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琪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异体
  • 4篇神经移植
  • 4篇生长因子Β
  • 4篇排斥
  • 4篇排斥反应
  • 4篇转化生长因子
  • 4篇转化生长因子...
  • 4篇化生
  • 3篇异体神经
  • 3篇异体神经移植
  • 3篇质粒
  • 3篇同种异体
  • 3篇坐骨
  • 3篇坐骨神经
  • 3篇免疫
  • 3篇静脉
  • 2篇同种异体神经
  • 2篇注射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免疫耐受

机构

  • 1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杨琪
  • 11篇李卫
  • 7篇孟庆刚
  • 3篇张春英
  • 3篇胡成乙
  • 3篇洪光祥
  • 2篇张大鹏
  • 2篇张捍军
  • 2篇侯明明
  • 2篇潘世奇
  • 1篇周辰亮

传媒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医学会手...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腺内注射脾细胞诱导神经移植的免疫耐受反应
2009年
背景:心脏等移植时常采用胸腺内注射脾细胞抑制或减弱移植排斥反应,而在神经移植中很少有报道。目的:应用大鼠胸腺内注射脾细胞的方法,诱导大鼠同种异体坐骨神经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为受体,随机分为自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组,异基因抗原注射组,每组10只。雄性Wistar大鼠20只为供体。方法:异体神经移植组大鼠在显微镜下,从犁状肌下孔0.5cm处整齐剪下长约1cm的坐骨神经,将供体神经桥接于神经缺损处。自体神经移植组神经缺损处进行自体神经移植。异基因抗原注射组在异体神经移植后注入供体异基因抗原。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2周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病理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血清白细胞介素检查。结果: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基因抗原注射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无显著差别(P>0.05),但明显优于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病理学及透射电镜观察,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一致。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白细胞介素水平异基因抗原注射组明显优于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结论: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可以诱导大鼠对异体坐骨神经移植的免疫耐受。
张捍军李卫杨琪孟庆刚
关键词:胸腺免疫坐骨神经
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对新鲜异体神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自体神经移植是目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最佳方式,但存在增加手术创伤、造成供体神经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及供体有限等缺点。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可克服这一困难,但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是影响神经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抑制或减弱移植排斥反应是提高移植成功率,
孟庆刚杨琪李卫洪光祥
关键词: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移植排斥反应转化生长因子-Β1自体神经移植质粒
PCEA应用在骨科下肢患者的体会被引量:2
2008年
杨桓宇李卫杨琪
关键词:骨科病人PCEA下肢硬膜外自控镇痛止痛效果静脉自控镇痛
周围神经损伤后最佳修复时间时机的选择被引量:18
2010年
背景:关于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研究报道较多,但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时间的选择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观察大白兔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修复的效果,以选择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方法:随机将大白兔分为4组。剪下长约1cm的坐骨神经制作周围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即时修复组即时进行神经修复组;2,4周和3个月修复组神经两断端分别固定于肌膜上,缝合伤口,分别在2,4周后和3个月后修复坐骨神经。术后3个月于缝合神经处的取材,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行病理学观察,电镜观察移植神经段结构,并进行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结果与结论:2周修复组大白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P<0.01),与即时修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处组织形态、结构明显好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明显多于4周修复和3个月修复组(P<0.01)。结果提示在2周后修复神经损伤优于其他时间点,是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
张大鹏潘世奇侯明明杨琪王延忠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组织工程
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对同种异体大鼠动脉移植的影响
本文通过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质粒在大鼠同种异体动脉移植中的动态表达,探究其诱导同种异体异基因股动脉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途径及对移植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孟庆刚张威李卫杨琪
关键词:动脉移植同种异体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耐受性内膜增生
文献传递
骨髓种植人工血管在静脉系统血管损伤中的应用
2008年
背景:自从机械法搔刮自体静脉获取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方法获得成功后,为寻找更好的血管代用品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但因可用的静脉较少,以致内皮细胞的数量、质量均明显不够。目的:观察骨髓种植的人工血管应用于静脉系统后血管腔面的内皮化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3/2008-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新西兰大白兔8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只。针织涤纶双绒人工血管由美国MeadoxMedicalsInc提供。方法:实验组采用自体骨髓种植的涤纶双绒人工血管置换肾下段下腔静脉,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自体血浆预凝人工血管。术后10d获取人工血管标本。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移植人工血管通畅情况;光镜下观察新生内膜厚度,电镜下观察新生内膜表面内皮化情况;放射免疫学检测血栓素A2的代谢产物水平。结果:动物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全部移植人工血管通畅,对照组2条通畅,另外2条人工血管内充满血栓。光镜下实验组的内膜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P<0.01);电镜发现实验组人工血管达到完全内皮化,而对照组表面则无成片内皮细胞存在。血栓素A2的代谢产物水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髓种植的人工血管在静脉系统10d时能实现人工血管腔面的快速完全内皮化,新生内皮细胞具有抑制新生内膜增生和抗血栓形成的能力。
张大鹏李卫杨琪潘世奇侯明明
关键词:人工血管静脉骨髓
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_1质粒与坐骨神经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量效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被应用于周围神经移植来抑制或减弱移植排斥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转化生长因子又表现出正向免疫调节作用。所以有必要进行量效关系研究获取可靠的数据佐证。目的:从剂量学上观察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与免疫排斥反应的量效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选用雄性Wistar大鼠20只为供体。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为受体,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自体神经移植组、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低、中、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AdTrack—CMV—TGF-β1质粒,pAdEasy—1—Bj51833细胞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病实验室曾令兰教授惠赠。方法:于手术显微镜下,从犁状肌下孔0.5cm处整齐剪下长约1cm的坐骨神经,将供体神经桥接于神经缺损处,异体神经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注射剂量为10,20,40μg/只,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注射空质粒。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周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病理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轴突计数检查。结果: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轴突计数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接近(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病理学及透射电镜显示,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移植神经段效果接近于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迟发性超敏反应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结论: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减轻大鼠同种异体坐骨�
孟庆刚李卫杨琪周辰亮胡成乙张春英洪光祥
关键词:质粒免疫排斥坐骨神经
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对冷冻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
孟庆刚李卫杨琪胡成乙张春英
文献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联合反复冻融移植物减轻大鼠神经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含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的质粒联合预先反复冻融处理移植神经对大鼠异体神经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4组进行实验,每组20只。TGF-β1组大鼠移植Wistar大鼠的冷冻坐骨神经,局部注射含TGF-β1,基因的质粒;空质粒组大鼠移植Wistar大鼠的冷冻坐骨神经,注射空质粒;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大鼠接受Wistar大鼠的新鲜坐骨神经移植,不注射质粒;自体移植组SD大鼠移植自体的冷冻坐骨神经,不注射质粒。移植后用Western印迹法检查移植神经中TGF-β1的表达,并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C),测量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各组移植神经样本分别在光镜和投射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TGF-β1组中TGF-β1的表达明显较高。移植后12周时,自体移植组、TGF-β1组、空质粒组和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的MLC结果(吸光度值)分别为0.312±0.009、0.213±0.006、0.521±0.018和0.928±0.032。TGF-β1组各个时间点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空质粒组和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TGF-β1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可见,TGF-β1组的神经纤维结构破坏不明显。结论局部注射含TGF-β1基因的质粒联合反复冻融处理异体移植神经可以减轻神经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李卫孟庆刚杨琪洪光祥胡成乙张春英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移植物排斥坐骨神经
转化生长因子β_1质粒对静脉移植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背景:大量实验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在神经移植过程中可抑制或减弱移植排斥反应,而对静脉移植的影响却很少有报道。目的:探讨大鼠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诱导同种异体异基因股静脉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途径。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动物实验观察,于2007-03/2008-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供体Wistar大鼠18只,受体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自体移植组,异体移植组,免疫抑制剂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组,每组12只。方法:免疫抑制剂组在移植前3d开始腹腔内注射环孢霉素A(10mg/kg),1次/d,直到处死。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组大鼠于局部股静脉两断端内注射40μg/只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组仅进行静脉移植。主要观察指标:于2周后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免疫学检测。结果:自体移植组:内皮细胞扁平,核膜增厚。异体移植组:脱落内皮细胞及碎片,可见内膜下层。免疫抑制剂组:血管内皮细胞核膜增厚,广泛粗面内质网扩张。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组:血管内皮细胞可见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空泡变。相邻细胞间可见紧密连接。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组优于免疫抑制剂组和异体移植组。4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A值分别为1.07±0.14、4.15±0.67、1.77±0.23和1.38±0.23。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组与异体血管移植组和免疫抑制剂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异体血管移植组对供体大鼠淋巴细胞的刺激呈正常反应,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组对供体鼠淋巴细胞的刺激反应性减弱,与免疫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可以协同减轻移植后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
张捍军李卫杨琪
关键词:静脉移植免疫耐受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