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燕

作品数:55 被引量:41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8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增温
  • 9篇植物
  • 8篇冷杉
  • 8篇峨眉冷杉
  • 8篇草地
  • 6篇凋落
  • 6篇凋落物
  • 6篇幼苗
  • 6篇生物量
  • 6篇气候
  • 5篇冻土
  • 5篇群落
  • 5篇物量
  • 5篇模拟增温
  • 5篇草甸
  • 4篇冻土区
  • 4篇多年冻土
  • 4篇多年冻土区
  • 4篇雨雪
  • 4篇生态系统

机构

  • 55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同济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乐山师范学院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冀东...
  • 2篇学研究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55篇杨燕
  • 41篇王根绪
  • 23篇杨阳
  • 9篇冉飞
  • 6篇羊留冬
  • 5篇肖瑶
  • 4篇郭剑英
  • 4篇张莉
  • 4篇李伟
  • 3篇张文敬
  • 3篇赵广
  • 3篇刘刚才
  • 3篇陈晓鹏
  • 3篇毛天旭
  • 2篇蔡进功
  • 2篇邢蓝田
  • 2篇陈晓丽
  • 2篇杨燕
  • 2篇雷天柱
  • 2篇常瑞英

传媒

  • 9篇生态学报
  • 6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冰川冻土
  • 3篇山地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草业科学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第一届中国大...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0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大兴安岭演替初期泰加林灌草层典型植物开花物候与生长对模拟暖干化气候的响应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揭示暖干化气候变化趋势对演替初期泰加林灌草层植物开花物候和生长的影响,以东北大兴安岭演替初期泰加林灌草层(高度<50 cm)植物为研究对象,根据植物生活史,选择典型的早花植物圆锥薹草(Carex diandra)和水葡萄茶藨子(Ribes procumbens),中花植物杜香(Ledum palustre)及晚花植物齿叶风毛菊(Saussurea neoserrata),监测模拟增温和排水处理2年后其完整的开花物候及生长状况,以期为认识气候变化下泰加林火后植被恢复演替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模拟增温和排水处理后,早花植物开花温度限制的提早解除使其花期提前,而水分限制使得晚花植物花期呈延后趋势,这可能为中花植物提供更大的生态位空隙,使其开花数量趋向于增加,花期提前且呈延长趋势;2)模拟增温和排水处理后,圆锥薹草、杜香和齿叶风毛菊的盖度和频度均呈增加的趋势,以杜香最显著,而水葡萄茶藨子的盖度和频度均下降;3)模拟增温与排水处理对植物开花物候的影响无显著交互作用,但土壤水分降低影响部分植物生长对增温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开花物候对暖干化气候的响应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因植物开花功能群而异。早、中花植物花期趋于提前,晚花期植物花期趋于延后,一方面可能导致群落生态位变化,对种间竞争产生潜在影响,引发群落组成和结构改变;另一方面可能成为群落调节其整体物候,以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宋小艳王根绪冉飞杨燕张莉肖瑶
关键词:模拟增温火烧迹地
一种森林林木凋落物自动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森林林木凋落物自动收集装置,包括底座板、集落网面、转动轴块和转动杆,所述底座板上活动插接有固定地钉,且底座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插接有支撑架,底座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与支撑架相适配的插槽,且支撑架...
杨阳杨燕
文献传递
模拟增温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小嵩草和藏嵩草生长与抗氧化特征的影响
处于多年冻土区的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泽草甸对气候变化尤其敏感。该研究采用开顶式增温小室(Open Top Champers,OTCs)方法模拟气候变暖,分别选取青藏高原腹地风火山地区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泽草甸优势物种小嵩草(Ko...
肖瑶王根绪杨燕
关键词:增温抗氧化
寒区生态水文过程、机理与动态模拟研究
王根绪张寅生宜树华陈仁生周剑李元寿杨燕刘广生
任务来源: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江河源区积雪冻土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2007cb411504;典型流域冰冻圈水文过程模拟及水资源变化预测2007cb4115022.中国科学院重大方向项目:江河源区高寒草...
关键词:
关键词:流域水文模型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土地利用
西藏高原云南松生物量模型及碳储量被引量:21
2013年
云南松林是西藏高原亮针叶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估算其生态系统碳储量不但有助于弄清西藏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而且可为准确估算青藏高原乃至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和固碳速率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以云南松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与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各器官(叶、枝、干、根)与株高、胸径的生物量回归方程,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云南松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碳储量。结果表明:(1)用胸径和树高估测单株林木器官生物量的较优模型为指数模型,所建立的生物量回归方程相关性较好(R2>0.90),估计精度较高。(2)在云南松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生态系统中植被总生物量分别为(63.80±9.21)、(134.76±12.69)、(142.91±13.02)、(316.72±42.57)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49.48±10.32)、(120.57±9.37)、(124.70±12.92)、(304.76±32.47)t.hm-2,灌草层生物量为(13.09±3.02)、(12.81±2.54)、(11.88±3.12)、(3.47±0.98)t.hm-2,凋落物生物量为(1.23±0.24)、(1.38±0.31)、(0.72±0.11)、(1.13±0.39)t.hm-2。(3)各龄级云南松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分别为(30.67±7.13)、(67.63±19.06)、(71.00±4.15)、(159.32±39.95)t.hm-2,碳储量随林龄增加的变化规律明显,碳汇潜力巨大。
杨阳冉飞王根绪朱万泽杨燕周鹏
关键词:云南松生物量碳储量
一种植物根系生长速率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根系生长速率实验装置,包括培养缸、橡胶密封条、限定板、隔档板和限位板,所述培养缸的内部底端表面设有橡胶密封条,所述培养缸的底端表面通过橡胶密封条插接有隔档板,所述隔档板的两端设有卡块,所述橡胶密封...
杨阳杨燕王根绪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不同水分条件的高寒草甸根系功能性状对增温的响应被引量:10
2020年
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广泛分布的风火山地区,选择小嵩草(Kobresia pygmea)草甸和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增温室(Open top chambers, OTCs)模拟气候变暖,探讨模拟增温对土壤水分差异的两种草甸地下生物量及根系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1)增温显著增加小嵩草草甸0-20 cm根系生物量,主要是由于表层(0-10 cm)根系生物量显著增加,而对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根系生物量无影响。(2)增温显著增加了小嵩草草甸根组织密度,同时提高了藏嵩草沼泽化草甸10-20 cm的比根长和比根面积(3)增温降低了小嵩草草甸的根系碳含量及10-20 cm根系氮含量,增加了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的碳含量及10-20 cm根系氮含量,显著提高了小嵩草草甸和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深层(10-20 cm)根系碳氮比。这些结果预示着增温使得土壤水分较低的小嵩草草甸朝着资源保守的慢速生长型发展,以适应暖干化的环境;土壤水分较高的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朝着资源获取的快速生长型发展,加速利用土壤中的养分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可见,土壤水分可以调节高寒草甸对气候变暖的演变趋势,强调了水分的重要性。
杨凯王根绪张涛唐川川黄克威赵小祥杨晓明杨燕
关键词:多年冻土区根系生物量
高寒生态-冻土水热耦合过程与机制
基于连续多年的系统观测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冻土-植被-大气水热耦合过程,提出了描述高寒草地土壤水分对活动层冻融响应的参数系统,揭示了植被覆盖变化对活动层冻融过程土壤温度与水分的差异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寒草甸与沼泽草甸...
王根绪杨燕毛天旭
一种促进多年冻土区渐进型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多年冻土区渐进型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方法。该恢复方法包括:(1)在补播植物种子前,在地表面覆盖一层地膜;(2)在补播植物种子萌芽前,在所述地膜的表面再覆一层草帘;(3)在补播植物种子萌芽后,撤掉所述地膜...
王根绪周国英陈晓鹏杨燕
模拟增温改变川西高山草甸优势植物繁殖物候序列特征被引量:8
2018年
以西南横断山区高山草甸优势植物种珠芽拳参(Polygonum viviparum)和银叶委陵菜(Potentilla leuconota)为研究对象,将其物候分为花芽期、开花期、凋谢期和种子成熟期4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开始、峰值和结束3个状态。采用开顶式增温箱进行模拟增温,连续增温4年后,于增温第5年的2016年生长季跟踪调查了模拟增温对珠芽拳参和银叶委陵菜的繁殖物候序列的影响,以探讨高山植物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模拟增温后:1)珠芽拳参各物候阶段的持续时间缩短;除凋谢阶段起始、结束期延迟外,其他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各阶段的过渡期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繁殖周期缩短;2)银叶委陵菜各物候阶段的持续时间延长;凋谢期结束前各状态(除开花峰值外)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提前;各阶段过渡期对增温的响应不一致,繁殖周期延长。结果表明:完整的繁殖物候序列能更准确地反映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应对策略存在种间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进一步改变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
张莉王根绪王根绪冉飞肖瑶肖瑶杨燕
关键词:高山草甸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