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卯生

作品数:154 被引量:559H指数:14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6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7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冶金工程
  • 10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4篇轴承钢
  • 25篇半固态
  • 21篇化物
  • 20篇渗碳
  • 20篇轴承
  • 19篇碳化物
  • 18篇合金
  • 13篇金属
  • 12篇电磁搅拌
  • 12篇真空
  • 12篇不锈
  • 11篇渗碳轴承钢
  • 10篇冶炼
  • 10篇CR
  • 9篇力学性能
  • 9篇马氏体
  • 9篇磨损
  • 9篇夹杂
  • 9篇不锈轴承钢
  • 9篇力学性

机构

  • 102篇钢铁研究总院
  • 46篇昆明理工大学
  • 44篇北京科技大学
  • 22篇内蒙古工业大...
  • 11篇河北科技大学
  • 7篇钢股份有限公...
  • 5篇中国航发哈尔...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济南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南昌航空工业...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邢台职业技术...
  • 1篇华北工学院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4篇杨卯生
  • 23篇毛卫民
  • 22篇钟雪友
  • 16篇赵昆渝
  • 15篇罗志强
  • 13篇赵爱民
  • 12篇李士琦
  • 12篇李建新
  • 11篇俞峰
  • 11篇宝音
  • 8篇高军芳
  • 8篇郑善举
  • 7篇李京社
  • 7篇孙世清
  • 6篇曹建春
  • 6篇郭军
  • 6篇徐宏
  • 6篇周晓龙
  • 6篇李绍宏
  • 5篇赵开礼

传媒

  • 2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3篇钢铁
  • 1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0篇金属热处理
  • 8篇铸造设备研究
  • 5篇铸造技术
  • 4篇真空科学与技...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包头钢铁学院...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冶金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摩擦学学报
  • 2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汽车工艺与材...
  • 1篇金属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8篇2019
  • 12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17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属喷射成形原理及其应用被引量:40
2000年
结合快速凝固成形技术 ,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理论成果与实际应用的基础之上 ,对金属喷射沉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以及雾化与沉积的传热特征、致密化工艺的特点以及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认为 ,金属喷射沉积是一种极富有发展前景的近终形快速凝固技术 ,随着其关键技术的解决 ,这项技术的应用会更加广泛与深入 ,与先进的合金熔炼技术和致密化工艺结合 ,未来将成为高性能材料的重要生产方式 通过雾化和沉积过程的传热理论分析 ,认为 ,具有一定沉积速率的细小过冷熔滴 ,在冷却介质的作用下 。
杨卯生钟雪友
关键词:传热显微结构快速凝固
一种高速铁路用渗碳轴承钢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速铁路用渗碳轴承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铁路用钢技术领域。轴承钢化学元素的重量百分配比为:C:0.18%~0.24%,Si≤0.10%,Mn≤0.10%,P≤0.01%,S≤0.005%,Cr:0.5%~2.0%,Ni...
杨卯生张斌周清跃俞峰刘丰收李建新吉传波赵国防
高温轴承钢中析出相的表征
2017年
高温轴承钢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中各种相的数量、组成和大小,轴承钢经过等温热处理,通常会形成碳化物相、金属间相等析出相。为了研究不同热处理条件下高温轴承钢中析出相的析出行为,实验选择了合适的电解条件,利用电解萃取方法将析出相从基体中分离。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提取后析出相的结构及形貌,用化学湿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对析出相的分离与定量成分检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解萃取温度对χ相萃取量影响明显,χ相在含氧化剂的弱酸中不溶,在50%(V/V)H_2SO_4中溶解。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M_6C相明显增加,χ相减少。M_6C相呈颗粒状,粒径细小,χ相呈块状,颗粒粗大。
李玲霞曾雨吟李南杨卯生
关键词:时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
镍铬轴承合金固溶时效态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被引量:1
2020年
研究了00Cr40Ni55Al3Ti轴承合金固溶态和时效态的组织特征及硬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α-Cr相析出数量呈下降趋势,在1 200℃时α-Cr相尺寸最小,面积分数仅为8.45%;高于1 200℃时,α-Cr相尺寸逐渐增大,数量减少。固溶处理后冷却速度越快,α-Cr相析出数量越少,硬度降低;固溶温度在1 190~1 210℃之间以138℃/s进行冷却,经600℃×6 h时效处理后,硬度超过59.7HRC,合金微观组织主要由球状α-Cr相和均匀片层组织及弥散分布其中的纳米级γ′相组成,硬度较为均匀。1 200℃固溶处理以138℃/s进行冷却,经550℃保温6 h后,00Cr40Ni55Al3Ti合金显微组织为球状α-Cr相、片层组织和非片层组织,非片层组织面积分数约为32.21%,片层组织硬度达703HV,非片层组织硬度为249HV;当时效温度为600和650℃时,时效时间在5~7 h范围内,显微组织为均匀分布的片层组织和球状α-Cr相,硬度为676HV^712HV。00Cr40Ni55Al3Ti轴承合金在1 190~1 210℃之间进行固溶处理后快速冷却(冷却速度大于138℃/s),经600℃时效处理6 h后,洛氏硬度可达到60HRC以上。
杨晨星吴志伟杨卯生赵昆渝
关键词:固溶处理时效处理
60Si2Mn半固态压缩变形组织演变被引量:7
2000年
利用Gleeble 1 50 0材料热模拟机 ,研究了电磁搅拌的半固态 60Si2Mn在不同的变形量、变形温度以及变形速率下触变成形时的组织演变规律和成形机理 ,并与变形前的微观组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半固态条件下随变形量增加或变形温度降低变形区晶粒减小 ,变形速率的影响不明显 ,存在有使晶粒变形的临界变形量与均匀变形的最佳变形温度。
杨雄飞康永林宋仁伯毛卫民杨卯生
关键词:半固态晶粒尺寸偏析
0.30C-Cr-W渗氮轴承钢的热变形特性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探究0.30C-Cr-W渗氮轴承钢的最佳动态再结晶条件和热变形机理,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试验钢进行了等温热压缩模拟试验,试验变形温度为750~1050℃,应变速率0.01~10 s-1,变形量60%。结果表明,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在应变速率为0.01~0.1 s-1,变形温度为950~1050℃时,发生明显动态再结晶;具有双曲正弦函数型的本构方程能较好地描述0.30C-Cr-W渗氮轴承钢的流变行为;0.30C-Cr-W渗氮轴承钢的形变激活能为442.022 kJ/mol。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和流变应力数据建立了热加工图。通过热加工图及微观组织的观察确定了变形温度950~1050℃,应变速率0.01~0.15 s-1为最佳热变形条件;变形温度750~950℃,应变速率1.2~10 s-1为流变失稳区。
许川杨卯生马爱琼
关键词:热加工图
温度对高钴钼不锈轴承钢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提高宇航轴承的寿命和可靠性,研究了轴承用高钴钼不锈轴承钢在不同温度下的高周旋转弯曲疲劳性能和失效形式。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疲劳极限强度逐渐下降,利用升降法测得25、300、500℃条件下疲劳极限强度分别为927、840、667MPa,与25℃相比,300、500℃条件下疲劳极限强度分别降低了9.4%、28.0%。25℃时裂纹萌生是由表面沟壑导致的应力集中引起的,当温度上升至300℃时,疲劳试样基体硬度下降,在长时间交变应力作用下出现驻留滑移带,并且由于碳化物析出和长大,加速了表面沟壑萌生裂纹的形成。500℃时基体硬度继续下降,使驻留滑移带更容易产生。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疲劳试样边缘析出碳化物,在长时间热作用下碳化物长大,驻留滑移带内碳化物与位错交互作用,在碳化物边缘上萌生微小裂纹。碳化物的析出和长大加速了疲劳裂纹的扩展。
耿思远杨卯生赵昆渝
关键词:不锈轴承钢温度碳化物
Cr4Mo4V轴承钢滚动接触疲劳和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通过球棒滚动接触疲劳(RCF)试验机,研究了Cr4Mo4V轴承钢在4050润滑油润滑和0.18滑滚比条件下的滚动接触疲劳和磨损性能.结果表明:Cr4Mo4V钢的应力-寿命(S-N)曲线数据分散性较大,疲劳寿命随着应力增加呈下降趋势.Cr4Mo4V钢滚动接触磨损主要为磨料磨损,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随着应力和时间增加磨损体积增加,滚道凹槽深度达到17μm.通过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试样棒剖面与滚道交界处疲劳裂纹,发现疲劳破坏类型主要有两种:起源于表面的剥落(SOF)和起源于白蚀区的剥落(WSF).通过滚道径向切割抛光酸蚀显示Cr4Mo4V钢滚动接触疲劳影响区,随着应力和循环接触次数的增加,在次表层依次发现黑蚀区(DER)、白蚀区(WEA)和蝴蝶组织(BW).表面碳化物的剥落坑,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的凹坑导致了表面起裂、白蚀区和蝴蝶组织中的碳化物和夹杂导致微裂纹的产生,链状碳化物使裂纹往深处扩展.
郭军杨卯生卢德宏李新宇
关键词:轴承钢滚动接触疲劳磨损
新型高温渗碳不锈航空齿轮钢齿轮的弯曲疲劳失效机理被引量:3
2022年
以新型高温渗碳不锈航空齿轮钢圆柱齿轮为研究对象,采用国标GB/T 14230⁃1993规定的“B试验法”开展了齿轮弯曲疲劳试验,并对轮齿的断裂的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存在三种造成轮齿断裂失效的诱因:表面碳化物、表面缺陷和内部碳化物。其中,表面碳化物对轮齿弯曲疲劳寿命的影响比内部碳化物和表面加工缺陷都要严重。当齿面没有碳化物和加工缺陷时,在长时间循环应力作用下会产生内部碳化物,进而造成裂纹萌生和扩展,较小尺寸碳化物会形成粗糙的“鱼眼”区形貌。采用航空新型高温渗碳不锈航空齿轮钢的齿轮要得到较高的寿命,应当在加工过程中控制轮齿表面及近表面碳化物尺寸、数量及形状系数和表面加工缺陷,以避免在轮齿表面形成裂纹源。
唐鑫朱如鹏朱如鹏杨卯生李发家李发家
消失模铸造干砂紧实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在自制的剪应力测试仪器上 ,对消失模铸造干砂紧实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着重研究了振幅、频率、振动时间、砂箱大小、形状以及干砂粒形和粒度等 7个因素对干砂紧实特性的影响 ,并运用正交设计 ,找到诸因素对紧实特性影响作用大小顺序。
杨卯生宝音刘宏志
关键词:消失模铸造影响因素干砂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