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爽

作品数:46 被引量:32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黑龙江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2篇建筑科学
  • 9篇天文地球
  • 6篇理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地震
  • 10篇地震动
  • 8篇近场
  • 6篇混凝土
  • 6篇钢筋
  • 6篇钢筋混凝
  • 6篇钢筋混凝土
  • 5篇抗震
  • 5篇混凝土框架
  • 5篇钢筋混凝土框...
  • 4篇地震反应
  • 4篇填充墙
  • 4篇位移比
  • 4篇梁单元
  • 4篇近场地震
  • 4篇近场地震动
  • 3篇地震动参数
  • 3篇地震反应分析
  • 3篇修护
  • 3篇有限元

机构

  • 41篇哈尔滨工业大...
  • 31篇中国地震局工...
  • 5篇黑龙江大学
  • 3篇四川建筑职业...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作者

  • 44篇李爽
  • 31篇谢礼立
  • 27篇翟长海
  • 7篇左占宣
  • 5篇刘洪波
  • 3篇常志旺
  • 3篇孙亚民
  • 3篇胡进军
  • 3篇郝敏
  • 3篇徐龙军
  • 3篇武钢
  • 3篇张林春
  • 2篇李爽
  • 2篇孔璟常
  • 1篇郑文忠
  • 1篇王浩然
  • 1篇邵永松
  • 1篇鲍跃全
  • 1篇单宝华
  • 1篇孙静

传媒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 6篇土木工程学报
  • 5篇工程力学
  • 3篇振动与冲击
  • 3篇计算力学学报
  • 3篇2012年全...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地震学报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灾害学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工...
  • 1篇第七届全国地...
  • 1篇中国工程院土...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 1篇第七届全国防...
  • 1篇第二届建筑结...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3
  • 11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场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被引量:100
2007年
在过去的20年里,近场问题受到了地震学家和土木工程师的共同关注,一方面原因旨在阐明地震本身的机理,解释新现象;另一方面是由于地震动作为一种主要的输入荷载,在某些情况下将对整个结构设计的最终结果起到控制作用.同时试验和评估等其它领域的相关研究也均以指定的荷载形式为前提,荷载形式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土木工程中的诸多方面,所以希望研究这种荷载的规律并获得其与结构反应之间的关系.本文回顾了近场问题研究的历史,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近场地震动所展开的相关研究工作,其中包括近场地震动本身的特性与近场地震动对土木工程结构的影响等方面,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应该研究的方向,对于近场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爽谢礼立
关键词:近场近断层
建立基于力的变截面梁单元质量矩阵的新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位移的有限梁单元中三次Hermite插值函数不能有效地描述变截面梁单元内部位移变化,只能通过加密网格增加单元数解决,会造成计算量增大。基于力的有限梁单元由于使用的力插值函数不受截面形状变化的影响,在处理变截面梁时有很大优势,可以得到精确的位移插值函数,利用较少的单元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解决了基于位移的有限梁单元在处理变截面梁时的不足。本文得到了考虑剪切变形的位移插值函数和考虑转动惯量的一致质量矩阵。利用算例验证了本文理论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左占宣李爽翟长海谢礼立
关键词:梁单元剪切变形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26
2011年
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特点,论述了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的改革探索,提出在教学改革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互动、启发的教学方法,建立长效考核机制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翟长海李爽徐龙军郑文忠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工程教学改革
一种便于震后快速修护的装配式RC结构梁柱连接节点
一种便于震后快速修护的装配式RC结构梁柱连接节点,涉及一种装配式RC结构连接节点。柱节点预埋钢件设有连接凸起一,梁节点预埋钢件设有连接凸起二,柱端定位钢板匹配扣装在连接凸起一外端通过多个抗拔螺栓固定连接,梁端定位钢板匹配...
左占宣李爽胡进军谢礼立
近场地震动速度脉冲周期的确定
近场地震动中速度脉冲周期的确定受高频成分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为消除高频成分的影响,假设脉冲幅值恒等于地震动峰值速度,采用简化的脉冲数学模型对地震动速度时程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能够反映原速度时程中主脉冲特性的简化脉...
常志旺翟长海李爽谢礼立
关键词:时程分析最小二乘法
文献传递
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平面内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被引量:15
2012年
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中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历次地震震害表明填充墙的刚度效应和约束效应改变了主体结构的传力机理,导致整体结构的严重破坏。为了分析其砌体填充墙RC框架侧向承载力和刚度,研究砌体填充墙与RC框架之间的相互协同工作机理和砌体填充墙的开裂模式以及砂浆层的滑移,该文利用三维实体单元和基于表面的粘性接触面模型和摩擦原理,建立一种能够较好地模拟其平面内抗震性能的分离式有限元模型。对一个已有试验分别建立普通有限元模型和分离式有限元模型,二者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分离式有限元模拟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侧向承载力和刚度,并且可以有效地模拟出砌体填充墙的开裂模式,通过塑性应变可以判断出RC构件的失效。
孔璟常翟长海李爽谢礼立
地震作用下相邻建筑结构碰撞反应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地震作用下,相邻建筑结构由于不同动力特性的差异,并且没有足够的间距,容易遭受碰撞破坏。相邻结构间的碰撞作用是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倒塌的重要原因之一。将相邻结构简化为多自由度楼层处碰撞模型,采用简化的Hertz-Damp模型,以相邻15层与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碰撞反应,分析两相邻结构间不设置防震缝及按规范设置防震缝时,在不同加速度峰值情况下,碰撞作用对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碰撞作用显著放大较高结构碰撞层及以上楼层的层间位移角和剪力,对较低结构具有总体抑制作用,但对顶层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按规范设置防震缝时,7度设防结构在遭受7度罕遇地震时无碰撞发生,但遭遇8度和9度罕遇地震时发生碰撞,碰撞作用对结构反映的抑制作用比结构间无防震缝时明显降低。
翟长海蒋姗李爽吴迎强谢礼立
关键词:多自由度防震缝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
楼板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力性能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汶川8级地震震害调查发现,这次地震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发生"强梁弱柱"型破坏,这与规范中"强柱弱梁"抗震设计原则相悖。为探究其原因,采用ABAQUS软件对钢筋混凝土带楼板框架和空框架结构进行了侧向加载情况的性能分析。通过对比纵向梁端钢筋应力变化和柱端钢筋应力变化,以及分析不同侧向位移对应的楼板钢筋的应力变化情况,指出楼板对梁端抗负弯矩能力的增强有很大贡献。研究了节点类型、楼板钢筋材性、侧向位移、梁高、梁跨和板厚等因素对纵向梁端处楼板有效宽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负弯矩作用下梁端处楼板有效宽度的取值方法。
翟长海李爽孙扬谢礼立
关键词:楼板强柱弱梁
近场地震动对大跨刚构桥影响的分析
利用4个台站记录到的近场和远场地震动,研究了钢筋混凝土大跨刚构桥在近场脉冲型地震动横向激励下的反应。并与在远场地震动激励下的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大跨度桥梁在2种类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加速度峰值的地...
翟长海张林春李爽谢礼立
关键词:刚构桥地震反应分析
文献传递
直接基于单元平衡的梁非线性分析方法被引量:1
2011年
以单元力平衡条件为基础建立的梁单元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的以单元位移相容条件为基础建立的梁单元相比,基于平衡的梁单元可获得较高的精度。针对基于平衡的梁单元,给出了一种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几何非线性分析时不需进行单元内部位移场的构造,避免了使用现有位移场构造方法时可能引起的振荡问题,同时降低了有限元程序编制的难度,可实现几何非线性分析和材料非线性分析在程序代码层次上的"解耦"。当截面本构关系存在负刚度段时,基于平衡的梁单元出现变形集中而无法得到一致的负刚度段反应,给出了一种通过修正单元积分方案获得一致负刚度段反应的方法。编制了非线性有限元程序,数值算例验证了给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李爽翟长海刘洪波谢礼立
关键词:梁单元负刚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