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彬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膀胱
  • 6篇膀胱癌
  • 5篇移植瘤
  • 5篇小鼠
  • 5篇小鼠膀胱癌
  • 4篇荧光
  • 4篇影像
  • 3篇影像分析
  • 3篇肿瘤
  • 3篇膀胱肿瘤
  • 3篇成像
  • 2篇蛋白
  • 2篇疫苗
  • 2篇荧光蛋白
  • 2篇术后
  • 2篇肿瘤标记
  • 2篇肿瘤标记物
  • 2篇红色荧光蛋白
  • 2篇贝隆
  • 2篇AG85A

机构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4篇杨彬
  • 7篇杨晓峰
  • 4篇张雁钢
  • 3篇付奎
  • 3篇汪海龙
  • 3篇王晔
  • 3篇王炜
  • 2篇王晋垚
  • 2篇王靖宇
  • 1篇马丁
  • 1篇郭强
  • 1篇张海涛

传媒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2010’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7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学科模式下早期乳腺癌治疗变异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迅速增加,特别是在城市地区。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模式是发达国家乳腺癌的标准管理模式,但在我国仍处于早期实践阶段。本研究分析多学科模式下早期乳腺癌治...
杨彬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
文献传递
小鼠膀胱癌红色荧光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荧光影像分析
<正>研究背景:分子影像学是利用体外成像检测器在细胞和分子层次上对活体动物、模型系统和人体的生物学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学科。近几年分子成像技术发展很快,使得对小动物肿瘤模型实时非侵入在体成像已成为可能。其中活体体内光...
杨晓峰杨彬
文献传递
小鼠膀胱癌红色荧光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荧光影像分析
杨晓峰杨彬
米拉贝隆与索利那新治疗双J管置入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米拉贝隆与索利那新治疗双J管置入术后膀胱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实验设计,筛选出90例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行双J管置入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等分为3组。索利那新组术后当日开始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5 mg、1次/d,米拉贝隆组术后当日开始口服米拉贝隆50 mg、1次/d,对照组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疼痛发作时予以吲哚美辛栓直肠栓剂25 mg对症治疗。在术后3 d、4周、8周时随访。结果共获得83例患者的可靠随访数据,与对照组相比,索利那新、米拉贝隆2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平均每次排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生活质量评分(QoL)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30例患者(36.1%)出现≥1级的不良事件。结论米拉贝隆与索利那新用于治疗双J管置入术后膀胱痉挛症状都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二者临床疗效相近。
冯安昊杨彬王晋垚张乐乐孙世伟岳鹏牛向南张雁钢
关键词:内引流Β3受体激动剂下尿路症状膀胱痉挛
小鼠膀胱癌红色荧光移植瘤模型建立及荧光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研究红色荧光蛋白(DsRed)标记小鼠膀胱癌生长转移的分子荧光影像学特征.方法 采用脂质体2000介导基因转染法将chickenβ-actin-DsRed-Neo载体转染到小鼠膀胱癌BTT739细胞株;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DsRed的单克隆细胞(BTT739-DsRed);615小鼠24只随机分3组,后肢皮下注射细胞悬液,第1、2组注射BTT739-DsRed细胞,第3组注射BTT739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MAESTRO活体成像仪设定激发光波长560~580 nm,发射光波长590~610 nm,曝光时间5000 ms,连续观察4周,第2组每周处死小鼠并剖开成像,记录肿瘤生长转移的荧光影像,测定肿瘤大小及荧光信号值.统计分析肿瘤大小与荧光信号值,全身成像与剖开成像之间的关系.结果 第1周观测到发红色荧光的肿瘤,第2周观测到肿瘤中央局部荧光缺失,病理证实为肿瘤坏死组织及少量结缔组织,第4周观测到局部淋巴结转移,未见远处转移.第1组连续4周肿瘤荧光信号值依次为(89±18)、(122±55)、(133±69)、(715±343)counts;肿瘤大小依次为(13±4)、(45±22)、(83±29)、(253±67)mm2;第2组全身成像4周肿瘤大小依次为(12±3)、(50±23)、(90±29)、(290±74)mm2,剖开成像依次为(12±5)、(72±30)、(141±43)、(524±237)mm2;肿瘤大小与荧光信号强度呈线性正相关(r=0.74,t=3.97,P〈0.05),全身成像与剖开成像肿瘤大小呈线性正相关(r=0.97,t=10.00,P〈0.05),全身成像测得的肿瘤大小为剖开后成像的(70.85±17.13)%. 结论小鼠膀胱癌红色荧光移植瘤模型可以直观、连续、敏感地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随着肿瘤增大,荧光范围也增大,肿瘤发生坏死后荧光消失,肿瘤发生转移后红色荧光表达亦随之转移.
杨彬杨晓峰付奎汪海龙王炜王晔
关键词:红色荧光蛋白膀胱肿瘤全身成像
米拉贝隆治疗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米拉贝隆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1月接受TURP患者90例,随机分为米拉贝隆组(米拉贝隆50 mg, qd)、索利那新组(索利那新5 mg, qd)和对照组(安慰剂治疗),每组30例。记录各组TURP术后前3 d膀胱痉挛次数、痉挛持续时间,尿管拔除后1 d尿频、尿急、夜尿次数,术前及术后1个月最大尿流率(Q_(max))、残余尿(PVR)、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米拉贝隆组和索利那新组术后前3 d膀胱痉挛次数、痉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米拉贝隆组术后前3 d膀胱痉挛次数分别为(0.63±0.32)次、(1.67±0.42)次、(1.53±0.43)次,与索利那新组(0.67±0.28)次、(1.73±0.38)次、(1.47±0.45)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拉贝隆组术后前3 d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分别为(0.82±0.54) h、(1.04±0.43) h、(0.78±0.37) h,与索利那新组(0.78±0.48) h、(1.11±0.31) h、(0.81±0.29)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拉贝隆组和索利那新组尿管拔除后1 d尿频、尿急、夜尿的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米拉贝隆组尿频、尿急、夜尿次数分别为(9.33±2.97)次、(5.87±2.62)次、(1.27±0.29)次,与索利那新组(9.60±3.12)次、(6.17±2.98)次、(1.23±0.32)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术前Q_(max)和PV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拉贝隆组术后1个月Q_(max)和PVR分别为(21.18±6.18) mL/s、(37.38±16.78) mL,与对照组(20.41±6.47) mL/s、(34.32±17.18) 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索利那新组术后1个月Q_(max)和PVR分别为(10.83±6.98) mL/s、(59.76±16.14) mL,与米拉贝隆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术前OABSS和QO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拉贝隆组术后1个月OABSS及QOL评分分别为(5.34±1.72)分、(2.32±1.17)分,与索利那新组(5.28±2.14)分、(2.29±1
张乐乐杨彬王晋垚牛向南冯安昊孙世伟岳鹏张雁钢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过度活动症
口腔念珠菌定植的PsV患者中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
目的:  1.初步了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口腔念珠菌定植的状况;2.探讨Th17/Treg细胞、IL-17、IL-23在寻常型银屑病及其念珠菌定植中的作用;3.初步了解寻常型银屑病与口腔念珠菌定植之间的关系。  方法:  临...
杨彬
关键词:念珠菌属白细胞介素-17
多中心膀胱肿瘤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研究策略分析
杨晓峰杨彬
多中心膀胱肿瘤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研究策略分析
<正>目的:明确现阶段多种膀胱肿瘤标记物检测,在诊断和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探讨研究膀胱肿瘤特异性靶向小分子多肽的研究策略。方法:结合自身的研究工作,综合分析国内外多个研究中心使用多种膀胱肿瘤标记物,检测尿液进行膀胱肿瘤
杨晓峰杨彬
文献传递
活体红色荧光成像评估Ag85A/B DNA疫苗联合抑瘤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可视、直观评估Ag85A/B DNA疫苗联合抑瘤效应的科学方法。方法:采用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Express标记小鼠膀胱癌细胞BTT739,经G418抗性筛选获得稳定表达RFP的细胞克隆BTT739-RFP,将BTT739-RFP细胞接种到615小鼠皮下,建立可视化膀胱癌移植瘤模型。将建模成功的32只小鼠随机分为pVAX1-Ag85A/B联合组:BCG组;空白质粒(pVAX1);生理盐水(NS)。建模后第7、14、21天注射相应的药物。分别于给药前即第7和第28天进行活体荧光成像,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于第28天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和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构建了稳定表达RFP的BTT739细胞;成功建立可视化膀胱癌模型,成瘤率100%;经治疗后,pVAX1-Ag85A/B组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pVAX1组和NS组,与BCG组无统计学差异。pVAX1-Ag85A/B组的抗体滴度为1:1 000,BCG免疫组的抗体滴度为1:800。pVAX1-Ag85A/B组和BCG组均可提高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Ag85A/B DNA疫苗可提高膀胱癌小鼠的免疫功能,其效果与B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体红色荧光体外成像的评估体系与细胞水平的分析一致。
汪海龙杨晓峰付奎杨彬王炜王晔
关键词:膀胱癌DNA疫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