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伟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离散度(QT d)的影响。方法6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ACE 1/AR b、利尿剂、地戈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 d及QT cd,同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QT d、QT cd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QT d、QT cd有显著缩小(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LVEF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使CHF患者QT离散度缩小,可能是卡维地洛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原因之一。
- 杨东伟李纲韩学华李玉东
- 关键词:卡维地洛充血性心力衰竭QT离散度
- P波离散度与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关系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Pd)对中年冠心痛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预测价值。方法 观察42例(年龄在45~65岁)冠心病并发PAf患者的Pd,最大P波值(Pmax)、左房内径(LAD),并与无PAf的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的Pd、Pmax、LAD比较。结果PAl组Pmax、Pd增高,LAD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d≥40ms预测PAf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5.7%,阳性预测率为87.8%,阴性预测率为83.7%;Pmax≥110ms预测PAf的敏感性83.3%,特异性为83.9%.阳性预测率为81.4%。阴性预测率83.7%。LAD在PAf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是预测中年冠心病患者并发PAl的一个可靠指标。
- 杨东伟魏经汉
- 关键词:P波离散度冠心病并发症阵发性房颤
- 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的临床预测价值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对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冠心病(CHD)组83人,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3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30例。对照组60例,C-RP含量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AMI组、UA组、SA组C-RP显著高于对照组;AMI组、UA组显著高于SA组。结论C-RP是预测冠心病的一个敏感指标,同时对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杨东伟李纲韩学华李玉东
- 关键词:C-反应蛋白冠心病
- 犬右房最早激动点处心外膜双极电图特征研究
- 2005年
- 阐明犬右房心外膜双极电图特征,以助于局灶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时消融靶点的确定。采用自制9极梳状电极在犬右房界嵴中部三尖瓣环侧处起搏并同步记录双极心外膜电图。首先沿界嵴纵轴向上腔静脉方向放置梳状电极,记录心外膜双极电图,旋转梳状电极每隔30度记录心外膜双极电图,依次记录心外膜双极电图直到起始位置。结果:以起搏电极为圆心在4mm(M=4mm)范围内双极电图初始向量向下,呈“Q”型或“Qr”型。在距起搏电极10mm(M=10mm)处发生极性转化,呈“RS”型或“Rs”型。结论:双极电图特征可能有助于快速、精确确定局灶性心动过速的消融靶点。
- 杨东伟董建增魏经汉马长生杨守忠李玉东
- 关键词:电生理学心外膜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5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54例对照组在术前24h,术后6、24h和1周分别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d及QTcd。结果治疗组支架置入术后QTd、QTcd早期(6h)即有明显改善,对照组冠造前后QTd、QTcd无显著改善。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可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的QT离散度。
- 杨东伟李纲韩学华李玉东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QT离散度心电图
- P波离散度与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关系
- 2006年
-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预测原发性高血压(EH)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价值。方法42例EH伴阵发性Af者(Af组),40例EH无Af者(对照组)。通过体表12导联心电图测定P波最大持续时间(Pmax)与最小持续时间(Pmin),计算Pd(Pd=Pmax-Pmin)。比较Af组与对照组的Pd与Pmax,同时用心脏超声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f组Pd为49.54ms±12.7ms,Pmax为125.84±14.8ms,与对照组Pd为33.6±10.5ms,Pmax为111.4±12.4ms相比较显著延长(P<0.01)。Af组LAD为40.5±5.5mm,LVEF为0.36±0.12;对照组为LAD39.4±6.2mm,LVEF为0.42±0.10;两组相比LAD无显著差异(P>0.01),LVEF差异有明显性(P<0.05)。取Pmax≥120ms,Pd≥40ms以及两者相结合,预测PAF其敏感性分87%、91%、75%,特异性分别为82%、84%、9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88%、89%。结论Pd、Pmax可作为预测EH并发阵发性Af的可靠指标,LVEF可作为一个参考指标。
- 杨东伟李纲韩学华李玉东
- 关键词:P波离散度原发性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
- 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 2006年
-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快速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24例AMI快速房颤患者,先给静脉推注负荷量胺碘酮150 mg,继之持续静脉泵入,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情况、血压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24例患者用药后30 min6、h、24 h心室率分别为(120±12)次/min(、85±9)次/min(、75±10)次/min,较用药前(130±13)次/min显著降低。血压无明显变化。其中18例患者在24 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75%。1例出现窦缓,1例出现窦性停搏。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并发快速房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措施。
- 杨东伟李玉东李纲韩学华王伟民杨清泉
- 关键词: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心房纤颤
- P波离散度预测扩张型心肌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价值
- 2007年
-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预测扩张型心肌病(DCM)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价值。方法44例DCM伴阵发性Af者(Af组),44例DCM无Af者(对照组)。通过体表12导联心电图测定P波最大持续时间(Pmax)与最小持续时间(Pmin),计算Pd(Pd=Pmax-Pmin)。比较Af组与对照组的Pd与Pmax。同时测量左房内径(LAD)。结果Af组Pd为49.54ms±12.7ms,Pmax为125.84±14.8ms,与对照组Pd为33.6±10.5ms,Pmax为111.4±12.4ms相比有较显著延长(P<0.01)。Af组LAD40.5±5.5mm,对照组LAD39.4±6.2mm,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1)。取Pmax≥120ms,Pd≥40ms以及两者相结合,预测PAF其敏感性分别为87%﹑91%﹑75%,特异性分别为82%﹑84%﹑9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88%﹑89%。结论Pd﹑Pmax可作为预测DCM并发阵发性Af的可靠指标。
- 杨东伟李纲韩学华李玉东
- 关键词:P波离散度扩张型心肌病阵发性心房颤动
- 美托洛尔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ACEI/ARb、利尿剂、地戈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15周。治疗前后检查超声心动图,并行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治疗组显示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5),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1)。结论美托洛尔在常规治疗CHF的基础上,对CHF患者安全有效,可作为CHF的常规治疗。
- 杨东伟李纲李玉东韩学华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美托洛尔
- P波离散度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价值
- 2006年
-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颤动(Af)的临床价值。方法24例AMI伴阵发性Af者(Af组),23例AMI无Af者(对照组)。通过体表12导联心电图测定P波最大持续时间(Pmax)与最小持续时间(Pmin),计算Pd(Pmax-Pmin)。比较Af组与对照组的Pd与Pmax。同时测量左房内径(L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f组Pd为(48·6±12·7)ms,Pmax为(124·9±15·8)ms,对照组Pd为(32·6±11·5)ms,Pmax为(110·4±13·4)ms,两者比较呈显著差异(P<0·01)。Af组LA(40·9±6·0)mm,对照组为(39·6±6·3)mm,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Af组LVEF(54·8±6·8),对照组LVEF(61·2±6·2),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取Pmax≥120ms,Pd≥40ms以及两者相结合,预测(PAf)其敏感性分别为87%、91%、75%,特异性分别为82%、84%、91%,阳性预测分别为86%、88%、89%。结论Pd、Pmax可作为预测AMI并发PAf的可靠指标。
- 杨东伟魏经汉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