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灵

作品数:68 被引量:122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皮肤
  • 17篇细胞
  • 12篇细胞癌
  • 11篇鳞状
  • 11篇鳞状细胞
  • 11篇鳞状细胞癌
  • 10篇肿瘤
  • 9篇皮肤鳞状细胞
  • 9篇皮肤鳞状细胞...
  • 8篇疗效
  • 7篇免疫
  • 6篇蛋白
  • 6篇恶性
  • 6篇CYCLIN...
  • 6篇病理
  • 5篇组织化学
  • 5篇疗效观察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白癜风

机构

  • 57篇四川省人民医...
  • 7篇四川省医学科...
  • 6篇泸州医学院
  • 6篇西南医科大学
  • 6篇四川省医学科...
  • 3篇四川医科大学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8篇李灵
  • 12篇段西凌
  • 10篇杨红
  • 8篇董丹丹
  • 8篇李科
  • 8篇王倩
  • 6篇巩毓刚
  • 6篇宋林红
  • 5篇陈学军
  • 5篇王尚兰
  • 5篇兰长贵
  • 4篇薛竞
  • 4篇王勤
  • 4篇林新瑜
  • 3篇刘杨英
  • 3篇刘伟
  • 3篇周夕湲
  • 3篇赵蓓
  • 3篇胡静
  • 3篇严丹

传媒

  • 12篇实用医院临床...
  • 9篇四川医学
  • 7篇临床皮肤科杂...
  • 6篇中国皮肤性病...
  • 6篇医学科技
  • 3篇中国医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康复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医学美学与美...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西部医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五届川渝皮...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2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通过检测天疱疮及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抗氧化防御水平及皮损中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的表达,来推测这两种疾病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氧化应激状态,探讨氧化应激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5例天疱疮患者、1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及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天疱疮患者、1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损及10例健康对照者皮肤组织中8-iso-PGF2α的表达水平。结果:1天疱疮组及大疱性类天疱疮组血清SOD活性分别为(35.408±5.322)k U/L及(33.076±2.962)k U/L,CAT活性分别为(4.475±1.999)k U/L及(4.318±1.487)k U/L,TAOC水平分别为(12.565±1.987)k U/L及(11.006±2.298)k U/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SOD(30.767±2.898)k U/L,CAT(3.187±0.818)k U/L,T-AOC(8.836±2.011)k U/L](P均<0.05);而天疱疮组及大疱性类天疱疮组血清GSH-Px活性分别为(271.252±96.927)k U/L和(266.109±49.721)k U/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GSH-Px(479.383±40.451)k U/L](P均<0.05)。2天疱疮组及大疱性类天疱疮组皮损中8-iso-PGF2α水平分别为(51.029±26.960)×10-3和(14.189±10.478)×10-3,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20±2.690)×10-3(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天疱疮组和大疱性类天疱疮组皮损8-iso-PGF2α水平与血清GSH-Px、SOD、CAT活性和T-AOC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天疱疮及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体内存在氧化产物增高、抗氧化能力发生改变等氧化应激状态。氧化应激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王倩张丽霞胡静李灵
关键词: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氧化应激
以紫癜样皮损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以紫癜样皮损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降低SLE早期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年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风湿科诊断明确、临床资料完整的8例以紫癜样皮损为首发表现的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免疫学检查。结果 6例紫癜样皮损位于四肢,2例紫癜样皮损位于双下肢,8例在发病初期均缺乏典型的蝶形红斑,8例血小板均正常,6例发生肾脏损害,5例发生血液系统损害,8例免疫系统检查均有异常,均被误诊为过敏性紫癜(HSP),平均误诊时间超过2个月,误诊率为100%。结论以紫癜样皮损为首发表现且缺乏典型蝶形红斑的SLE临床少见,极易误诊为HSP,应提高诊断SLE的警惕性,对于出现紫癜样皮损,同时合并多系统损害的患者应早期行免疫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罗莉巩毓刚李灵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误诊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由于基因激活或者突变诱导的表皮黑素细胞的肿瘤,是遗传、体质和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MM具有高度侵袭性,是一种最具威胁性的皮肤肿瘤。该病在全球各地的发病率目前呈逐年递增趋势,是皮肤肿瘤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分子水平的改变已被认为是判断其进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但只有极少数与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被验证。本文就近年来与MM预后有关的组织学和血清学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MM的临床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思路。
张兴露李灵
关键词:分子标志物预后恶性黑色素瘤
冻疮样红斑狼疮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通过对1例冻疮样红斑狼疮(chilblain lupus erythematosus,CHLE)的临床病例报道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总结CHLE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案,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2016年2月2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CHLE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在PubMed、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上检索2003—2017年的CHLE报道,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CHLE好发于中年女性,发病部位多在面颊、鼻、耳、手指、足趾,病理特点为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层血管周围和附属器淋巴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表现为基底膜带IgA、IgM、C3或纤维蛋白原沉积。本例患者经给予泼尼松龙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硫酸羟氯喹0.2g,口服2次/d,糜烂处外用夫西地酸乳膏2次/d,未糜烂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2次/d,治疗15d后,患者瘙痒缓解,皮损明显好转。结论 CHLE是临床罕见病,好发于中年女性,以肢端和面部紫红色斑为主要皮损特点,诱因为暴露于低温和潮湿的环境。
胡静李灵
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静脉滴注前列地尔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μg/d,10天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维生素B1200mg/d,维生素B12500μg/d,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对照组治愈1例,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1,P<0.05)。结论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治疗带状疱疹可缓解疼痛。
薛竞王勤陈学军段西凌李灵何迅杨雁刘伟程石
关键词:前列地尔带状疱疹神经痛
CyclinD1,P16,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观察CyclinD1,P16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yclinD1,P16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提供皮肤鳞状细胞癌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皮肤鳞癌石蜡...
李灵杨红李科董丹丹
皮肤结节病1例被引量:2
2014年
患者女,29岁。因面部红斑、丘疹3年,加重半年于2010年3月29日来我科就诊。3年前,患者发现其右侧面颊部有一针尖大黑斑.遂自行用针将其刺破,当时有少许出血,之后在刺伤部位及周围出现红斑、丘疹,逐渐扩大,境界清楚,无明显自觉症状,未出现水疱、糜烂、渗出等,未予重视及治疗。
王倩段西凌严蕾刘杨英李灵
关键词:结节病皮肤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并发边缘性角膜溃疡
2019年
患者男,59岁,四肢紫红色丘疹、结节7个月,眼部疼痛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中层大量混合炎性细胞浸润,小血管增生,血管壁周围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核碎裂现象。双眼裂隙灯下表现为边缘性角膜溃疡。诊断:持久性隆起性红斑并发边缘性角膜溃疡。治疗:氨苯砜治疗有效。
刘颖王倩王超群李灵林新瑜
麦考酚酯联合阿维A治疗难治性脓疱型银屑病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麦考酚酯联合阿维A治疗难治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本科住院治疗的5例既往予阿维A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分析在予麦考酚酯0.5g(2次/d)联合阿维A 30mg(1次/d)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该5例患者联合治疗平均显效时间为2.8天,3例8天内好转出院,1例8天时痊愈出院,治疗及随访中均未发现麦考酚酯或阿维A相关的不良反应,1例复发。结论小剂量麦考酚酯联合阿维A治疗难治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起效快,可供单独使用阿维A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抵抗的患者选择,无明显不良反应。
周夕湲杨雁薛竞赵蓓巩毓刚毛翀李灵段西凌
关键词:麦考酚酯阿维A脓疱型银屑病
肛周浸润麻醉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
2008年
目的:观察肛周浸润麻醉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35例,女12例)采用肛周浸润麻醉法局部烧灼皮损后,再联用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每周2次,连续4周;对照组(男32例,女15例)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术后6月观察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一次治愈的病例数为26例高于对照组7例(P<0.05)。结论:肛周浸润麻醉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经济、有效。
薛竞曾代文王勤刘伟李灵
关键词:尖锐湿疣干扰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