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炜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云斑尖塘鳢消化酶活力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云斑尖塘鳢在正常摄食状态与饥饿的状态下胃、肠及肝胰脏组织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显示,在30℃的条件下,正常摄食组样本在酸性条件下的蛋白酶活力表现为:胃>后肠>肝胰脏>前肠,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后肠>肝胰脏>前肠及胃;饥饿组样本仅有胃表现出较高的酸性蛋白酶活性,其他器官的蛋白酶活性均很低。在正常和饥饿实验组中肝胰脏的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器官,胃肠的淀粉酶活性均较低。正常摄食组中脂肪酶活力后肠>肝胰脏;而在饥饿组中仅有肝胰脏检测到脂肪酶活性。结果表明,云斑尖塘鳢适度饥饿组较正常摄食组消化酶活性大幅降低;其高蛋白酶活力及中等脂肪酶活力与其肉食性相一致;此外云斑尖塘鳢也具备少量的淀粉消化能力。
- 欧阳冬冬佘长宁郭仁湘李鑫炜王茜骆剑
- 关键词:云斑尖塘鳢消化酶活力饥饿
- 点带石斑鱼仔稚鱼消化系统组织学及消化酶活性研究
- 点带石斑鱼是名贵的海水经济鱼类,其人工育苗难度较大,育苗成活率低。本研究围绕点带石斑鱼仔鱼、稚鱼的消化系统组织学、粘液细胞的发育规律及不同日龄个体消化酶活力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点带石斑鱼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的特点及消...
- 李鑫炜
- 关键词:点带石斑鱼仔稚鱼组织学粘液细胞消化酶
- 文献传递
- 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在试验条件下,对网箱培育鞍带石斑鱼亲鱼人工培育的方法和人工催产受精卵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比不同的生物饵料作为鞍带石斑鱼仔鱼的开口饵料的开口成功率,从而选择更合适的开口生物饵料,提高仔鱼的成活率。结果表明:在2007年7—9月,人工催产了55尾鞍带石斑鱼亲鱼,产卵11 559 g,获得的受精卵较少,仅725 g,受精率只有4.42%~8.78%,鞍带石斑鱼于3日龄开始摄食,投入原生动物的仔鱼成活率最高,投入轮虫的次之。
- 杨薇符书源郭仁湘吴小易李鑫炜陈国华
- 关键词:鞍带石斑鱼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开口饵料
- 点带石斑鱼仔稚鱼消化系统黏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被引量:8
- 2012年
- 利用组织学切片及AB-PAS组化染色技术对点带石斑鱼0~28日龄仔稚鱼消化道(口咽腔、食道、胃、肠)不同类型黏液细胞的发生与发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点带石斑鱼黏液细胞分成Ⅰ~Ⅳ共4种着色类型和囊状、梨状、杯状3种形态类型。结果表明,点带石斑鱼黏液细胞最早出现在3日龄仔鱼的口咽腔部位。12日龄之前的黏液细胞数量较少,且主要以Ⅱ型为主,形态上主要为囊状细胞。12~15日龄黏液细胞的数量出现急剧增长,其空间分布模式也随之基本形成。之后日龄的样本中,黏液细胞以Ⅲ、Ⅳ型为主,而I、Ⅱ型黏液细胞所占比例较低。口咽腔、食道的黏液细胞以囊状、梨状为主,胃、肠黏液细胞早期为囊状,随后梨状细胞逐渐增多,最终以杯状细胞为主。食道前段、肠前段的黏液细胞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此两段均为黏液细胞的主要分布场所。
- 李鑫炜骆剑李伟萍陈国华
- 关键词:点带石斑鱼仔稚鱼消化道
- 点带石斑鱼仔鱼消化系统粘液细发育和消化酶活力研究
- 利用组织学切片及AB-PAS组化染色技术对点带石斑鱼0DAH-28DAH日龄仔鱼消化道(口咽腔、食道、胃、肠)不同类型粘液细胞的发生与发育、消化酶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点带石斑鱼粘液细胞分成Ⅰ~Ⅳ共4种着色类型和囊状、梨...
- 李鑫炜骆剑李伟萍郭志强陈国华
- 关键词:粘液细胞消化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