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洪义
-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早期公私观念的尚公取向及其社会价值
- 2012年
- 公私观念源于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各种公私观念的核心是为了解决公与私利益之间的矛盾。中国早期公私观念中推崇"大公无私",贬斥"以私害公"是一个基本取向,并由此衍生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公私观念模式的基础就是实现和完善"公",以公为中心,以公为主体。尚公意识被后人不断地优化,成为人们的政治信念、道德理念和价值目标。公与私在现实中往往处于矛盾的状态中,公私合一、公私兼顾是难以实现的,公与私始终处于背反的境地。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利益的冲突上,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准则是以"公"为先,只有一切为了公利,维护公利,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最终使得"天下为公"成为社会行为的根本准则,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道德行为规范,对稳定社会秩序有着积极的作用。
- 杜洪义
- 关键词:公私观念天下为公
- 荀悦的人性学说与治国理论被引量:4
- 2002年
- 荀悦从“性情相应”的人性论出发 ,强调“法教”对人性的改造作用 ;在国家政治结构关系中 ,主张君臣民三位一体 ;在治国方略上 ,把道视为总纲 ;在治民方面主张“德刑并举”。他的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魏晋政治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杜洪义
- 关键词:荀悦人性学说治国理论性情德刑人性论
- 《太平经》“种民”解被引量:1
- 2006年
- 杜洪义
- 关键词:《太平经》道教经典社会身份人生境界统治者阶层
- 崔寔政治思想述论被引量:7
- 2001年
- 崔从君臣关系入手 ,提出崇尚明君贤臣的君臣观 ;在用人问题上要辨贤重禄 ,以防贪污腐败 ;政治统治政策要因时而变 ,富于改革精神 ;治国方面则应以严刑峻法为主 ,以“闭民欲” ,绝“三患”。他的政治思想体现了务实精神 。
- 杜洪义
- 关键词:政治思想君臣观法治观务实精神用人观
- 秦始皇政治心态的嬗变被引量:3
- 2007年
- 秦始皇的政治心态经历了忍耐、宽容和专横的嬗变过程,不同时期的政治心态支配了他的政治行为,对秦朝兴衰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促使这种变化的动因是其强烈的权力欲和征服欲。
- 杜洪义
- 关键词:秦始皇政治心态权力
- 高校史学理论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被引量:2
- 2007年
- 史学理论是历史学的灵魂,是历史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在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开设史学理论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拓宽历史认识视野.提高理论素养。因此,史学理论课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核心来进行,要改变以往教学中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局面.
- 杜洪义
-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历史学专业理论课史学理论历史问题
- 《太平经》道论解析被引量:4
- 2007年
- 《太平经》继承了道家关于“道”的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宗教化改造,形成了神秘的思想体系。《太平经》的“道”是一个多元化结构,由“自然之道”、“阴阳之道”、“神明之道”、“养性之道”和“治国之道”等因素构成,融哲学、伦理、宗教和政治思想为一体。这种充满矛盾的多元结构,体现了其道论正处在道家向道教的过渡阶段,是道家思想向道教理论转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 杜洪义
- 关键词:《太平经》元气天道神道
- 论《太平经》的太平理想
- 2014年
- 太平观念出现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东汉,并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社会理想。《太平经》的根本宗旨是实现太平的理想社会,它将太平理想理论化、道教化;太平观念与气化学说相结合,构成了自然性和神秘性融为一体的太平气理论,成为实现太平理想的理论基础;太平理想的核心是强调和谐,君、臣、民三者要并力同心,和衷共济;社会和谐是太平盛世的主要标志,实现太平理想的重要途径是德治;财富共享、人人劳动、相爱互助和免除刑罚是太平理想国的主要特征。太平理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愿望,但缺乏现实基础和实现的可能性,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
- 杜洪义
- 关键词:《太平经》
- 《太平经》“周穷救急”的社会救济思想被引量:4
- 2008年
- 东汉后期的道教经典《太平经》从民本思想出发,批判了社会上贫富不均、以强凌弱、以智诈愚等现象,怀着对民众的关爱和对弱者的同情,提出了“周穷救急”的社会救济思想,要求社会上层的统治者和富人们慈善布施,广散余财,以保障社会下层的贫民百姓能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过上安稳的生活,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 杜洪义
- 关键词:社会救济《太平经》道教经典东汉后期贫富不均
- 论左雄的用人思想被引量:1
- 2015年
- 左雄对当时腐朽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提出了以任贤用能为核心的政治改革主张。他把着眼点放在选才用人上,反对"私人以官",主张"用贤"和"知人";注重人才选任,主张"限年试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和选任机制,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建议任用"儒生清白",提高官吏的文化和道德素养,改善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通过提高官吏待遇等措施来稳定官僚队伍。他的批判精神和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 杜洪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