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东
-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被引量:10
- 2016年
- DNA提取方法采用先钢珠机械破坏细菌细胞壁,再添加丙酮、蛋白酶K溶解去除杂质,大大提高了食源性致病菌基因组DNA的得率和纯度。继而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egc基因、沙门氏菌NA(not availabale)基因、志贺氏菌ipaH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样品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试验设计的引物对3种细菌具有很强特异性,除目标细菌外,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3种对照菌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检测灵敏度分别达到10^(-6)、10^(-6)、10^(-7) ng/μL。
- 霍胜楠孟静杨振东郑世超张然
-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基因组DNA提取实时荧光定量PCR
- 玉米赤霉烯酮人工抗原的合成以及抗体的制备被引量:4
- 2011年
- 制备了玉米赤霉烯酮人工抗原,并且制备抗血清,为进一步建立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奠定基础。应用活泼酯法和混合酸酐法分别合成人工免疫原和人工检测原,进行动物免疫获得抗血清。结果表明,经紫外吸收、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酶联免疫方法验证人工抗原合成成功,玉米赤霉烯酮-牛血清白蛋白、玉米赤霉烯酮-卵清蛋白偶联比分别为12:1和8:1,抗血清效价可达到102 400。合成的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原具有良好免疫活性,检测原具有灵敏的检测性,为进一步建立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学分析方法提供依据。
- 杨振东宁炜徐丹孙秀兰张银志朱瑜
-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人工抗原免疫抗体
- 黑曲霉对黄曲霉生长、产毒及黄曲霉毒素B_1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1年
- 目的研究黑曲霉对黄曲霉生长、产毒的抑制作用及对AFB1的降解作用。方法将黑曲霉分别与黄曲霉、AFB1共同培养,定期测定培养液pH、菌丝体干重、黄曲霉孢子数、AFB1含量。结果黑曲霉与黄曲霉混合培养时,黄曲霉孢子数、AFB1含量均比单独培养的低,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率达到68.06%-91.52%;加入黑曲霉后,AFB1含量降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解率为46.19%。结论黑曲霉既能抑制黄曲霉生长、产毒,又能降解AFB1。
- 徐丹孙秀兰李永仙杨振东王洪新
- 关键词:黑曲霉黄曲霉黄曲霉毒素B1降解
- 玉米赤霉烯酮暴露对秀丽线虫生殖系统的损伤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环境雌激素玉米赤霉烯酮(ZEN)的生态安全性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es elegans)为模式生物研究ZEN对线虫的生殖损伤作用。在DIC显微镜下观察,48 h暴露后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线虫性腺臂明显萎缩,卵母细胞数目和大小均受到显著影响(P<0.01),并且可见部分暴露组线虫产卵器严重畸形。这均表明ZEN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可产生损害作用。
- 杨振东王加生唐莉莉孙秀兰Kathy S.Xue
-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秀丽隐杆线虫生殖损伤
-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花生过敏原的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本文利用自己研制的花生过敏原免疫新西兰大耳兔,获得效价为200 000的抗花生过敏原特异性抗体,建立了花生过敏原蛋白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花生抗原在0.01~100 ng/m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竞争标准曲线为y=-0.1212x+0.9285(r=0.9819),Ic50为34.28 ng/mL,检出限为0.1 ng/mL。
- 邵景东孙秀兰张银志王毅谦宁炜杨振东周伟杰
- 关键词:花生酶联免疫
- 共培养体系下米曲霉与产毒黄曲霉的相互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研究了在共培养体系中,产毒黄曲霉对米曲霉产蛋白酶、淀粉酶的影响及米曲霉对黄曲霉产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影响,还分析了米曲霉降解AFB_1的能力。结果发现黄曲霉对米曲霉产蛋白酶和α-淀粉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β-淀粉酶的分泌无影响,培养10 d后,酸性蛋白酶活性、中性蛋白酶活性、碱性蛋白酶活性和α-淀粉酶活性分别降低了3.1、3.2、4.1和6.9倍;同时发现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米曲霉能有效抑制黄曲霉合成AFB_1的能力,抑制率达75~90.91%,而对AFB_1无降解作用。
- 徐丹王洪新张银志杨振东孙秀兰
- 关键词:米曲霉黄曲霉淀粉酶
- 玉米赤霉烯酮暴露导致的秀丽隐杆线虫生殖及发育毒性的世代间比较被引量:3
- 2016年
- 利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legans)对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暴露导致的生殖、发育缺陷在世代间的可传递性进行了研究。对亲代染毒,后代断毒恢复,实验结果显示,ZEN暴露导致的体长发育缺陷可在线虫后代中得到恢复,而生殖毒性可产生严重缺陷,且这种缺陷在后代中没有明显的恢复。通过多代持续染毒实验,发现ZEN对亲代P0、子一代F1和子二代F2线虫产生的生殖和发育毒性存在差异,其毒性作用强度为P0>F2>F1。线虫世代之间的发育缺陷和生殖缺陷表现出逐代修复的规律,但修复程度不同,推测与线虫自身修复的复杂应激活动有关。
- 杨振东王加生唐莉莉孙秀兰Kathy S.Xue
-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秀丽隐杆线虫生殖发育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