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孟禹

作品数:21 被引量:33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城乡
  • 4篇实证
  • 4篇财政
  • 3篇社会保障
  • 3篇实证研究
  • 3篇收入差距
  • 3篇面板模型
  • 3篇经济增长
  • 3篇空间面板
  • 3篇城市
  • 3篇城乡收入
  • 3篇城乡收入差距
  • 3篇城镇化
  • 2篇政府
  • 2篇政府行为
  • 2篇土地财政
  • 2篇农村
  • 2篇农村居民
  • 2篇农村居民消费
  • 2篇农村居民消费...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大学
  • 11篇西南大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湖南工学院

作者

  • 20篇杨孟禹
  • 9篇张可云
  • 5篇杨刚
  • 4篇魏勇
  • 2篇杨芳
  • 1篇杨庆媛
  • 1篇蔡之兵
  • 1篇张引
  • 1篇李闯
  • 1篇李循

传媒

  • 2篇经济地理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软科学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财经论丛
  • 1篇财贸经济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中国物价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国际商务(对...
  • 1篇现代财经(天...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产经评论

年份

  • 4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地财政促进城镇化发展了吗?
2016年
通过联立方程刻画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发展间的内生关系,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财政加快了城镇化速度,但不能改善城镇化质量;同时城镇化速度对土地财政规模的扩大有正效应;城镇化速度和土地财政间存在正的相互影响;另外,东部地区土地财政和城镇化间存在显著的正强化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杨孟禹杨芳
关键词:土地财政联立方程城乡一体化
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演变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本文主要研究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演变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基本框架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理论逻辑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传动机制,随后对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的演变特征进行...
杨孟禹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状态空间模型
文献传递
服务业集聚、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中国省际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经验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服务业集聚及其空间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发现多样化服务业集聚对本省份和邻近省份的经济增长质量作用为正,服务业内竞争对本省份的经济增长质量影响不显著,但对邻近省份具有负作用,专业化集聚对本省份和邻近省份的影响均不显著;稳健性分析表明以上结论稳健且东部地区在服务业集聚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方面具有区位优势。针对可能存在的空间分割,以各省会为圆心、每20km或10km进行累加形成距离带并对空间溢出进行估算,表明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溢出存在空间边界。
杨孟禹张可云
关键词:服务业集聚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发展的空间梯度与梯度转移粘性--基于重庆市区域数据的考察
空间上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区域发展客观存在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梯度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实践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具有粘性。本文以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重庆为例,在分析了199...
杨孟禹杨刚
关键词: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粘性
财政金融政策对农民增收的空间效应及其分解:以滇西贫困地区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既有文献在农村扶贫研究中空间效应产生机理解释与效应分解的缺憾,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首先分析空间溢出作用下的财政金融政策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理,并从理论上揭示了农民收入空间相关产生的原因,最后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将财政金融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并以滇西贫困地区为例,基于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对其进行估计。研究表明:滇西贫困地区县域农民收入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财政支出对本县农民增收的效应为正,且对邻近县也有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对本县和邻近县农民增收抑制作用明显;结论对治理滇西地区的贫困问题有一定指导意义。
张可云杨孟禹
关键词:金融发展空间面板模型SDM
城乡收入差距、要素流动与经济增长再研究——以重庆为例被引量:8
2015年
从经济主体行为出发,讨论了城乡收入差距与要素流动的内在关系,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分析范式,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以重庆为例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和STR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口城镇化存在倒"U"关系,要素流动和政府参与度对缩小差距存在时滞性和时变性,城乡差距正向影响经济增长,但作用逐步放缓,且具有非线性转换特征。基于此,应加强区域化分工,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继续深化户籍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整财政支出和农地流转政策,激活农村要素市场,保障农村经济长效增长。
杨孟禹杨芳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新经济地理学状态空间模型
城市空间错配问题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空间错配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出现的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工集聚、职住分离、房地产市场歧视等城市空间问题愈发凸显,空间错配理论为政府应对这些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文章从空间错配理论的发展历程、空间错配的产生机制、空间错配的经验分析和治理空间错配的政策措施四个方面对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代表学者的观点,以厘清空间错配问题的研究脉络和最新动态。文章最后指出了空间错配理论对中国大城市问题治理的启发意义。
张可云杨孟禹
关键词:城市问题
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的关系研究--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与协整分析的估计
本文选择具有变参数特征的状态空间模型,结合重庆现实背景,以问题为导向,动态测度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及财政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分析认为,重庆在处理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积极推动深化...
杨孟禹杨刚
关键词:城乡差距城镇化进程户籍制度土地管理财政支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外部效应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扩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包括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及外部效应的面板计量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采用中国2003-2012年281个地级及以上的城市数据,基于GMM方法与拟极大似然法,测算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的本地效应与空间效应。结果显示:从城市内部看,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为正,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为负;从空间上看,基础设施建设的直接效应为正,空间溢出却为负,具有虹吸特征;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均为负,水波效应明显;从区际看,三大城市群连绵带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的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都存在差异,其中长江流域城市群基础建设的要素虹吸效应最明显,产业结构升级负效应较小,新常态下可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杨孟禹张可云
关键词:基础设施产业结构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与比较分析被引量:112
2015年
基于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的理解,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包括城镇化发展水平和效率两个子系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重庆市1996—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通过计算机拟合计算并根据结果对重庆市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测评,将重庆市与其他中心城市的城镇化发展质量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应综合考察人口、土地、产业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贡献率、发展要素产出率、社会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等城镇化效率及其区域协同程度;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虽然在快速提高,但仍远落后于东部中心城市;重庆市的人口、土地、产业发展要素与资源利用方式、生态环境之间匹配度相对较好,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应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要素配置和城镇体系格局,推进城乡统筹进程,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张引杨庆媛李闯杨孟禹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