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立

作品数:33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7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11篇历史地理
  • 4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画像
  • 7篇汉画
  • 5篇神话
  • 5篇文学
  • 5篇汉画像
  • 4篇叙事
  • 4篇汉代
  • 2篇代文
  • 2篇东夷
  • 2篇东夷族
  • 2篇遗址
  • 2篇战国
  • 2篇织女
  • 2篇神话研究
  • 2篇审美
  • 2篇牛郎
  • 2篇牛郎织女
  • 2篇文化
  • 2篇乐舞百戏
  • 2篇画像石

机构

  • 23篇东北师范大学
  • 17篇深圳大学
  • 5篇吉林省教育学...

作者

  • 33篇李立
  • 5篇张玉新
  • 2篇史培争
  • 1篇陈小敏
  • 1篇李传荣

传媒

  • 4篇南都学坛(南...
  • 3篇江西社会科学
  • 3篇古籍整理研究...
  • 3篇古代文明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克山师专学报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研究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原文物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中国汉画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稷五祀与东夷农耕文化被引量:2
1996年
社稷五祀与东夷农耕文化李立详细记述“社稷五祀”的是《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吏官蔡墨的一段话:“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姓氏,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日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少氏有四叔,曰重,...
李立
关键词:东夷族河姆渡遗址五行说《洪范》
两汉时期“桑女受辱”故事文本化演变的价值与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古老的习俗风尚以某种强大的习惯力量存在于社会之上的现实,促使汉代的政治家们开始了他们"辩风正俗"的反思和构想。如果将这种"辩风正俗"的反思和构想看作一种行之有效的政制和思想道德方面的措施和行为的话,那么,汉代移风易俗的社会运动也就不可避免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为社会主体意识和主流思想服务,是汉代文学的政治使命。汉代文学为实现这种政治使命而进行的文学实践,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所关注的,是在汉代移风易俗的社会运动中,汉代文学的表现和作用。在这方面,传统"桑女受辱"故事于两汉时期的文本化演变,具有着典型价值和启示意义。
李立
关键词:社会运动汉代文学
洛阳西汉五灵博局纹铜镜铭文考释
2016年
洛阳西汉五灵博局纹铜镜铭文各句首字以"大""美""乐""好""急""□""忧""苢"领起,再接以语助词"哉"字构成句子的前半部分,最后以"也"字收尾构成句子的后半部分,形成前半句"感叹"而后半句"叙述"的构句形式,六言八句,句式齐整,结构一致,前叹后叙,叹中含问,叙中寓答,独具特色。铭文所咏"八事"或非随意而为,亦或是铭文所流行的时代和地域的人们在道德观念、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上的某种表现和反映。
李立
关键词:西汉铭文考释
汉代巾舞长袖舞向着歌舞戏发展的演变态势被引量:1
2013年
汉代巾舞、长袖舞作为舞蹈艺术的艺术表演中融入了"稽戏"、"伴唱"、"抃歌"等艺术表演形式,为原本属于"形体叙述"的巾舞、长袖舞增添了"歌诗叙述"和"角色叙事"的手段和功能。"歌诗叙述"的出现,既丰富了巾舞、长袖舞的情感表现能力,又为巾舞、长袖舞以"形体叙述"而演绎"故事情节"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得"形体叙述"的"角色化"转变成为可能。"戏楼"的"前台"和"后台"的设计,为演员在表演空间上的转化提供可能,作为"专业性"的"表演舞台"意味着舞台条件的成熟。东汉中晚期巾舞、长袖舞艺术表演形式,已经具备了向"歌舞戏"发展的必备条件,其发展演变的态势已然出现。
李立李传荣
关键词:汉画像长袖舞歌舞戏
根植于庄园经济生活土壤之中的汉代文学被引量:1
2009年
从文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上看,庄园经济生活是汉代文学赖以产生和得以发展的土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试图提出"根植于庄园经济生活土壤之中的汉代文学"这样的文学认知,并且认为:汉代文学更鲜明也更突出地表现着与庄园经济生活密切相连的特殊性,不论对汉代文学进行微观把握或宏观审视,都能够发现庄园经济生活对汉代文学的影响。以家庭(家族)作为基本经济单位的汉代庄园经济生活,形成了比它之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为复杂的社会矛盾。从汉代庄园经济生活出发而审视汉代文学,汉代文学正是汉代复杂而矛盾的社会现实的反映。汉代社会在道德传统、习俗风尚、思想信仰等方面的新与旧的碰撞与矛盾,都能够在汉代文学中找到形象而生动的文学表现。
李立
关键词:汉代文学
《张公神碑歌》考论——兼论汉代图像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张公神碑歌》在四言韵文之后再附以"歌"或"诗"以作结,是汉碑"常体"中的"变体"。其写作与"张公"墓地祠堂画像存在联系,部分章节内容是对祠堂画像相关画面的文学性描述,某些"文本形象"具有"图像艺术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其文学意义上的情境单元,能够转化为一种图像意义上的画面构成;在语言运用上注意到了表现画面构图与画面形象、画面色彩与光泽、画面动态与静态形象的特征等问题。《张公神碑歌》以骚体为主体、七言与骚体相组合的创作形式,是汉代杂言体诗歌创作体式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为我们对汉代"碑歌"与"汉代图像文学"的认识与研究提供了范例。
李立
从“懿筐”到“桑笼”:汉人审美情趣的变化与求新被引量:1
2007年
汉人对桑女采桑活动的描绘,在诗歌和绘画的层面上已经呈现出一种超越于一般生活的唯美意义的艺术追求与艺术创作。“桑笼”虽小,但其小巧而精美的造型与刻画,从一个侧面表现和反映了两汉时期独特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的生成,显示出汉人在继承前代审美传统基础上的变化与求新。其生活基础是汉代家族生活和庄园经济,而其艺术基础,则是与之相适应的汉代“庄园艺术”。是汉代“庄园艺术”之乖巧、灵动与精美的艺术特点与艺术追求,给予了这种审美情趣以新鲜的活力和生存的根基。
李立
关键词:诗经汉诗审美情趣
汉画像‘楼阁拜谒图”大树艺术组合构图意义再探
蒋英炬先生在《汉代画像"楼阁拜谒图"中的大树方位与诸图像意义》一文中参照邢义田先生《汉代画像中的"射爵射侯图"》所引和林格尔汉壁画墓"桂树双阕"图中"立官桂树"的榜题及对画像中 "射鸟"、"射猴"画面内容的论述,推断汉画...
李立
文献传递
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探究
民营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伟大成果之一,在国家制定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民营经济已从国民经济的补充地位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并有着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在民营企业健康、快速...
李立
关键词: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共享利益
文献传递
东夷族猪崇拜及其相关文化现象被引量:4
1996年
李立
关键词:东夷族图腾崇拜河姆渡遗址原始宗教信仰神话传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