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琦

作品数:23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学位论文
  • 9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企业
  • 2篇企业群
  • 2篇中小企业
  • 2篇开发区
  • 2篇课程
  • 2篇创新环境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就业
  • 1篇大学生群体
  • 1篇代谢
  • 1篇电视
  • 1篇电视节目
  • 1篇动力机制
  • 1篇新管理
  • 1篇信仰
  • 1篇需要量
  • 1篇学生就业
  • 1篇学语
  • 1篇亚麻
  • 1篇亚麻酸

机构

  • 2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国务院

作者

  • 21篇李琦
  • 4篇贾利军
  • 1篇王伟毅

传媒

  • 2篇上海管理科学
  • 1篇乡镇企业研究
  • 1篇国土开发与整...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山东经济
  • 1篇国土经济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中国经济评论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3
  • 4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盖鳞毛蕨查尔酮合成酶超家族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对于植物的自身防御和生理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氧化、抑菌消炎、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抗HIV活性等功能,且毒性较小,药用价值较高。种子植物中黄酮代谢途径已研...
李琦
关键词:转录组测序HPLC
文献传递
马克思群众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理论,是一个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无产阶级政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权力观、价值观、地位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群众观是马克思认识世...
李琦
关键词:群众观唯物史观唯心主义
文献传递
工作压力、组织社会化与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
在当今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的现实中,员工、组织与组织外部环境处于互动变化状态,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则可能引发老员工对组织中工作的不适应,与新员工一样,老员工也需要进行组织社会化,但组织社会化研究则忽视了这一方面。对于研发人员...
李琦
关键词:组织社会化角色压力
文献传递
群机制对我国城市开发区经营管理的启示被引量:2
2002年
李琦
关键词:企业群招商引资产业链创新环境
谈谈中国特色营销学理论的本质:人民性
2022年
“损有余以补不足”为天道秩序最主要特征,其在政治和社会治理中的体现为民本思想。民本思想贯穿整个华夏文明,也正因为此华夏文明得以延续至今。时至今日,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下,注重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时代的进步要求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营销学理论。论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阐述人民性乃文明生生不息的根源,因为在天道秩序的规制下,实现“损有余以补不足”的社会均衡能够保障人类社会稳定运行、生生不息,因此体现人民性的社会科学理论也将永葆生命力。在此基础上,从华夏“任用坚牢”的商品观、“智勇仁强”的商人观、“农末俱利”的价格观和“追求和谐”的市场观等方面构建中国营销学理论体系。
贾利军李琦贺达豪
关键词:人民性传统文化
A云计算公司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研究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各类先进技术高速发展,为了使公司产品拥有技术优势、在技术层面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各公司需要不断调整公司研发策略、快速研发具有技术优势的新产品、新服务,使得产品研发迭代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技术创...
李琦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管理云计算
产业性城市中小企业簇群的培育被引量:2
2002年
针对一些产业性城市目前面临着产业衰败导致城市衰败的威胁,探讨通过培育中小企业簇群实现产业性城市的产业整合,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李琦
关键词:中小企业
上海市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研究
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日益增多。上海市作为全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严重的省市之一,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众多。截至2016年底,我国部分失能或完全失能的人数约占60岁以...
李琦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服务质量
文献传递
疫情背景下谈大学生就业促进的动力机制建构
2022年
在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就业面临更大困难。我们需要思考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构建大学生就业促进的动力机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多点散发,给大学生群体就业造成了更大的困难。但纵观就业促进的历史进程,大学生群体在不同时期会面临不同的就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大学生就业促进的根本解决之道。众所周知,大学生群体是整个社会中基础条件最好,受教育程度最高,最具有生命活力的群体。
贾利军贾利军李琦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就业促进历史进程动力机制
上海郊区工业园区与城镇发展联动研究
李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