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素梅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邯郸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主题

  • 6篇小说
  • 3篇叙事
  • 3篇铁凝小说
  • 3篇伦理
  • 2篇伦理叙事
  • 1篇读书
  • 1篇读书笔记
  • 1篇叙事伦理
  • 1篇学史
  • 1篇厌倦
  • 1篇意象
  • 1篇异化
  • 1篇欲望
  • 1篇知识分子
  • 1篇柔情
  • 1篇少年
  • 1篇少年英雄
  • 1篇沈从文小说
  • 1篇诗歌
  • 1篇诗歌意象

机构

  • 10篇邯郸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李素梅
  • 2篇朱金娥
  • 2篇马彩娥
  • 1篇郑宜兵
  • 1篇朱丽
  • 1篇李彦文
  • 1篇王勇

传媒

  • 3篇邯郸学院学报
  • 2篇电影评介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时代文学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读你千遍不厌倦──我眼中的项羽
2009年
项羽,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24岁成就霸业,31岁成就英名。他的身上,熔铸了英雄豪杰的铮铮铁骨,凝聚了热血男儿的仁爱与柔情,他历经沙场,所向披靡,他似一个文化符号,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被人们传颂着。
马彩娥李素梅
关键词:项羽少年英雄
城市化进程背景下新世纪乡土小说的主题表现形态
乡土小说是指新文学诞生以来一切描写农民、农村、农业的小说。近百年农村小说呈现出四个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文学",40年代的"赵树理方向","十七年"合作化小说,新时期农村小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创作...
李素梅
文献传递
异化与沉沦的精神悲剧——汤吉夫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汤吉夫先生的高校系列小说是他多年来文学创作的核心部分,他以悲悯的情怀关注高校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也以犀利的文笔揭示他们的本体矛盾和人格的分裂。论文侧重分析在社会转型时期,汤吉夫小说中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精神痛苦和抉择的尴尬,以及他们异化和沉沦的精神悲剧。
李素梅
关键词:知识分子异化精神悲剧
铁凝小说中人物的自我冲突浅析被引量:1
2009年
在铁凝的小说中,人物的自我冲突常常表现为社会自我和内在自我的冲突,伦理自我和欲望自我的冲突,异化自我和真实自我的冲突。铁凝通过人物自身的内在冲突,写出人性的复杂和多元,生存的困惑和焦虑,表现作者对人性的关怀和悲悯。
李素梅朱金娥
围城内的生命之痛——铁凝小说中的婚姻伦理叙事被引量:2
2009年
铁凝小说中的婚姻伦理叙事不是道德审判和道德训诫,她重在探讨婚姻内的生命感觉和生存状态,她写出了婚姻的沉重与苍白,写出了爱的荒凉和个体生命的压抑和疼痛,其目的在于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审视,对女性自身的审视,对人性的深深体察以及对人的精神和灵魂的的关爱和体贴。
李素梅李彦文
关键词:婚姻伦理叙事围城
孙犁《铁木前传》的叙事伦理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从现代叙事伦理的角度分析孙犁的《铁木前传》,这篇小说的叙事伦理存在三种形态,即时代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和传统伦理的民间叙事。作者的叙事策略、创作风格和生活经验是形成这篇小说叙事伦理形态多重性的主要原因。
李素梅朱丽
关键词:叙事伦理
雁翼诗歌中“光明”意象含义探析
2011年
雁翼诗歌中的光明意象运用较多,意象的意义也是复杂多变的,总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光明的赞颂,二是对光明的思辨和质疑。"光明"意象意义的变化,是雁翼诗歌风格和思想情感发生转变的重要标志。
李素梅朱金娥
关键词:诗歌意象黑暗
铁凝小说中的爱情伦理叙事被引量:1
2008年
铁凝早期的爱情小说基本上是一种道德人生的言说,强调爱情与道德的关联,肯定崇高的道义和责任。成熟期的铁凝在爱情叙事上突破了早期的理想和纯净,侧重写人性的复杂和两性之爱的残缺,在解构爱情神话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男性的理想道德人格的想象,这种叙事的犹疑正是铁凝"对人类生活永远的善意、爱和体贴"的叙事伦理理念的体现。
李素梅马彩娥
关键词:爱情伦理欲望
悲欢和血泪交织的现实人生——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妇人形象被引量:1
2008年
妇人形象是沈从文塑造的众多湘西女性形象系列中的一种类型,和作者塑造的湘西少女形象不同,她们代表着湘西大地上最真切的人生,作者描写了她们的生存苦难、人性扭曲和生命悲欢,体现了沈从文的悲悯情怀,也体现了沈从文小说中人性的多元和复杂。
李素梅王勇
谈读书笔记在文学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中文系文学史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回归文本,回归文本的阅读,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学生不读作品的现象,本文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出读书笔记在文学史教学中具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审美感觉和写作等多种能力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李素梅郑宜兵
关键词:读书笔记文学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