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迎平

作品数:104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篇文学
  • 6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2篇小说
  • 20篇戏剧
  • 15篇文学
  • 8篇戏剧观
  • 8篇老舍
  • 8篇翻译
  • 8篇《茶馆》
  • 8篇茶馆
  • 7篇都市
  • 6篇代文
  • 6篇新感觉
  • 6篇新感觉派
  • 6篇现代派
  • 6篇现代文
  • 6篇现代文学
  • 6篇现代主义
  • 6篇小说比较
  • 6篇小说创作
  • 6篇《现代》
  • 5篇戏剧理论

机构

  • 49篇南京晓庄学院
  • 44篇湖北师范学院
  • 2篇文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湖北师范大学

作者

  • 96篇杨迎平
  • 10篇黄忠来
  • 1篇姚晓婷

传媒

  • 10篇湖北师范学院...
  • 7篇文艺理论研究
  • 6篇南京晓庄学院...
  • 5篇山东师范大学...
  • 4篇海南师范学院...
  • 3篇社会科学
  • 3篇江西社会科学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3篇民族文学研究
  • 3篇海南师范大学...
  • 2篇江汉论坛
  • 2篇小说评论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戏剧文学
  • 2篇文艺争鸣
  • 2篇文学评论
  • 2篇齐鲁学刊
  • 2篇汕头大学学报...
  • 2篇暨南学报(哲...
  • 2篇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16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2
  • 5篇2001
  • 7篇2000
  • 2篇1999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善女人行品》看施蛰存小说的内心独白被引量:3
2005年
施蛰存是通过显尼志勒才了解弗洛伊德及其理论的,并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和显尼志勒所擅长的内心独白,将人物的性心理描写到极至。在《善女人行品》里,施蛰存以内心独白写女性性心理,是“完全研究女性心理及行为的小说”,施蛰存写的女性都是欲望的畅想者,而不是欲望的实践者。
杨迎平
关键词:内心独白性意识
论老舍《茶馆》人物的类型化创造被引量:8
2015年
老舍的《茶馆》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但《茶馆》里却创造了众多超现实的类型人物,老舍的类型人物是老舍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归纳,是老舍对生活本质的有力概括,反映了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然而老舍的类型人物并不是单纯的脸谱化与"符号"化,而是做到类型人物典型化,追求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使作品具有象征性与隐喻性。
杨迎平
关键词:老舍《茶馆》类型化脸谱化象征性
中国20世纪现代主义与现代派小说回顾被引量:2
2001年
20世纪的中国现代主义小说伴随着对外国现代派文学的引进与新文学一起成长,在大陆中断后却在台湾、香港盛极一时,世纪末又在大陆重新出现繁荣。中国现代派小说在成长中形成了与西方现代派小说不全相同的新景观,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收获。
杨迎平
关键词:现代主义现代派小说
小说家施蛰存对戏剧的关注和贡献被引量:1
2008年
小说家施蛰存是戏剧的"门外汉",从来没有写过一个剧本,但他的外国独幕剧翻译和《外国独幕剧选》的编译出版,对中国现代戏剧是有贡献的,对新时期的现代派戏剧是有着启发和示范作用的,他的现代思想也促进了中国现代戏剧朝着"现代"的方向发展。
杨迎平
关键词:翻译独幕剧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赵树理与施蛰存文艺观比较谈
2007年
赵树理与施蛰存虽然看来没有什么可比性,但其创作精神,创作方法,艺术旨趣实际有同有异,对其比较,便于认识两人的创作价值。
杨迎平
关键词:文艺观
论储安平自由、开放的编辑思想与牺牲精神——兼与施蛰存的编辑思想比较
2011年
储安平是我国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编辑和新闻出版家,施蛰存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卓有成就的编辑。储安平主编的多时事政治刊物,施蛰存主编的是文学艺术刊物。储安平"希望在国内能有一种真正无所偏倚的言论",使知识分子"有一个共同说话的地方",施蛰存努力"要《现代》成为中国现代作家的大集合",他们都企图通过编辑工作成就一份事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思想理想。
杨迎平
关键词:储安平
徐晓钟呼唤戏剧本性的复归
2008年
新时期以来,电影、电视的空前发展,给戏剧带来很大的冲击,使戏剧艺术出现寂寞、萧索、凋敝状态。徐晓钟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戏剧发展,必须唤醒戏剧本性的复归。恢复舞台假定性在中国现代戏剧中的地位,要求舞台与观众席有更炽热的交流与感应,重视活人的精湛表演,充分发挥戏剧的综合性特征,创造出别的艺术不能替代的戏剧舞台艺术。
杨迎平
现代派作家施蛰存的左翼倾向——兼谈与鲁迅、冯雪峰的交往被引量:2
2008年
杨迎平
关键词:左翼作家代表作家现代派交往
施蛰存的小说翻译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新文学运动时期大量输入的外国文学,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学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此以后,中国文学界开始认识到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施蛰存是一个创作家,同时也是一个翻译家,施蛰存的翻译工作基本上与他的创作是同步的。他的早期翻译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小说创作。从模仿到创造,从借鉴到超越,“受其影响,又摆脱影响”,他在翻译中吸取外国文学的精华,逐渐完善自己,从而创作出中国式的、施蛰存式的现代派小说。施蛰存是一位超越地域与文化界限的世纪文化人物。其光彩与技巧在中国直至今日还从未再次被达到过。
杨迎平
关键词:小说翻译小说创作
论《人民公敌》与新时期的生态戏剧被引量:1
2012年
易卜生戏剧《人民公敌》由胡适1918年在《新青年》上引进中国,目的 "在于借戏剧输入这些戏剧里的思想"。易卜生的《人民公敌》是生态戏剧的经典作品,揭示的生态问题是人类的社会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易卜生对生态的忧虑和重视。在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用生态批评来评价《人民公敌》很有意义。但一百年来,中国直到新时期才有关于生态的戏剧出现,人们对环境危机的忽视,使我们深感易卜生在当今中国的价值与意义,也可以说《人民公敌》对中国生态戏剧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杨迎平
关键词:《人民公敌》生态解读中国戏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