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舜华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小说
  • 6篇章回小说
  • 4篇教坊
  • 3篇复古
  • 2篇性灵
  • 2篇演义
  • 2篇士风
  • 2篇文学
  • 2篇戏剧
  • 2篇戏曲
  • 2篇明代
  • 2篇明中叶
  • 2篇南巡
  • 2篇金陵
  • 1篇代文
  • 1篇旦角
  • 1篇雅乐
  • 1篇演唱
  • 1篇演唱艺术
  • 1篇演剧

机构

  • 18篇广州大学

作者

  • 18篇李舜华
  • 1篇余伟英

传媒

  • 3篇浙江学刊
  • 2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戏曲艺术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江海学刊
  • 1篇戏剧艺术
  • 1篇学术研究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文化遗产
  • 1篇励耘学刊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6
  • 6篇2004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代戏曲文献简述被引量:3
2006年
自20世纪初以来,清代戏曲文献继宋元明之后,渐受学者关注,目前有关资料已远远超过前代。略而论之,自戏曲作品之发现与著录,至戏曲作品之搜集、整理与刊行,并戏曲史料的介绍与整理,由此三方面的文献整理,已足以勾勒出百年来清戏曲研究的轨迹。
李舜华
关键词:清代戏曲
南教坊、武宗南巡与金陵士风的渐变被引量:7
2009年
自宣德以来,士大夫便以南京为据,或整顿风纪、或作养士气;殆至成化后,朝廷礼乐渐次不修,南京遂因此成为士夫礼乐自任,或议论或躬行的渊薮,而隐然与北京相抗。同时,南京一地自古繁华,不仅是外戚、王孙、中官、勋贵,甚至武职横恣的所在,也是历年赴考士子啸聚娱乐所在,因此,议复古乐之呼声与教坊伎乐之繁盛同时并存。一直为史界议论纷纷的武宗南游,正是以这一盛况为背景,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南教坊雅乐与俗乐的交融,所谓士风之变迁,曲辞之大兴,亦正与此相应。此后,当昆曲大盛于吴中,南京士夫以及南教坊乐工却往往追尚北音(雅乐)、以得教坊正声自矜,并彼此鼓吹,而南教坊之风流也成为清初遗民最后的追想。
李舜华
“小说”与“演义”的分野——明中叶人的两种小说观
2004年
明代中叶 ,在复古与新变思潮的交汇中 ,《三国》与《水浒》实际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体类型 :“演义”与“小说” ;它们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读者群 :庶民与文人。前者强调章回小说处于边缘的辅助功能 ,即以小说为正史之补 ,传播史实并教化天下 ;后者强调章回小说处于边缘的游戏功能 ,即文人可以假小说以自娱、假娱乐以发愤。围绕着“教化说”与“娱乐说” ,明中叶人在小说的兴起、性质、意义、文体特征等各个方面 。
李舜华
关键词:小说明代中叶
从复古、性灵到会通:刘汤论乐与隆万间文学思潮的嬗变被引量:1
2022年
一般以为,刘汤论乐,一力倡复古,一独主性灵。其实不然,刘凤对北音与器数的质疑,矛头直指前七子复古(乐)思潮,其论南北异风、音声在耳(心)、取径南音,以及借径六朝、不废唐宋、文质辞意并重,都可见性灵底色;反而是汤显祖尚依违前七子议论,主张楚辞与秦音并,不妨因胡证雅,以北化南。可见,刘、汤主张并非截然对立,而都体现了当时会通风气下江南文坛的复杂变动。然而,一个志在复古乐,其实质是将吴中立场推向极致,试图以南音取代北音一统天下;另一个却始终疏离于体制之外,一任个体性命体验、各鼓其音,遂以今曲自放,二人最终在精神志趣上分道扬镳。刘汤论乐的差异,成为隆万之际文人士大夫重新体认性命之道的重要变象之一。
李舜华
关键词:复古性灵会通
关于兴起时章回小说内容与形式的批评
文学批评时形式的重视,意味着文学在批评领域的自觉;而文学的自觉,究其根本在于人的自觉。早在明代中叶,批评领域时章回小说的辨名与尊体,其意也正在发明章回形式之美,并将之归结为文人精心结撰以自我寄寓的结果.从文体解析入手,可...
李舜华
关键词:章回体师道
重析早期历史传奇中女性形象的近代内涵被引量:1
2008年
在宋元说话中,原是儿女故事与英雄传奇并重的。早期的章回小说首先突出了对历史的浓厚兴趣,这时,重建历史秩序的英雄事业成为叙述的重心,而"家庭"与"色"这一纯粹的个体欲望,便被视为英雄实现建功立业这一社会欲望的障碍,成为备受冷落又无法摆脱的情节——它实际成为一种潜在因素,而支配着历史传奇的整体结构。当小说完全摆脱了对帝王将相的描写,当英雄走向神魔化、走入家庭闺阁的市井风情时,这一潜在因素便逐渐走向了前台。从历史传奇到神魔到世情,女性形象逐渐由湮没到喧哗,但个中的否定内涵却是一脉相传的。
李舜华余伟英
关键词:女性形象
早期章回小说中的英雄史诗因素被引量:2
2004年
早期的章回小说实际糅合了历史、传奇与神魔三种因素 ,活跃于乱世传奇中的英雄大都被赋予了扰乱宇宙秩序的魔怪化特征 ,英雄史诗的因素甚至直接支配了小说的潜在结构。与宋元平话、万历后的章回小说相比 ,早期章回小说对历史 (宇宙 )秩序变迁的兴趣是最为浓厚的 ,其中的史诗结构直接隐喻了数百年来新兴市民对历史 (宇宙 )秩序、对秩序中个体存在的思考。以史诗母题的呈现与变迁为切入点 ,可以进一步理解章回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理解元明以来对个体存在的思考。
李舜华
关键词:章回小说
元明以来南戏旦色的发展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早在明人,对早期戏文的脚色设置就存在不同性质的误解;近人所据戏文资料有限,未免承明人之误。以旦色为例,“旦”其实是在南戏由科诨小戏(念作为主)向抒情大戏(歌唱为主)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定型的,并进一步分化出“贴”、“夫/老旦”、“小旦”等,其时约始于元末,迄于明嘉隆之际。这一过程与多用妓乐、南北曲的交流、婚姻爱情题材的发展及文人参与密切相关,实际上也意味着人的感情的具体内涵———也就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特性———在戏文中的发展与演变。如此,旦色的发展,实际标志了南戏的发展与文人参与下传奇的确立。
李舜华
“说铁骑儿”与兴起时的章回小说
2008年
对直接从说话脱胎而来的章回小说而言,发生在宋元以来的乱世传奇正是其展开想象最直接的现实基础。可以说,兴起时的章回小说几乎都潜隐着一个渊源于"说铁骑儿"的叙述原型,以乱世为背景,所述者都不过是英雄如何收群盗之用以有天下,而将大量散落在烟粉、灵怪、朴刀、杆棒、公案中的故事,穿插在江湖角逐、朝代兴废的历史结构中,以巨幅长篇,重新演绎了市井中人发迹变泰的欲望;换言之,这些小说将历史秩序的变迁与宇宙秩序的变迁联系起来,在富贵声色的角逐中重新书写了市民主体对自我存在的思考。章回小说的主人公不断被市民化,并热衷于以"结义"相纽结,也正在于此。
李舜华
关键词:章回小说
教坊宴乐环境影响下的明前中期演剧被引量:1
2004年
一般以为,明代前中期,尤其是自建文至正统之间,演剧处于一种沉寂状态。其实,这一沉寂不在于演剧活动本身,而在于演剧的性质。由于明初制度的谨严,当时的演剧始终局限于以教坊为中心的宴乐环境中,并与一定的宴乐仪式相辅。其中,从宫廷宴仪中发展起来的进盏制度直接影响了当时演剧的形式与内容,首先是北杂剧出现了与元代不同的新特质,并进一步影响了当时戏文的撰作与修订,最终影响了传奇的兴起。
李舜华
关键词:教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