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慧

作品数:9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番茄
  • 5篇温室
  • 4篇温室番茄
  • 3篇水氮耦合
  • 2篇日光温室
  • 2篇水氮供应
  • 2篇光合特性
  • 2篇光合作用
  • 2篇光温
  • 1篇氮利用
  • 1篇氮利用效率
  • 1篇氮素
  • 1篇氮素营养
  • 1篇氮素营养诊断
  • 1篇氮营养
  • 1篇滴灌
  • 1篇滴灌系统
  • 1篇盐分
  • 1篇盐分累积
  • 1篇营养生长

机构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9篇杨慧
  • 7篇曹红霞
  • 5篇刘世和
  • 5篇柳美玉
  • 2篇杜太生
  • 1篇刘世全
  • 1篇谷丰

传媒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水氮耦合条件下番茄临界氮浓度模型的建立及氮素营养诊断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临界氮浓度是指在一定的生长时期内获得最大生物量时的最小氮浓度值,具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探究不同水氮供应对番茄地上部生物量、氮素累积的影响,构建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并基于氮素吸收和氮营养指数模型进行番茄氮素营养诊断,可为番茄水肥一体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于2013年在日光温室内进行了盆栽试验,供试番茄品种为金鹏M6088。设置3个灌水量为低水W1(60%70%θf)、中水W2(70%80%θf)和高水W3(80%90%θf),θf为田间持水率;施氮量设置3个水平为低氮N1(N 0.24 g/kg土)、中氮N2(N 0.36 g/kg土)和高氮N3(N 0.48 g/kg土),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15次,研究了不同水氮条件下番茄的地上部生物量、氮素累积及氮浓度的动态变化,构建了番茄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结果】番茄地上部生物量、氮累积量随移栽时间的动态变化符合Logistic模型,不同水氮供应对番茄地上部生物量理论最大值的影响不同,中水和高水条件下,番茄地上部生物量理论最大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在低水条件下呈递增趋势,说明适量增施氮肥可以减轻干旱对干物质量累积的抑制;番茄地上部生物量快速累积起始日较氮快速累积起始日晚8 17 d,且不同水氮处理番茄地上部生物量最大生长速率、氮累积量最大累积速率均出现在中水中氮(W2N2)处理;在相同的水分条件下,番茄地上部生物量氮浓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生育进程的推移呈下降趋势;氮浓度与地上部生物量之间符合幂指数关系,适当增大灌水量可以提高植株对氮的容纳能力,并且可以缓解氮浓度随植株生物增长量下降,使植株稳步有序地生长;不同的水氮供应对番茄产量影响显著,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产量显著提高,但当灌水量和施氮量达�
杨慧曹红霞柳美玉刘世和
关键词:番茄水氮耦合干物质累积
水氮耦合对温室番茄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基于温室番茄桶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对番茄结果期叶片光合指标、生物量分配、单株产量、单果质量及果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水条件下,番茄比叶面积、叶质量比、根质量比、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显著降低,但适量增施氮肥能减缓干旱对光合作用的抑制。灌水和施氯对番茄光合指标的作用均表现为:水氮交互作用〉水分作用〉氯素作用。番茄单株产量与单果质量和果数均显著线性正相关,且与光合速率呈二次曲线关系。灌水水平为田间持水率的70%-80%、施氮量为0.36g/kg时,光舍速率较高,且单株产量最高(1586.97g),产量构成因素较好,是较为合理的水氮组合。
杨慧曹红霞刘世和柳美玉
关键词:水肥耦合日光温室番茄光合作用
基于热红外成像的温室番茄植株水分评估方法被引量:1
2022年
为在诸多热红外指标中筛选出可靠的作物水分评估指标并探明其最优获取方法与最佳监测时段,该研究以西北旱区主要经济作物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灌水量水平(充分灌溉和1/2亏缺灌溉),通过对比三种干湿参考平面的选取方法(干湿红织物、干湿绿织物、人工喷涂介质),量化了包括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rop Water Stress Index,CWSI)、相对气孔导度指数IG、叶片温度T_(leaf)、叶气温差ΔT_(leaf-air)在内的4个常用热红外指标与植株生理指标(气孔导度g_(s)、光合速率A_(n)、叶水势φ_(leaf))间的响应关系,并明确了利用热红外成像技术进行番茄植株水分评估的最佳测定时段。结果表明,以干湿红织物作为参考平面测得的CWSI与g_(s)、A_(n)、φ_(leaf)间决定系数R^(2)分别达0.687、0.698、0.669,IG与g_(s)、A_(n)、φ_(leaf)间决定系数R2分别达0.707、0.661、0.663,在三种方法中均最为显著。在12:00—14:00时段热红外指标CWSI与植株生理指标g_(s)、A_(n)、φ_(leaf)相关性和IG与植株生理指标g_(s)、A_(n)、φ_(leaf)相关性均为最高,是利用热红外成像技术进行番茄植株水分监测的最佳时段,根据获得的相关函数可实时预测叶片缺水指标,依此判定植株水分状况并作为制定灌溉制度的依据。
张舜凯杨慧杜太生
关键词:作物水分胁迫指数番茄
水氮耦合对温室番茄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基于温室番茄桶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对番茄结果期叶片光舍指标、生物量分配、单株产量、单果质量及果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水条件下,番茄比叶面积、叶质量比、根质量比、光舍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显著降低,但适量增施氮肥能...
杨慧曹红霞刘世和柳美玉
关键词:温室番茄水氮耦合光合作用
文献传递
灌水量和滴灌系统运行方式对番茄根系分布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通过日光温室内的田间试验,探讨了膜下滴灌灌水施肥过程中不同灌水量和运行方式对番茄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施氮处理(S1)的整根根长大于先灌水处理(S2),而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和根干质量都小于先灌水处理,且S1运行方式导致根长增加主要是由于增加了直径小于1mm根系的长度,S2运行方式导致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增加主要体现在直径大于1mm的根系上;番茄约95%以上根系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根系密度呈指数变化下降。S2运行方式优于S1运行方式,灌水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先灌水后施肥时,总灌水量为1 600m3/km2是最佳的水氮管理模式。
刘世和曹红霞杨慧柳美玉
关键词:膜下滴灌灌水量运行方式番茄根系
营养液浓度对番茄营养生长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以珍珠岩栽培番茄为试验材料,分别浇施1/3、2/3、1、4/3倍标准浓度的营养液,结合常规测定方法,分析营养液浓度对番茄生长指标、干物质累积和根系特征参数的影响,为基质栽培中养分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升高,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均呈抛物线增长趋势,1倍营养液浓度处理株高最高,4/3倍浓度处理茎粗和叶面积最大;番茄植株的干物质量随营养液浓度提高而增大,根冠比随营养液浓度的提高而减小,且二者均与营养液浓度有很好的二次曲线关系,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根系特征参数均随营养液浓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拟合关系较好,其中以1/3倍浓度处理最小,其它处理间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试验表明,1倍和4/3倍营养液浓度处理番茄植株的生长状况相比其它2个低浓度处理更好,更有利于番茄植株营养生长期的生长发育。
柳美玉曹红霞杜贞其杨慧杜娅丹
关键词:珍珠岩番茄营养液浓度营养生长期
不同年限日光温室土壤硝态氮和盐分累积特性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土壤养分与盐分累积是设施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了探明日光温室生产对土壤养分与盐分累积的影响,以甘肃石羊河流域不同种植年限的日光温室及其附近露地粮田为研究对象,应用野外调查与取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日光温室土壤硝态氮和电导率(EC)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土壤表层有硝态氮累积和盐分积聚现象;在同一耕作层剖面上,日光温室内各土层平均土壤硝态氮含量和EC值分别为露地粮田的1.2~3.3倍和0.7~3.2倍;耕层以下土壤硝态氮含量和EC值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增加,其峰值及其所在深度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增大。日光温室传统的大水大肥种植习惯是造成温室土壤养分和盐分累积的主要原因,应适当调整温室生产中的灌水施肥水平,采取节水节肥的高效灌溉施肥制度。
杨慧谷丰杜太生
关键词:日光温室土壤硝态氮EC值
水氮供应与番茄产量和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优化温室栽培水肥管理模式,协调作物生长与产量之间的均衡发展,对于高效节水和作物优质高产种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灌水施氮试验处理,探讨西北日光温室膜下滴灌番茄水氮供应对产量的影响,揭示影响番茄产量的生长群组指标,并获得较优的灌水施氮模式。方法本试验研究膜下滴灌不同水氮供应对温室番茄产量的影响,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番茄产量和生长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以温室田间试验为基础,设置3个施氮量水平:高氮(N3,常规施氮,350 kg·hm-2)、中氮(N2,常规施氮减28.5%,250kg·hm-2)、低氮(N1,常规施氮减57%,150 kg·hm-2);灌水量设置3个水平:高水(I3,充分灌水,1.0Ep)、中水(I2,轻度亏水,0.75Ep)、低水(I1,重度亏水,0.5Ep),其中,Ep为Ф20 cm标准蒸发皿累积蒸发量,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9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于温室内进行膜下滴灌,灌水周期设为7-10 d,各处理灌水量通过水表控制;供试磷肥和钾肥各处理用量相同,定植前将全部腐熟有机肥、磷肥80%、钾肥50%与部分各氮肥处理(50、150、250 kg·hm-2)作为基肥施入耕作层,其余磷、钾肥和剩余氮肥(100 kg·hm-2)在番茄第一穗果实膨大期、第三穗果实膨大期2次等量均匀随灌溉水追施。结果灌水量相同时,番茄产量均随施氮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施氮量相同时,中水和高水处理番茄产量要显著高于低水处理,而两者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作物产量随施氮量和灌水量的增加呈二次抛物线变化趋势;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可知,株高和叶面积的增加可能引起单果重的增加和产量的降低,而根长和干物质的升高可能引起产量的提高和单果重的降低;由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一步可得,生长性状对产量的关联程度大小表现为:根长>干物质>株高>叶面积>茎粗。结论中水中氮处理(灌水量为222.8 mm,施氮量为250 kg·hm-2)是
刘世全曹红霞杨慧刘世和
关键词:水氮供应生长性状
基于空间分析法研究温室番茄优质高产的水氮模式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本文通过设置不同灌水施氮水平处理,研究温室盆栽条件下,不同水氮供应组合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分别提出单一指标最大和兼顾产量品质最优时的灌水施氮组合。【方法】试验于2013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灌溉试验站日光温室内进行,供试番茄品种为金鹏M6088,在盆栽条件下设置3个灌水上限:低水W1(70%θf)、中水W2(80%θf)和高水W3(90%θf),θf为田间持水率;3个施氮量:低氮N1(N 0.24 g·kg^(-1)土)、中氮N2(N 0.36 g·kg^(-1)土)和高氮N3(N 0.48 g·kg^(-1)土),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15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寻求单一指标最大时的灌水施氮组合,以及综合评价产量品质的水肥调控效应,提出兼顾产量品质最优时的灌水施氮范围。【结果】番茄产量、灌溉水生产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品质受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影响显著。番茄单株产量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低氮和低水除外),低氮下增加灌水量可弥补缺氮造成的减产,低水下增施氮肥可缓解干旱对产量的抑制作用。产量与水氮供应量之间呈较好的二元二次关系,当灌水量和施氮量分别为62.3 L/株和0.3864 g·kg^(-1)土时,番茄单株产量有最大值(1 599.4 g/株),但灌水量和施氮量超过其峰值时,产量反而会减少。减小灌水量和增大施氮量时,灌溉水生产率增加;增大灌水量和降低施氮量时,氮肥偏生产力增加。番茄各品质指标受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影响极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和有机酸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维生素C、番茄红素、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则先增大后降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中氮除外)呈降低趋势,番茄红素、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低氮除外)。采用熵权法计�
杨慧曹红霞李红峥郭莉杰杜娅丹
关键词:番茄水氮供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