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琦

作品数:453 被引量:2,230H指数:2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7篇期刊文章
  • 56篇会议论文
  • 46篇专利
  • 7篇学位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4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生物学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28篇肠癌
  • 104篇细胞
  • 87篇肿瘤
  • 66篇大肠
  • 66篇大肠癌
  • 49篇中医
  • 47篇健脾
  • 43篇信号
  • 43篇解毒
  • 42篇解毒方
  • 40篇血管
  • 40篇健脾解毒
  • 39篇健脾解毒方
  • 39篇肝癌
  • 37篇通路
  • 36篇中药
  • 36篇结肠
  • 35篇结肠癌
  • 32篇蛋白
  • 32篇胃癌

机构

  • 18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3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30篇上海中医药大...
  • 46篇郑州大学第一...
  • 3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8篇第二军医大学
  • 16篇上海市普陀区...
  • 11篇上海市肿瘤研...
  • 8篇复旦大学
  • 7篇郑州大学
  • 7篇上海市中医医...
  • 6篇上海市第一人...
  • 5篇新加坡国立大...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上海医药工业...
  • 4篇上海市宝山区...
  • 3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黄淮学院
  • 2篇吉林省肿瘤医...

作者

  • 452篇李琦
  • 84篇范忠泽
  • 82篇王炎
  • 75篇殷佩浩
  • 72篇周利红
  • 70篇刘宣
  • 48篇隋华
  • 47篇季青
  • 44篇刘宁宁
  • 29篇孙珏
  • 26篇冯媛媛
  • 26篇彭文
  • 22篇朱惠蓉
  • 20篇吴琼
  • 19篇高虹
  • 17篇秦建民
  • 15篇付晓伶
  • 13篇盛霞
  • 12篇乔保平
  • 12篇任建琳

传媒

  • 46篇中华中医药杂...
  • 2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8篇世界华人消化...
  • 18篇上海中医药杂...
  • 9篇中国实验方剂...
  • 8篇辽宁中医杂志
  • 8篇中国医药科学
  • 7篇中国癌症杂志
  • 7篇中华中医药学...
  • 6篇肿瘤
  • 5篇肿瘤防治研究
  • 5篇国际肿瘤学杂...
  • 5篇中华实用儿科...
  • 4篇中华泌尿外科...
  • 4篇肝胆外科杂志
  • 4篇中医杂志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四川中医
  • 4篇中华医学科研...
  • 4篇现代泌尿外科...

年份

  • 7篇2023
  • 19篇2022
  • 20篇2021
  • 27篇2020
  • 27篇2019
  • 24篇2018
  • 30篇2017
  • 13篇2016
  • 34篇2015
  • 29篇2014
  • 46篇2013
  • 41篇2012
  • 30篇2011
  • 21篇2010
  • 17篇2009
  • 20篇2008
  • 12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4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JNK/SAPK信号转导通路与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隋华李琦
关键词:多药耐药JNK信号转导肿瘤
HIPK2调控COX-2/β-catenin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VEGF的表达
目的:研究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基因对HCT-116细胞环氧合酶2及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讨HIPK2对人结直肠癌细胞VEGF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人结直肠癌细胞,分为正常组、载体质粒组和H...
周利红刘宣隋华陈星竹颜琳琳冯媛媛朱惠蓉李琦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直肠癌血管新生环氧合酶2
文献传递
丹参酮ⅡA对人胰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对SAPK/JN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JNK信号转导通路,揭示其抗胰腺癌的部分机制.方法:MTT法观察丹参酮ⅡA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8、16、32mg/L丹参酮ⅡA分别作用人胰腺癌PANC-1细胞48h后,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法(FCM)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丹参酮ⅡA作用PANC-1细胞后SAPK/JNK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比较阻断JNK信号通路后,丹参酮ⅡA对胰腺癌细胞凋亡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MTT法测得丹参酮ⅡA对人胰腺癌PA N C-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与剂量和作用时间成正相关;丹参酮ⅡA作用48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经Hoechst染色的典型凋亡细胞.8、16、32mg/L浓度丹参酮ⅡA作用人胰腺癌细胞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83%±1.51%,12.86%±2.70%和21.24%±2.58%,与对照组(0.63%±0.18%)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阻断JNK信号通路后,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丹参酮ⅡA作用人胰腺癌细胞1h后JNK信号通路被激活,4h达峰值.16mg/L丹参酮ⅡA作用人胰腺癌细胞48h后,Survivin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分别为正常细胞的0.61,0.39,0.10倍;阻断JNK信号通路后,丹参酮ⅡA作用人胰腺癌细胞的Survivin mRNA的表达明显上升.结论:丹参酮ⅡA能诱导人胰腺癌PANC-1细胞株凋亡.通过JNK信号转导通路下调Survivin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
王炎李琦范忠泽王忆勤邱艳艳靳宝辉陈星竹殷佩浩
关键词:胰腺癌凋亡信号转导生存素
MALAT1、COX-2、β-catenin、MMP-3、MMP-9等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人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MALATl)、环氧合酶-2(COX-2)、B-连环素(β-caten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等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新鲜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各3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MALAT1、COX-2、β—catenin、MMP-3、MMP-9的mRNA表达水平,并与患者性别、年龄、癌胚抗原(CEA)、细胞免疫因子(CIM和CD8)、临床分期、肿瘤侵袭转移程度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ALAT1、COX-2、β—catenin、MMP-9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3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MALAT1、COX-2、MMP-9和β-catenin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是癌旁组织表达量的2.22倍、1.86倍、2.16倍、0.58倍(P〈0.01)。MALAT1(癌/癌旁)的表达差异与β—catenin(癌/癌旁)的表达差异呈负相关(r=-0.346,P=0.030),MMP-9(癌/癌旁)的表达差异与13-catenin(癌/癌旁)的表达差异则呈正相关(r=0.312,P=0.047)。COX-2(癌/癌旁)与MMP-9(癌/癌旁)在男女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7;P=0.018);COX-2(癌/癌旁)在CEA上升与未见改变的患者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MALAT1、COX-2、MMP-9、β—catenin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而MMP-3无重要参考价值;MALAT1和β-catenin的负相关性及MMP-9和β-eatenin的正相关性说明其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存在-定的相互作用关系;COX-2(癌/癌旁)和MMP-9(癌/癌旁)在男女患者中的差异提示二者影响男女患结直肠癌的概率;检测COX-2可在-定程度上辅助肿瘤标志物CE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
季青周宁刘宣殷佩浩秦建民李琦
关键词:环氧化酶2Β连环素基质金属蛋白酶3
RGD修饰的载蟾毒灵多级靶向纳米粒对裸鼠人肠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蟾毒灵多级靶向纳米粒治疗裸鼠肠癌的作用。方法:建立裸鼠皮下移植性肠癌模型并随机分为如下6组:生理盐水(NS)组、蟾毒灵(Bufalin)组、聚乙二醇/聚丙交酯-乙交酯/聚赖氨酸(mPEG-PLGAPLL)纳米粒组(mPEG-PLGA-PLL NPs)、缬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环肽(cRGD)修饰mPEGPLGAPLL纳米粒组(mPEG-PLGA-PLL-cRGD NPs)、载Bufalin的mPEG-PLGA-PLL纳米粒组(Bufalin-mPEG-PLGAPLL NPs)、载Bufalin的mPEG-PLGA-PLL-cRGD纳米粒组(Bufalin-mPEG-PLGA-PLL-cRGD NPs),经尾静脉给药。比较治疗后各组裸鼠的肿瘤生长情况、肿瘤坏死程度和荷瘤生存时间。结果:治疗后Bufalin组、Bufalin各纳米粒组瘤体均缩小,以经Bufalin-mPEG-PLGA-PLL-cRGD NPs组最为显著;Bufalin各纳米组荷瘤裸鼠平均荷瘤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其他组(P<0.01);病理结果显示,Bufalin-mPEG-PLGA-PLL-cRGD NPs组肿瘤以重度坏死为主,肿瘤坏死程度显著重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Bufalin多级靶向纳米粒以纳米剂型给药抗癌效果明显增强。
邱艳艳王炎胡送娇刘培峰陈星竹梁波包益洁段友容殷佩浩彭文李琦
关键词:结肠癌蟾毒灵纳米微粒靶向肿瘤抑制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研究进展被引量:45
2012年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可定植于人体胃黏膜,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医研究工作者发现中医药在根除Hp感染、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方面有独到优势,文章对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吴琼周宁李琦
关键词:中医药幽门螺杆菌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1年
李琦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超声MCT
健脾解毒方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XELOX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服健脾解毒方。两组计划疗程均为8个化疗周期,观察化疗完成周期、出现首次慢性累积性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CIPN)症状周期、奥沙利铂计划治疗剂量的完成率以及3~4度骨髓抑制发生次数,比较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药物常见毒性分级标准量表(NCI-CTCAE)分级、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妇科肿瘤组-神经毒性评价工具量表(FACT/GOG-Ntx)评分、肿瘤患者神经毒性问卷(PNQ)分级及血清IL-1β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60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2)两组在化疗完成周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奥沙利铂计划治疗剂量完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现首次累积性CIPN症状周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两组3~4度骨髓抑制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化疗中与化疗后组内比较,两组NCI-CTCAE分级、FACT/GOG-Ntx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化疗中比较,NCI-CTCAE分级、FACT/GOG-Ntx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化疗后比较,NCI-CTCAE分级、FACT/GOG-Ntx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化疗中与化疗后组内比较,两组PNQ1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PNQ2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化疗中比较,PNQ1分级、PNQ2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化疗后比较,PNQ1分级、PNQ2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与化疗半程、化疗后组内分别比较,两组IL-1β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
范越厉天瑜张雯程悦蕾张怡李琦朱惠蓉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化疗健脾解毒方减毒增效
尿液修饰核苷检测在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索膀胱癌患者预后监测的新方法。方法选取病理证实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5例。临床分期Ti1~T1期55例,T2~T4期30例;组织学分级G127例,G240例,G318例。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随访1年,每3个月复查。术后第3个月均未复发。术后6个月复发20例,9个月复发18例,术后12个月复发19例,共57例设为复发组。28例术后1年内未复发者设为未复发组。复发组Ti1-T1期35例,T2~T4期22例,未复发组分别为20例,8例。健康对照组50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各组尿液修饰核苷1-甲基腺苷(M1A)和1-甲基次黄苷(1-MeI)的水平。统计学比较尿修饰核苷水平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术后3个月未复发组尿液修饰核苷水平(M1A:3.24±0.40,1-MeI:5.73±0.67)明显低于术前(M1A:4.34±0.98,1-MeI:14.22±4.05,P〈0.005),其后维持在低水平状况。术后3个月复发组(M1A:3.31±0.33,1-Mel:5.67±0.55)低于术前(M1A:4.32±1.19,1-MeI:14.31±4.12,P〈0.005),其后呈上升趋势并接近术前水平。未复发组和复发组术前尿液修饰核苷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1A:2.91±0.84,1.Mel:5.56±1.25,P〈0.01)。复发组术后6、9、12个月尿修饰核苷水平(M1A分别为4.04±0.48、4.11±0.47、4.09±0.53;1-Mel分别为11.46±1.34、12.14±1.22、12.33±1.27)均高于未复发组和对照组(P〈0.01)。病理分级间与临床分期间尿液修饰核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叭)。复发组Ti1~T1期患者尿液修饰核苷水平(M1A:5.92±1.28,1-MeI:20.01±8.53)高于未复发组(M1A:4.02±1.22,1-MeI:11.21±6.45,P〈0.05),T2-T4中亦如此。结论尿液修饰核苷检测对于膀胱癌术后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玉瑞王庆伟袁璞师磊常连胜杨小明李琦宋东奎刘宏民王少敏
关键词:膀胱肿瘤修饰核苷预后
去甲斑蝥素诱导人鼻咽癌细胞CNE1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检测去甲斑蝥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1增殖、凋亡的影响,为临床应用NCTD治疗鼻咽癌细胞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常规培养CNE1细胞用于实验,经NCTD作用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观察鼻咽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结果 NCTD对鼻咽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CTD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NCTD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周期发生改变,将鼻咽癌细胞阻滞在G2期。结论 NCTD对体外培养的CNE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孙健王炎王国娟李琦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鼻咽癌凋亡
共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