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刚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对建国初收集、整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回顾被引量:5
- 2007年
- 上世纪50年代搜集、整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工作由于受制于当时的政治目的,普遍以当时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对原有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进行重新编码,改变了它们的原始风貌,使保存在其中的有关这些民族的文化、生活和历史的大量信息被改写。这场整理活动破坏了一些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原始文本,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 杨胜刚
- 关键词:政治意识形态
- 想象“革命乌托邦”——30年代左翼小说对无产阶级革命前景的展望被引量:1
- 2008年
- 30年代左翼革命小说有些作品描绘了作家想象革命后将来临的理想社会的图景。这些文本所展开的"革命乌托邦"的图景明显是以当时中共苏维埃政权所承诺建立的"苏维埃农村"为蓝本。它们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底,但更紧密地与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政治实践联系着,凝聚了共产党当时的革命政治纲领和革命规划。显示出为中共苏维埃政权张本的征象。在乌托邦精神已成为人类普遍稀缺资源的当代,"革命乌托邦"小说为众人设想美好生活的精神和想象乌托邦的能力仍有动人的光辉。
- 杨胜刚
- 关键词:左翼小说
- 想象“革命乌托邦”——30年代左翼小说对无产阶级革命前景的展望
- 2008年
- 30年代左翼革命小说有些作品描绘了作家想象革命后将来临的理想社会的图景。这些文本所展开的"革命乌托邦"的图景明显是以当时中共苏维埃政权所承诺建立的"苏维埃农村"为蓝本。它们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底,但更紧密地与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政治实践联系着,凝聚了共产党当时的革命政治纲领和革命规划。显示出为中共苏维埃政权张本的征象。在乌托邦精神已成为人类普遍稀缺资源的当代,"革命乌托邦"小说为众人设想美好生活的精神和想象乌托邦的能力仍有动人的光辉。
- 杨胜刚
- 关键词:左翼小说
- 1928年中国文学理论的新变——马克思主义化
- 2008年
- 1928年,"革命文学"论者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出发论证"革命文学"的合法性,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框架里揭示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澄清了中国"革命文学"应该是"无产阶级的文学"。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范畴内,展开了作家要克服其"小资产阶级根性"的命题。这标志中国文学理论已开始发生了马克思主义的转向,对中国文学和理论批评发生了重大影响。
- 杨胜刚
- 关键词:革命文学文学理论
- 主体精神建立——一个远未抵达的梦想
- 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一个主体性高扬的年代。而到“主体死了”、“人死了”的后现代话语气氛笼罩下的90年代“主体精神”的讨论已成昨日黄花,主体精神建设似乎是一个已完成、已做破了的梦。而从90年代文学所表现出来的轻率...
- 杨胜刚
- 关键词:自我文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