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振

作品数:22 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会议论文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8篇雨林
  • 17篇热带季节雨林
  • 17篇季节雨林
  • 5篇年变化
  • 4篇碳通量
  • 4篇年变化特征
  • 4篇大气稳定度
  • 4篇稳定度
  • 3篇地温
  • 3篇生态系统
  • 3篇光合作用
  • 2篇树冠
  • 2篇热带山地
  • 2篇冠层
  • 2篇
  • 1篇地温特征
  • 1篇优势树种
  • 1篇语言
  • 1篇知识传播
  • 1篇植物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北...
  • 1篇云南西双版纳

作者

  • 22篇杨振
  • 18篇张一平
  • 17篇宋清海
  • 15篇于贵瑞
  • 9篇孙晓敏
  • 9篇高举明
  • 7篇赵双菊
  • 5篇沙丽清
  • 5篇谭正洪
  • 4篇唐建维
  • 4篇杨效东
  • 4篇郑征
  • 3篇王跃思
  • 2篇张明达
  • 1篇张雷明
  • 1篇胡建湘
  • 1篇姚玉刚
  • 1篇李志恒
  • 1篇窦军霞
  • 1篇梁乃申

传媒

  • 4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2007年中...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中国生态学会...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新华文摘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2015年中...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带季节雨林碳通量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初探
<正>为深入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碳通量年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种因子的关系,通过西双版纳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热带季节雨林)2003~2005年林冠~大气间和近地层的碳通量以及不同覆盖状况下的地表碳通量(土壤呼吸)的长期观测,...
张一平沙丽清于贵瑞宋清海唐建维杨效东王跃思郑征赵双菊杨振孙晓敏
关键词:碳通量年变化热带季节雨林
文献传递
热带季节雨林优势树种叶片和冠层尺度二氧化碳交换特征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叶室法和涡度相关法分析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优势树种绒毛番龙眼和大叶白颜树冠层及其叶片在不同季节的CO2交换量,并拟合得到主要特征值.结果表明:以叶室法测得的两树种冠层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 A)为雨季〉雨季末〉雾凉季〉干热季,叶片暗呼吸速率(Rd)为雨季〉雨季末〉干热季〉雾凉季;以涡度相关法得到的两树种冠层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 B)为雨季〉雨季末〉雾凉季〉干热季,而冠层呼吸速率(Re)则是雨季〉干热季〉雾凉季〉雨季末.两种方法得到的不同季节植物冠层最大净光合速率相差0.9~2.0μmol·m^-2·s^-1.
宋清海张一平于贵瑞杨振赵双菊高举明孙晓敏
关键词:CO2交换冠层光合作用呼吸速率热带季节雨林
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和林内近地层CO2浓度的时空动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为探讨西双版纳独特地方气候背景下,热带季节雨林CO2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和不同时间尺度上环境因素对森林CO2浓度时间分布的作用,以及为研究热带季节雨林的碳通量、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等提供支持,我们利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和林内近地层CO2浓度连续监测资料,结合同步气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植被生理活动、土壤呼吸以及林内湍流的共同作用下,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CO2浓度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林冠上下差异。在日尺度上,林冠上方的CO2浓度时间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林内近地层CO2浓度时间变化曲线为"双峰型",造成林内近地层傍晚第二个峰值的主要因子是地形因子作用下形成的局地环流。在季节尺度上,林冠上方CO2浓度主要受林冠代谢作用的影响,呈现雨季低、干季高的特点,而林内近地层的CO2浓度则主要受地表呼吸过程所控制,季节变化趋势与林冠上方相反。林冠上方CO2浓度低于林内近地层CO2浓度,且差异较大;在日尺度上,各月(除12月外)CO2浓度的最大差值皆大于80mg·m-3,且出现在傍晚;在季节尺度上,最大值为-62.9mg·m-3,出现在10月,最小值为-8.4mg·m-3,出现在12月。
谭正洪张一平于贵瑞宋清海高举明杨振孙晓敏赵双菊
关键词:热带季节雨林CO2浓度
热带季节雨林碳通量年变化特征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研究
为了深入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碳通量年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种因子的关系,本文利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观测样地林冠上方和近地层的碳通量2003~2004年整年观测资料;林冠主要树种冠层和林内低矮植物的光合作用日变化观测资料、...
张一平沙丽清于贵瑞宋清海唐建维杨效东王跃思郑征赵双菊杨振
关键词:碳通量年变化热带季节雨林
文献传递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树冠上生态边界层大气稳定度时间变化特征初探
为探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大气稳定状态,为通量计算提供依据,本文利用2003-2004两年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涡度相关法观测资料,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树冠上生态边界层内大气的稳定度分布频率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了稳定度...
杨振张一平于贵瑞赵双菊宋清海
关键词:大气稳定度热带季节雨林
文献传递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大气稳定度特征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2003—2005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常规观测资料和涡度相关观测资料,对树冠边界层的大气稳定度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了近地层尺度参数和理查逊数,并根据结果对大气稳定度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大气稳定状态的时间变化,对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不同方法计算的稳定度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不同状态出现频次有所不同;相对于近地层尺度参数法,理查逊数法计算的大气稳定度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明显,而近地层尺度参数法则未表现出明显波动。
杨振张一平于贵瑞宋清海高举明孙晓敏窦军霞赵双菊谭正洪
关键词:大气稳定度热带季节雨林
西双版纳热带山地的碳湖特征及其效应
目标:利用不同高度的CO2浓度廓线整年连续观测资料,验证西双版纳热带山地区域,处于山谷中的热带季节雨林是否会出现碳湖现象?所形成的碳湖具有什么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其碳湖效应如何?对热带森林生态系统NEE的计算有没有影响?...
张一平梁乃申姚玉刚谭正洪沙丽清高举明宋清海张明达李志恒杨振
关键词:山地热带
文献传递
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净光合作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7
2010年
以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定量分析了2003—2006年该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特征及其环境控制因子.结果表明:2003—2006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净光合作用年际变化较小,其最大光合速率(Peco,opt)、昼间呼吸速率(Reco,d)和表观量子效率(α)平均值分别为-0.813mg·m-2·s-1、0.238mg·m-2·s-1和-0.0023mg·μmol-1.受气温(Ta)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等环境因子的交互影响,不同季节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特征有所差异.雨季的降水量大、气温较高,生态系统的光合能力最强;雾凉季的浓雾为植物提供了部分水分,其光合水平仍较高;干热季气温较高、降水少,Ta和VPD升高,Peco,opt和α下降.净生态系统CO2交换主要受>20℃的Ta和>1kPaVPD的影响.
宋清海张一平谭正洪张雷明杨振赵双菊孙晓敏
关键词: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热带季节雨林
蜜蜂的“舞蹈语言”如何习得
2023年
蜜蜂是重要的授粉昆虫,人们知道,它用“空中舞蹈”传递信息——蜜蜂摇摆舞的持续时间、角度、摇摆次数分别编码食物的距离方向和质量等信息,巢内蜜蜂通过接收摇摆舞编码的信息并最终找到食物位置。那么,蜜蜂这种“舞蹈语言”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还是后天习得?
杨振
关键词:授粉昆虫蜜蜂后天习得舞蹈语言传递信息
西双版纳热带山地的碳湖特征及其效应
目标:利用不同高度的CO2浓度廓线整年连续观测资料,验证西双版纳热带山地区域,处于山谷中的热带季节雨林是否会出现碳湖现象?所形成的碳湖具有什么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其碳湖效应如何?对热带森林生态系统NEE的计算有没有影响?...
张一平杨振梁乃申姚玉刚谭正洪沙丽清高举明宋清海张明达李志恒
关键词: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