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输血
  • 2篇体检
  • 2篇自身免疫
  • 2篇聚体
  • 2篇二聚体
  • 2篇D-二聚体
  • 2篇D-二聚体检...
  • 1篇蛋白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性疾病
  • 1篇血常规
  • 1篇血常规检查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特征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性
  • 1篇血栓性疾病

机构

  • 11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市中山医...

作者

  • 12篇杨芳年
  • 5篇郭玉嵩
  • 3篇林天平
  • 2篇廖悦婷
  • 1篇廖建苑
  • 1篇邓燕飞
  • 1篇沈雨青
  • 1篇王小燕
  • 1篇陈伟金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二聚体检测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D-二聚体测定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D-二体含量测定试剂盒检测30份正常人,86例脑梗塞病人,7例深静脉血栓病人,21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和9例肺栓塞病人,8例DIC病人以及4...
杨芳年王友祥
关键词:D-二聚体血栓性疾病
文献传递
113例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被引量:35
2013年
目的通过对我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我院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探讨降低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7—2012年6年间输血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在41615人次输血中,发生不良反应113例,发生率为0.27%,其中过敏反应为92例,占81.42%,发热反应为19例,占16.81%,其他反应为2例,占1.77%。结论我院的输血不良反应率较低,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是由于输注血小板及血浆类制品引起的过敏反应。临床上应对输血进行严格掌握,合理实施输血治疗措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输血安全。.
杨芳年郭玉嵩林天平廖建苑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过敏发热
某院2008~2014年临床输血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该院2008-2014年临床输血现状,规范输血管理,提高合理使用血液。方法对各种成分输血用量、人均用血量、各血型使用量及不同科室的红细胞、血小板用量进行统计并分析作比较。结果 2008-2014年完全采用成分输血,2010年后血小板使用量最大,其次是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用量最少。用血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人均用血量逐年下降,不同血型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科室用血量有所不同,对输血成分的需求也不同。结论该院2008-2014年临床输血较为科学合理,但仍有改进空间。
廖悦婷郭玉嵩林天平杨芳年
关键词:临床输血合理用血
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在自身免疫病筛查应用的初步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在自身免疫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257例不同自身免疫病患者的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的检测结果,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研究主要的荧光核型和抗核抗体谱IgG种类,并进一步对抗核抗体漏检的病例进行疾病和相关抗核抗体谱IgG种类分析。结果抗核抗体检测敏感性高,均以核颗粒型为主,胞浆颗粒型和均质型次之;抗核抗体谱敏感性低于抗核抗体,各组中除皮肌炎外,以抗SSA IgG检出率最高;且均有一定的≥2项IgG检出率。抗核抗体阳性而抗核抗体谱漏检率达41.25%,抗核抗体谱阳性而抗核抗体漏检率为7.78%,以干燥综合征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漏检率最高。这部分标本以抗SS-A Ig G漏诊最多,但其中10例为≥2项以上IgG。结论抗核抗体检测敏感性高,但有一定的漏检率。当临床高度怀疑而检测阴性时可进一步加做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同时应注意的是,抗SS-A IgG为广谱的自身免疫IgG,即使检出各疾病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也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确诊。
黄燕杨芳年王渊元
关键词: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自身免疫病
16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凝血功能状况。方法:采用Acl Futura血凝仪对16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常见凝血功能指标PT、INR、Fib、APTT、TT进行了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病人的PT、INR、APTT、TT凝血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Fib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提示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凝血功能存在明显异常。
杨芳年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凝血功能
突发性聋患者免疫相关参数的测定被引量:1
2007年
邓燕飞杨芳年
关键词: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
脂肪乳对血常规三分类检验结果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血脂惠者愈来愈多,临床上也有因治疗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输人脂肪乳而导致的高脂血症,血脂增高对检侧结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血常规是一项非常常规的检查,几乎每个患者到医院来都须做血常规,现在,医院里主要...
杨芳年陈伟金
关键词:血常规检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脂肪乳
文献传递
不同输血方法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深入探究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7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ABO+Rh组和O型组,每组各35例。ABO+Rh组贫血患者采用"ABO+Rh"同型输注方法,O型组贫血患者实施"O"型洗涤红细胞的输血方法,对两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不同输血方式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症状的发生率。结果ABO+Rh组贫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O型组贫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ABO+Rh"同型输注方法相对于"O"型洗涤红细胞的输血方法更能提高治疗效果。
王渊元杨芳年黄燕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isAB09亚型一个家系的ABO血型血清学特征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1个cisAB09亚型家系的ABO血型血清学特征与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2月2日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输血科进行ABO血型鉴定的1个cisAB09亚型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ABO血型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ABO血型进行鉴定,采用血浆A和B糖基转移酶活性测定方法测定先证者及其母亲血浆中A和B糖基转移酶活性强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先证者红细胞表面A、B抗原表达情况。抽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后,对ABO基因第1~7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进行测序,并对先证者及其母亲和大女儿ABO基因第7外显子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常规ABO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提示,先证者及其母亲和大女儿ABO血型初步判断为A2B表型,先证者妻子及其小女儿为O型。血浆A和B糖基转移酶活性测定结果提示,先证者及其母亲B糖基转移酶活性滴度分别为32、256,分别较A1B表型阳性对照活性滴度(128)低与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红细胞表面A抗原表达数量减少,B抗原表达数量未见异常。ABO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及其母亲和大女儿在ABO*B.01等位基因基础上,第7外显子发生c.796A>G变异,导致B糖基转移酶第266位氨基酸由甲硫氨酸变为缬氨酸,符合ABO*cisAB.09等位基因的特征。先证者及其大女儿ABO基因型为ABO*cisAB.09/ABO*O.01.01,先证者母亲为ABO*cisAB.09/ABO*B.01,先证者妻子及其小女儿为ABO*O.01.01/ABO*O.01.01。结论ABO*B.01等位基因c.796A>G变异导致B糖基转移酶第266位甲硫氨酸变为缬氨酸,是产生cisAB09亚型的分子遗传学基础,ABO*cisAB.09等位基因编码的糖基转移酶,可在红细胞表面合成正常水平B抗原和较低水平A抗原。
王渊元杨芳年沈雨青郭玉嵩姜波杨晓俊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糖基转移酶等位基因
探讨ICU患者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ICU患者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60例ICU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输血前后血小板、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进而探讨输血治疗对ICU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60例ICU患,好转49例,占81.7%,且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凝血酶时间等凝血功能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无效10例,占16.7%,死亡2例。占3.3%。结论给予ICU患者进行输血治疗,临床效果好,输血前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郭玉嵩杨芳年林天平
关键词:ICU患者输血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