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克敏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主题

  • 4篇民国
  • 3篇外国文学
  • 3篇外国文学研究
  • 3篇文学研究
  • 3篇民国时期
  • 2篇话语变迁
  • 1篇症候
  • 1篇症候式阅读
  • 1篇莎士比亚
  • 1篇莎士比亚研究
  • 1篇史料
  • 1篇史料价值
  • 1篇孙毓修
  • 1篇他杀
  • 1篇图景
  • 1篇欧美文学
  • 1篇自杀
  • 1篇文学
  • 1篇误读
  • 1篇梅光迪

机构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北方民族大学

作者

  • 6篇杨克敏

传媒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四川戏剧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一门学科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其学术史的追溯。相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界对自身学术史的梳理工作明显是缓慢而滞后的。从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外国文学学术史论著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并没...
杨克敏
关键词:民国时期话语变迁外国文学研究
文献传递
自杀抑或他杀——论爱玛·包法利的死亡
2014年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法国当代著名学者朗西埃在《为什么一定要杀掉爱玛·包法利》中对其进行了症候式阅读。该文指出,由于爱玛对民主犯罪、对文学犯罪以及她的歇斯底里症而被他杀。由此,朗西埃的解读视角为我们重新认识爱玛死亡打开了新思路。
杨克敏
关键词:福楼拜症候式阅读
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为切入点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一门学科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其学术史的追溯。相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界对自身学术史的梳理工作明显是缓慢而滞后的。从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外国文学学术史论著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并没...
杨克敏
关键词:民国时期话语变迁外国文学研究
图景·误读·范式——从孙毓修的《欧美小说丛谈》谈起
2014年
《欧美小说丛谈》于1913-1914年在《小说月报》连载,它为我们展示了民国初年,中国学人对世界文学图景的初步构建。《丛谈》既是一部初具比较文学性质的研究专著,又是一部能够引发我们思考的具有范式意义的文本,它为我们反思民国时期乃至建国后的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了历史的参考与借鉴。
杨克敏
关键词:孙毓修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
论梅光迪《近世欧美文学趋势》的研究特色与史料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民国时期以梅光迪为代表的"学衡派"知识分子群体,往往因为他们的"文化保守主义"主张而被斥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逆流",受到学界的冷落。近年来,随着一些重要史料的相继发现,人们对"学衡派"的固有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对其研究也逐渐升温。从外国文学学科发展的角度看,梅光迪的《近世欧美文学趋势》是继周作人《欧洲文学史》后又一论述西方文学发展的力作。该作以鲜明的新人文主义理论视角展示了梅光迪对于外来文学资源的感知与想象。时隔90余年始被发现,其对于外国文学学科发展史研究、外国文学学术史梳理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杨克敏
关键词:梅光迪史料价值
民国文学期刊中的莎士比亚研究述评
2015年
本文拟以文学期刊为切入点,在研读期刊史料的基础上,从研究阶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方面梳理和探讨民国莎士比亚研究的整体概貌。站在中国莎学研究史的角度看,民国莎士比亚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显露的问题,不但为建国后的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现今的莎士比亚研究提供了历史的启示与借鉴。
杨克敏
关键词:民国莎士比亚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