨文字词义的几点心得
- 2007年
- 利用语法系统规律性较强这一点,以之考释甲骨刻辞的词义,重点探讨了以下三点:如何通过词的语法功能来考察词义;注意将句子语义层面的意义与词义区别开来:在解释甲骨文字的字义词义时,充分考虑语法化(实词虚化)因素。
- 杨逢彬
- 关键词:语法甲骨文词义语法化
- 《论语》词语考释五则——兼论“词的不自由”对字词置换的制约
- 2015年
- "予所否者"的"所",不等于"若",仍然是特殊指示代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若读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则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后"不能训"不"。"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应断作"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而不应断作"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有教无类"属于当时常见的"有……无……"句式,其中"有"是存在动词。以上几则考释说明,由于词在句中不自由,校改或改读原文的前提,必须是原文"不词"。
- 杨逢彬
- 《论语》“何有於我”解——兼论所谓“不难之词”被引量:1
- 2011年
- 《论语》的两处"何有於我"历来存在四种解释,归纳分析《论语》同时代典籍中"何有於Np(Vp)"结构的句子,可证"何有於我"是"我又算个什么"之意。它与"於王何有"类句子形近而实有别:后者的"於"处在焦点位置,其残存的动词性得以凸显,因而是"‘对於’王有何难"之意。
- 杨逢彬
- 关键词:论语
- 甲骨刻辞琐记
- 2000年
- 一《甲骨文字诂林》“网”字下姚孝遂先生按语云:《广韵》及《太平御览》引《说文》:“网,庖牺所结绳以田以鱼也,从门,下象网交文也。”今本《说文》佚“以田”二字,卜辞或称“网雉”,或称“网鹿”,未见“网鱼”者。《易·系辞》:“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以为网、罟,以佃以渔。”《释文》:“取兽曰网,取鱼曰罟。”~①然则,《说文》释网兼具捕鱼捕兽功能,而《易·系辞》所记则网、罟有别,网用于田猎,罟用于捕鱼。证诸《说文·网部》诸字及文献,似乎后说才反映了周秦时期的语言事实。
- 杨逢彬
- 关键词:网部语言结绳
- 《论语》词语考释五则被引量:4
- 2011年
- 以传统小学结合现代语言学,以解决古籍中的疑难问题,是解决古书疑难问题的康庄大道。本文为用此方法解决《论语》疑难词语的若干例子。《为政篇》之"父母唯其疾之忧"是父母忧孝子之意;因为《论语》时代的语料中,"主语+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句",其主语全都是施事主语,未见一例是受事主语。《八佾篇》之"其如示诸斯乎"的"示"是"指示"之意,而非假借为"置";"示"和"置"带宾语的情况表明"示"如字读较为恰当。《里仁篇》之"劳而不怨"的"劳"是"勤苦"之意而非"忧"意,因为那时"劳"并无"忧"的义位。《雍也篇》之"则吾必在汶上矣","汶上"为汶水两岸而非汶水之北,先秦典籍中凡言某水上均指该水两岸。《子罕篇》之"空空如也"的"空空"是叠音形容词而非形容词叠用,即是所谓连绵词,同"悾悾",而非"什么都没有";因为形容词叠用的语法形式表达程度加深的语法意义,在《论语》时代是罕见的。
- 杨逢彬蒋重母
- 关键词:《论语》现代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