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振宇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先天
  • 4篇先天性
  • 3篇手术
  • 3篇结肠
  • 3篇肛门
  • 2篇切除
  • 2篇先天性巨结肠
  • 2篇小儿
  • 2篇巨结肠
  • 2篇疾病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腹腔镜辅助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研...

机构

  • 10篇厦门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杨振宇
  • 8篇覃宇冰
  • 6篇刘明学
  • 3篇何朝升
  • 3篇苏毅
  • 2篇连晃
  • 1篇纪延辉
  • 1篇孙驰
  • 1篇于增文
  • 1篇何朝生
  • 1篇李索林
  • 1篇黄文倩

传媒

  • 3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回肠Burkitt淋巴瘤并发回回结型肠套叠一例被引量:2
2016年
儿童继发性肠套叠常易被误诊,该文报道1例Burkitt淋巴瘤并发回回结型肠套叠女性患儿,其因反复腹痛1个月,伴腹胀1周入院,初诊医师考虑为胃肠炎,予相关治疗后无效。其后行腹部B超检查,提示为肠套叠,行空气灌肠治疗不成功。患儿有明确的剖腹探查指征,遂急诊行剖腹探查术,逐步复位套叠肠管,发现末端回肠肿物,术中诊断为:1回回结型肠套叠;2末端回肠肿物,行末端回肠部分切除吻合+阑尾切除术,将切除的肿物及末端回肠送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显示为Burkitt淋巴瘤。术后6 d患儿食欲佳,其后再接受化学治疗。经治疗后患儿情况稳定,脑脊液、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CT等均未见新发病灶。
何朝升杨振宇苏毅
关键词:肠套叠淋巴瘤儿童
应用Snodgrass方式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小结
目的总结Snodgrass方式即保留尿道板纵切卷管Ⅰ期尿道成形治疗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临床适应症、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4月至2010年4月应用保留尿道板纵切卷管Ⅰ期尿道成形治疗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116...
杨振宇覃宇冰刘明学阮双岁
文献传递
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新生儿膈疝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在新生儿膈疝治疗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新生儿科诊治的新生儿膈疝4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腔镜组(n=20)和开放组(n=20),腔镜组患儿应用腔镜下膈疝修补术治疗,开放组患儿应用开放性膈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腔镜组患儿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腔镜组患儿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儿术中输血率、术中使用补片率、胸腔积液率、术后24 h P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低于开放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为5.00%,略高于开放组的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膈疝修补术在新生儿膈疝治疗中疗效肯定,手术对患儿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覃宇冰杨振宇杨国柱
关键词:腔镜手术开放性手术膈疝修补术并发症复发率
小儿附睾乳头状囊腺瘤伴隐睾1例被引量:1
2011年
附睾乳头状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 of the epididy.mis)为附睾管内的良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本院于2010年10月收治幼儿附睾乳头状囊腺瘤伴右侧隐睾1例,现结合文献及其临床与病理特点报告如下:
何朝升覃宇冰杨振宇
关键词:附睾乳头状囊腺瘤右侧隐睾小儿病理特点附睾管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2022年
目的对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reteropelvic junction,UPJ)狭窄患儿狭窄段输尿管组织与邻近正常输尿管组织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探索先天性UPJ狭窄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0例先天性UPJ狭窄并在本院行Anderson-Hynes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标本离体后立即取狭窄段输尿管组织(A组,n=30)及与狭窄段远端邻近的正常输尿管组织(B组,n=30)。采用基于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TMT)标记的高通量蛋白质组相对定量方法对两组中的差异蛋白进行高通量筛选,随后对筛选出的差异蛋白进行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的靶向蛋白质组学定量验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注释的富集分析,并对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标本共鉴定出蛋白质6093种,包含差异蛋白160种,其中表达上调的65种,表达下调的95种。进行PRM相对定量分析的9种目标蛋白中,碳酸酐酶1等7种蛋白质在A组与B组的蛋白含量比值,在PRM和TMT的定量结果中均小于1;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6和具有多重剪接的RNA结合蛋白在A组与B组的蛋白含量比值,在PRM和TMT的定量结果中均大于1。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两组中差异表达蛋白质在体液免疫反应、抗微生物体液反应、对真菌的反应、对真菌的防御反应和对细菌的防御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的GO功能富集度具有高的显著性水平(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氮代谢、PPAR信号通路等20条信号通路富集度具有高的显著性水平(P<0.05)。在PPI网络中,连接度最高的蛋白质是: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连接度为9)和组织蛋白酶抑制素抗菌肽(连接度为8)。结论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提示,先天
刘靖刘明学杨振宇苏毅纪延辉覃宇冰黄文倩何朝升黄桂珍杨国柱胡增隆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计算生物学
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及同类性疾病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及同类性疾病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对31例先天性巨结肠症及同类性疾病的患儿实施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手术,作者改进这种技术,在经脐或经肛门腹腔镜监视下联合直肠肌鞘人路游离左半结肠或全部结肠,然后拖出体外完成直肠乙状结肠或次全结肠切除术。结果本组3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16例行直肠乙状结肠切除,15例次全结肠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17±13)min,切除肠段35—80cm,术中估计出血5~20ml,1例因小肠梗阻开腹探查。随访无吻合口狭窄和便秘复发,仅1例出现小肠结肠炎。结论经脐或经肛门腹腔镜辅助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及同类性疾病安全、有效,手术创伤更小。
苏毅李索林孙驰杨振宇于增文何朝生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腹腔镜结肠切除术
改良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易复性斜疝的临床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精索定位下改良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易复性斜疝的技术特点、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1 24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临床治愈。术后阴囊血肿3例,无并发症发生,无复发。结论:经精索定位外环口,微小切口可顺利完成疝囊高位结扎。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及术后美观等优点。
覃宇冰杨振宇刘明学连晃
关键词:微创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疗效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D)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取70例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治疗方案分别选择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与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术(观察组)。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此外,分别对患儿进行术后1个月、2个月、6个月排便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2个月,观察组排便功能评定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治疗HD的疗效优异,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较快恢复患儿排便功能。
覃宇冰杨振宇连晃刘明学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疗效
经肛门一期先天性巨结肠治疗并发症防治
目的 回顾性调查分析经肛门一期先天性巨结肠治疗并发症,对其近、中、远期并发症总结、分析,探讨防治方法.方法 统计随访2001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经肛门一期先天性巨结肠126 例,男性97 例,女性29 例;...
杨振宇覃宇冰刘明学
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肠重复畸形经肛切除1例被引量:1
2011年
肠重复畸形(Duplication of the Intestine)是指附着于消化道系膜侧具有与消化道相同特性的球形或管形空腔肿物,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直肠重复畸形(Rectal Duplieation)更为罕见。作者近期收治1例,并成功经肛门手术切除。
覃宇冰刘明学杨振宇
关键词:直肠重复畸形乙状结肠先天性畸形手术切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