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怀明

作品数:46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化学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磷铵
  • 4篇尾气
  • 3篇湿法磷酸
  • 3篇数值模拟
  • 3篇聚磷酸
  • 3篇聚磷酸铵
  • 3篇合金
  • 3篇值模拟
  • 2篇镀镍
  • 2篇熊果酸
  • 2篇烟熏
  • 2篇烟熏液
  • 2篇液面
  • 2篇油樟
  • 2篇蒸发工段
  • 2篇正压
  • 2篇枝叶
  • 2篇致癌
  • 2篇致癌物
  • 2篇致癌物质

机构

  • 34篇四川理工学院
  • 16篇四川大学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新余钢铁集团...
  • 2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瓮福(集团)...
  • 1篇中车唐山机车...
  • 1篇中车戚墅堰机...

作者

  • 44篇杜怀明
  • 20篇罗容珍
  • 13篇朱家骅
  • 7篇黄斌
  • 7篇夏素兰
  • 6篇余林春
  • 6篇周刚
  • 4篇张鲲
  • 4篇余徽
  • 4篇张峰榛
  • 4篇张利
  • 4篇马空军
  • 3篇王洪
  • 3篇赵和明
  • 2篇陈瑜
  • 2篇李冬怀
  • 2篇刘兴勇
  • 2篇叶宇玲
  • 2篇李再新
  • 2篇杨虎

传媒

  • 9篇四川理工学院...
  • 4篇材料保护
  • 3篇现代化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塑料工业
  • 1篇数理统计与管...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盐业与化工
  • 1篇第五届四川省...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铵料浆反应-浓缩蒸发器布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铵料浆反应-浓缩蒸发器布置方法,磷铵料浆反应-浓缩蒸发器按磷铵料浆的处理工艺流程反应闪蒸、一效蒸发、二效蒸发依次设置,其中处于负压操作的二效蒸发器(R2)内的液面液位高于处于正压操作的反应闪蒸器(R1)...
朱家骅陈瑜杜怀明夏素兰
文献传递
利用聚磷酸制备低水溶性APP及产品性能表征被引量:1
2013年
以聚磷酸为初始反应原料,尿素为氨化缩合剂,经预聚合和高温熟化两个阶段反应制备聚磷酸铵。实验对制备工艺过程进行了分析,对产品进行红外(FTIR)和XRD定性检测,研究了产品的微观形貌、水溶性、pH值等参数,确定反应所合成的聚磷酸铵水溶性在0.6 g/100mLH2O以下,氨氮含量和磷含量分别为14.10%和70.02%(均为质量分数)。
余林春黄斌杜怀明叶宇玲周刚
关键词:聚磷酸铵聚磷酸
萝卜硫素制备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萝卜硫素(1-异硫氰酸-4-甲磺酰基丁烷)是十字花科植物中发现的一种活性最强的抗癌成分。本文对萝卜硫素的制备方法和分析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萝卜硫素制备及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为萝卜硫素的制备、检测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借鉴。
罗容珍杜怀明张利易学文罗小林
一种低浓度含氟盐酸综合利用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浓度含氟盐酸综合利用的方法。该方法将低浓度含氟盐酸与白肥打浆后与氯化钙在40‑7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经固液分离得到固体氟化钙。固液分离后的液相与石灰乳在一定温度下沉淀,固液...
杜怀明罗容珍张伟黄斌颜杰邹伟
文献传递
反胶团萃取磷酸溶液中的镁被引量:21
2008年
研究了萃取剂二壬基萘磺酸(DNNSA)从磷酸介质中萃取Mg(II)的性能。考察了萃取时间、水相P2O5浓度、萃取剂浓度、初始镁离子浓度、萃取温度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萃取剂浓度为0.5mol·L-1时,混合40min后,萃取率E基本保持不变,可视为萃取过程达到平衡;该萃取过程为阳离子交换反应,磷酸浓度越高萃取越难,该法适用于低浓度磷酸的净化;萃取反应为吸热反应,计算得到了DNNSA从磷酸介质中萃取Mg(II)的过程热效应(△H1)为37.04kJ·mol-1;萃取分配比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这说明萃取的镁离子不是简单地增溶入DNNSA的反胶团,而是与反胶团发生了化学反应。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MgD2·6HD,萃取的表观平衡常数(K)为59.60。
余静刘代俊杜怀明徐程浩刘长洪刘明
关键词:反胶团磷酸
磷酸二铵工艺尾气脱湿过程的数值研究(Ⅰ)——雾状冷凝区传热传质
2005年
针对湿含量高达0.604 kg(H2O)/kg(Air)的磷酸二铵尾气脱湿过程,提出雾状与膜状冷凝并存的机制。传热传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雾状冷凝仅发生在靠近冷壁面的气膜层内,气相主体的湿份通过扩散到达气膜内而冷凝。雾状冷凝权重α=0.2时气膜层内蒸汽分子扩散时间尺度与冷凝时间尺度相当,表明湿份的扩散速率是相变脱湿的控制步骤。
杜怀明余徽马空军夏素兰朱家骅
关键词:磷酸二铵传热传质数值模拟
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提取熊果酸的工艺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从苦丁茶中提取熊果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将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与单纯的微波或超声波作用提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提取熊果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5%、固液比(M∶V,g/ml)1∶1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40 s。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3次试验的平均提取率为98.97%,高于单纯的微波法和超声波法辅助提取的提取率56.79%和14.75%。[结论]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比单纯的微波或超声波作用从苦丁茶中提取熊果酸的提取率更高。
罗容珍杜怀明张利易学文
关键词:苦丁茶熊果酸
聚磷酸铵制备过程中的预聚合反应研究
2014年
以聚磷酸为初始反应原料,尿素为氨化缩合剂,经预聚合和高温固化2个阶段反应制得聚磷酸铵。针对预聚合反应过程中体系随温度变化由液态转化为固态的复杂过程,探讨了升温速率、温度和时间与表观粘度的关系以及反应压力对预聚合过程的影响。在最佳预聚合反应条件下合成的聚磷酸铵聚合度可以达到65.36,氨氮含量和磷含量分别为14.36%和69.84%(均为质量分数)。
余林春杜怀明张峰榛黄斌罗容珍周刚
关键词:聚磷酸铵聚磷酸预聚合
湿法磷酸脱色脱氟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活性炭为脱色剂、碳酸钠为脱氟剂,对净化湿法磷酸工艺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湿法磷酸脱色脱氟同步进行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1.0%湿法磷酸用量的活性炭,并添加1.1倍理论脱氟用量的Na2CO3,在50℃下反应120 min,处理后的湿法磷酸透光率达到80%以上,脱氟率也高于70%。
周刚余林春杜怀明
关键词:湿法磷酸脱色脱氟
配位剂组合对铝合金化学镀镍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获得较优的化学镀镍双组分配合剂,采用称重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常用的乳酸、柠檬酸、丁二酸和氨基乙酸构成的双组分配位剂组合的种类和含量对化学镀镍镀速和镀层耐蚀性的影响,同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不同组合配位剂下所获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选用含有10 g/L柠檬酸和5 g/L丁二酸的双组分配位剂对应的镀液对铝合金进行化学镀镍,可获得晶粒细小、耐蚀性较好的均匀镀层。
胡琪张鲲罗爱玲骆晓伟赵和明王洪杜怀明
关键词:铝合金化学镀镍耐蚀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