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激性高血糖对非糖尿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SHG)与非糖尿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422例住院非糖尿病ACS患者,以入院即刻的随机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血糖正常组(A组)156例,入院血糖〈6.1 mmol/L;轻-中度SHG组(B组)137例,入院血糖6.1~10.0 mmol/L;重度SHG组(C组):血糖〉10.0 mmol/L。分析各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A、B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冠状动脉双支病变、3支病变、弥漫性病变较A组显著增多(P〈0.05)。C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心源性病死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1),B组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在非糖尿病ACS患者中SHG提示更加广泛的冠状动脉病变,是与近期预后不良相关的危险因素。
- 李莉张鸿举王相智梁毅
-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
- 中药老字号专有技术的法律特征及保护对策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尝试建立法律保护体系对中药老字号企业专有技术的有效覆盖。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和研究相关文献,在厘清中药老字号专有技术的法律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中药老字号企业专有技术保护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中药老字号专有技术保护存在以下问题:专利对老字号保护效用欠缺;技术秘密保护手段受挤压;商标保护形式未得到中药老字号的重视;行政保护作用受限。而解决中药老字号专有技术的保护问题,有必要从完善专利、技术秘密和行政保护制度和商标保护等几个维度实现。
- 姚峥嵘李莉
- 关键词:老字号中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24小时内T波倒置的临床观察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 2 4h内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溶栓后2 4h内T波倒置与否 ,将 5 6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A组 (倒置组 )和B组 (未倒置组 ) ,根据临床间接血管再通标准观察两组冠脉再通情况及临床意义。结果 :两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 72 4%和 3 3 3 % (P <0 .0 1) ;住院期间室射血分数分别为 ( 5 7 5± 11 6) %和 ( 4 6 2± 13 2 ) % (P <0 .0 1) ;住院期间冠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13 7%和 3 7 0 % (P <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 2 4h内T波倒置可作为冠脉再通的临床间接指标 ,同时提示更好的临床预后。
- 李莉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波倒置冠脉再通静脉溶栓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46例U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2组患者均常规应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首次给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300 mg口服,继之75 mg/d口服。治疗期间记录2组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含服硝酸甘油次数、12导联心电图变化及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出血)。2组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62例UA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3.8%,对照组47例UA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65.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均未见严重出血反应。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UA疗效满意,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的常规治疗效果。
- 张鸿举梁毅尚咏琦李莉刘田
-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不稳定性心绞痛
- 心率变异性对评价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与方法:本文运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存在明显植物神经调节失衡,表现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迷走神经功能受损,在一年追踪观察中发现心肌梗塞患者的时域成份及高频成份逐渐降低;结果与结论:提示植物神经调节逐渐恢复平衡,而急性期合并并发症患者,HRV普遍降低,且很难恢复。HRV作为一种反映自主神经张力变化的测量方法。
- 聂文丽李莉
-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急性心肌梗塞预后
- 血清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尿酸(U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ACS患者268例(ACS组),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成单支组、双支组和多支组(≥3支);另选同期冠脉造影阴性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UA、血浆Fib,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ACS组血清UA、血浆Fib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多支组明显高于双支组及单支组(P均<0.05),双支组与单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在控制可能影响UA、Fib水平的其他因素如性别、年龄、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后,UA、Fib与冠脉病变程度明显相关(P均<0.01)。结论 UA、Fib升高与ACS发生和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李莉张鸿举丁少娟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急性冠脉综合征尿酸纤维蛋白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24小时内T波倒置的临床观察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 2 4小时内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 5 6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A组 (倒置组 )和B组 (未倒置组 ) ,根据临床间接血管再通标准观察两组冠脉再通情况及临床意义。结果 :两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 72 .4 %和 33.3% (P <0 .0 1) ;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 (5 7.5± 11.6 ) %和 (4 6 .2± 13.2 ) % (P <0 .0 1) ;住院期间冠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13.7%和 37.0 % (P <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 2 4小时内T波倒置可作为冠脉再通的临床间接指标 ,同时提示更好的临床预后。
- 李莉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T波倒置静脉溶栓冠脉再通AMI
-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对65例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一日10mg,每晚1次,治疗6个月,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及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并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瑞舒伐他汀治疗后6个月,患者TC、TG、LDL-C、CRP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
- 李莉张鸿举丁少娟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冠心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斑块
- 延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 2004年
-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构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Q波型AMI患者45例,2~3周内行PCI治疗的21例患者为PCI组,未行PCI治疗的24例患者为非PCI组,2组患者均于发病2周(PCI治疗前)及24周(PCI治疗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PCI组24周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明显低于非PCI组(P<0.01,P<0.05,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非PCI组(P<0.01).结论延迟PCI治疗能抑制AMI患者左室重构,改善左心室功能.
- 李莉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左室重构腔内PCI左室舒张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8例U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40mg/日)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10mg/日),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4周、12周时的脂质水平变化比较,用药12周治疗组的TC、LDL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平均发作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有好转;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平均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83.1%(49/59)的患者心电图有改善,对照组66.1%(39/59)的患者心电图有改善,④服药一周后两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12例)均有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3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但均无明显升高>3倍),两组肾功能、肌酸激酶无明显变化。结论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mg/日)治疗UA,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
- 张鸿举梁毅尚咏琦李莉叶兴刘田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不稳定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