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玮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重塑四角的天空——“家”在梅娘小说中的再现
- 2009年
- 女性作家的创作题材多为自传体小说,以达到"自我发现"的目的。梅娘的自传体小说《一个蚌》、《蟹》当中东北家乡的风土人情是她挥不去的写作背景,早年生活于仕宦家庭的个人经历以及家族的人物谱也在作品中屡屡再现。在这两部自传性小说中,梅娘以角色剖析自我,实现了自我重塑。
- 李珂玮
- 关键词:梅娘小说自我发现
- 中日“寻根”视域下的别样“雪国”
- 2017年
- 20世纪,中日都出现过"寻根"文学潮流,其中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与中国东北作家均将"根"寻向民族的"雪国"。但文化有异,"雪国"自然别样。受"物哀"文化影响,川端康成的"雪国"风景"静美";中国"雪国"则峭拔"壮美"。对待生命,日本崇尚"消亡美学",《雪国》表现出对死亡的赞美;而中国人"贵生",东北"雪国"人珍惜生命,自强不息。对待爱情,川端康成将爱情看做"徒劳";中国"雪国"则抒写着爱的"忠贞"。
- 李珂玮
- 关键词:寻根雪国川端康成
- “卓越教师”视域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策略被引量:3
- 2018年
- 在"卓越教师"工程下,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师范院校的核心任务之一.其培养与提升路径多元:首先,从知识结构方面增加学生人文知识储备,包括推进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多途径获得人文知识.其次,从能力方面提升学生对人文学科的认知与运用能力.措施有全面提高学生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实践.第三,从精神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气质与情怀,包括阅读人文经典,创建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
- 李珂玮
- 关键词:人文素养知识结构人文情怀
- “弃老”风俗在中日文学中的表现及成因——以《爸爸爸》与《楢山节考》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弃老"是中日两国共有的古老风俗,尽管与"敬老"的传统相悖,但确是两国漫长的农业文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日本小说《楢山节考》与中国小说《爸爸爸》中关于"弃老"的故事均能在中日民间传说中找到故事原型。"弃老"风俗中,老人或是被家庭遗弃,或是为了家庭、种群的存续和繁衍主动放弃生命,这反映了家庭养老能力在残酷的现实生活面前显得弱不禁风。通过对故事原型以及小说文本的分析,分别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挖掘"弃老"现象的深层原因,其根源在于物资匮乏和粮食短缺,此外还受制于村落共同体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等因素。中日同为东亚国家,目前又是人口老龄化颇为严重的国家,探讨"弃老"风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 李珂玮
- 《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文学理论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文心雕龙》所论的是广义的文章,虽然其中很多文体至今已经消亡,其现实的理论意义并不大,但是整个文体论部分包含了许多文学理论,值得我们加以总结。这里论及四个方面:依书中的文体类分,可以看出刘勰的文学观念;书中对文体发展的描述,直接体现刘勰的文学史观;文体论中运用文体比较的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刘勰自觉的文体意识;全部文体论中贯穿刘勰文学功用的思想,它统摄在宗经观念之下,与《文心雕龙》全书的指导思想正相扣合。
- 王少良李珂玮
-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学观文学史观
- “寻根文学”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思索
- 2015年
- 当传统中国遭遇现代文明,中华民族将向何处去?"寻根文学"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主要通过两类人物形象加以阐释:第一类为乡土保守派,他们否定现代文明,甚至以憎恨的心态拒绝一切现代符号。第二类为乡土新生力量,他们或者驻守家乡以现代思维建设乡村;或者以"出走"的形式叛离乡村,走向现代城市。然而绝对保守意味着没路,完全的接纳又变得难以承受之重,"寻根文学"努力在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寻求最佳融合点。
- 李珂玮
- 关键词:寻根文学乡土中国思索
- 论韩少功《女女女》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魔幻现实主义兴盛于拉丁美洲,拉美特有的政治、文化、地理环境,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1980年代魔幻现实主义舶来中国后,中国作家在对其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的再创造。韩少功的《女女女》作为中国文坛魔幻现实主义的最初创作实践,既有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共同特征,如变形、夸张的表现手法,非常心态的写作视角,时间动作的循环往复,寓言式的人物形象等。同时,韩少功的创作又融入了本民族的艺术风格,使其表现出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区别,如艺术渊源不同,艺术重心不同,写作主题不同等。《女女女》中的魔幻艺术手法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及研究意义。
- 李珂玮
-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
- “寻根文学”对乡土中国本体困境的影射与反思被引量:2
- 2016年
- "三农"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寻根文学"从现实层面折射了中国发展的足迹,印证了乡土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外部冲击与本体困境。在本体困境中,一方面,传统乡土中国的痼疾继续在现实中发酵,如对血缘性的重视、对地缘性的轻视导致了乡土中国的封闭与落后;另一方面,建国初期一系列政策,包括农业合作化运动、统购统销政策、户籍管理制度等,虽然保障了城市的利益,促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但却牺牲了农村的发展,铸成了困扰中国至今的"三农"问题。"寻根文学"从民间视角揭示了乡土人生存的艰难境遇,以及乡土人悲剧的底层意识,它所呈现的不是个人的命运,而是乡土中国发展的残酷现实。
- 李珂玮
- 关键词:寻根文学乡土中国影射
- 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师人才培养的启示:来自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研究热点主题的思考
- 变革的核心在课堂,学校发展的关键在老师,教师专业发展的未来前景直接影响着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改革的最终成就.小学教育专业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专业组成,自当从创业教育着眼,提高育人质量.以量化为先导,汇集CNKI以&qu...
- 刘春李珂玮宋英智
-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
- 寻根者的寓言——解读苏童的《米》
- 2008年
- "苏童的《米》向我们讲述一个寻根者的寓言故事,文中几个寓意耐人寻味。五龙作为华夏之子"舞龙"的象征,在城市异境中经受了织云与绮云所代表的"色"与"财"的诱惑,逐渐发生蜕变。城市生活的漂泊使五龙把米看成是唯一的"情人"。对米的依恋与对城市仇视使五龙深刻地意识到枫杨树乡村才是根之所在,于是在生命终结之时完成了寻根之旅。
- 李珂玮
- 关键词:舞龙欲望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