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燕

作品数:25 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成像
  • 4篇先天
  • 4篇先天性
  • 4篇静脉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动物
  • 3篇血管
  • 3篇血栓
  • 3篇栓塞
  • 3篇肿瘤
  • 3篇下腔静脉畸形
  • 3篇静脉畸形
  • 3篇关节
  • 3篇MRI
  • 3篇MSCT诊断
  • 3篇12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腰背

机构

  • 25篇云南中医学院...
  • 8篇云南中医学院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作者

  • 25篇杨燕
  • 16篇李国晖
  • 11篇郑继坤
  • 11篇何敬
  • 6篇雷亿成
  • 5篇孟娴
  • 4篇闵晓黎
  • 4篇黄信源
  • 3篇吕红玲
  • 3篇尧雪洲
  • 3篇代孔灵
  • 3篇黄伟
  • 2篇毛晓雯
  • 2篇陈志鹏
  • 2篇何菱
  • 2篇易红赤
  • 1篇万启南
  • 1篇张尔琚
  • 1篇李波
  • 1篇王虹粤

传媒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CT和M...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医正骨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的MSCT诊断(附1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的64层螺旋CT影像表现,评价MS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经MSCT证实的12例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患者的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结果 12例先天性下腔静脉畸...
杨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探讨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62例患者的颅脑3D-DSA及CTA检查资料,观察动脉瘤部位、形态、大小、瘤体颈比、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以及动脉瘤与邻近神经、颅骨等其他组织结构的关系等。结果经3DDSA检出动脉瘤54例(60个),检出率约87.1%(54/62);经CTA检出动脉瘤50例(50个),检出率约80.7%(50/62),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D-DSA能较清晰显示动脉瘤瘤颈的大小及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显示率达100%(60/60),并能较好显示动脉瘤穿支血管。而CTA对动脉瘤的显示除颈内动脉有统计学差异外,颅内其余部位血管显示率无统计学差异,而对动脉瘤穿支血管显示能力较差。结论个性化检查和两者的综合运用能充分发挥优势,对于提高动脉瘤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
闵晓黎曹毅何敬杨燕万启南万春平何国祥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
高压注射器联合静脉留置针在CT血管造影评价兔脑血栓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联合静脉留置针在CT血管造影评价兔脑血栓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行CT血管造影的38例兔脑血栓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兔耳缘静脉置管并连接高压注射器,团注法注射对比剂;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注射法联合高压注射器。对两组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以及穿刺结局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实验组19例兔脑血栓模型中图像质量优18例(94.74%),对照组中图像质量优13例(68.4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9,P=0.036)。实验组中所有兔模型颈动脉CT造影均顺利,图像可显示血栓部位和情况。结论静脉留置针联合高压注射器行血管造影对比剂注射,应用于CT增强扫描可提高实验效率,简化操作程序,有效达到评价目的,是CT血管造影评价兔脑血栓模型中实用的实验方法。
吴雷李国晖杨燕尧雪洲闵晓黎
关键词:高压注射器静脉留置针血管造影
肝腺瘤的MRI及MSCT表现
目的 探讨MRI及MSCT检查对肝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3例肝腺瘤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观察病变的MRI、MSCT表现、ADC值,包括病灶部位、大小、形态、数目、边界、强化特点、强化值等。结果 10例...
杨燕何敬郑继坤李国晖黄伟
关键词:肝肿瘤腺瘤磁共振成像
女性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MSCT表现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女性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与术中所见相符,均表现为腹腔积液及腹膜不规则增厚;腹膜多发实性结节或肿块3例;双侧卵巢及输卵管受累3例,1例累及右侧卵巢、输卵管,出现囊实混合性(囊性成分为主)或实性肿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结论:CT有助于女性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诊断,但确诊需依据病理学诊断。
杨燕刘涛李国晖郑继坤何敬孟娴雷亿成
关键词:间皮瘤腹膜肿瘤女(雌)性
脐尿管囊肿的MRI诊断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脐尿管囊肿的MRI表现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脐尿管囊肿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脐尿管囊肿位于耻骨后间隙内的脐尿管走行区,其中10例处于脐与膀胱之间,1例巨大脐尿管囊肿向两侧扩展、向上延伸达肝下缘。10例表现为单纯性囊肿,呈类圆形或长条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压脂像呈高信号,囊壁薄而均匀;1例为多囊性囊肿伴有感染,呈多房状囊性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压脂像呈高信号,囊壁增厚、模糊、厚薄不均,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1例盆腔内可见少量积液。结论:MRI能清晰显示脐尿管囊肿的部位、形态、大小、范围、信号特征和毗邻关系,可对其作出准确诊断,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郑继坤李国晖杨燕孟娴毛晓雯雷亿成何敬
关键词:脐尿管囊肿磁共振成像
半月板退变和损伤与滋养血管的MRI鉴别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索半月板退变和损伤与半月板滋养血管MRI信号的表现特征及鉴别依据,以提高对半月板病变的MRI诊断认识。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有膝部明确急性或慢性损伤史且伴有相应症状的患者和100例无膝部明确急性或慢性损伤史且无相应症状的志愿者,进行左膝或右膝半月板的MRI检查,按临床表现分为有症状组200个半月板及无症状组200个半月板两组,研究其MRI影像表现尤其是滋养血管的分布特征。结果滋养血管会参与部分半月板II级、甚至Ⅲ信号的构成。两组间半月板信号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症状组Ⅱ级、Ⅲ级信号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症状组,而0级信号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无症状组,I级信号比例两组相近。两组间半月板滋养血管参与Ⅱ级、Ⅲ级信号的构成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MRI对半月板信号改变敏感,能清晰显示半月板退变和损伤的程度、范围和类型,同时可较好显示半月板滋养血管。MRI能够准确鉴别半月板病变和滋养血管,对于提高半月板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郑继坤毛晓雯李国晖杨燕黄伟闵晓黎孟娴何敬雷亿成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成像
半肢骨骺发育不良踝部病变的X线诊断(附3例报告)被引量:2
2012年
半肢骨骺发育异常(dysplasia epiphysealis hemimelica,DEH)是一种少见的骨骺发育异常,最早由Mouchet和Be—lot在1926年报道,称为跗骨巨大症。1956年Fairbank报道了4例,提出半肢骨骺发育异常这一通用命名。半肢(hemimelica)意为病变仅侵及骨骺的一半(内侧或外侧)或局限于一个肢体的半侧,但有些病例可侵及整个骨骺,如股骨头骨骺、胫骨近端及腓骨远端骨骺,故Carlson又称其为单侧骨骺发育不良(unilateralpophyseal dysplasia)。
李国晖陈志鹏何敬杨燕雷亿成
关键词:骨软骨发育不良踝关节放射摄影术
浅析腰背痛CT MRI表现的多样性被引量:2
2017年
腰背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对腰背痛患者CT及MRI影像的研究显示:椎旁肌肉萎缩、腰背部筋膜水肿、椎间盘病变、椎小关节病变、胸椎小关节紊乱等均可引起腰背痛。CT为轴位断层图像,组织结构影像重叠少,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对病灶显示较X线平片好,MRI对软组织病变显示较CT优越。因此,在临床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了解导致患者腰背痛的原因,为治疗提供参考。
吕红玲易红赤杨燕何敬张尔琚
关键词:腰背痛CTMRI影像学表现
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的MSCT诊断(附12例报告)
目的探讨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的64层螺旋CT影像表现,评价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经MSCT证实的12例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患者的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结果 12例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包...
杨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