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波

作品数:222 被引量:807H指数:14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9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6篇农业科学
  • 66篇生物学
  • 29篇文化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9篇苜蓿
  • 54篇胁迫
  • 42篇愈伤
  • 41篇愈伤组织
  • 35篇幼苗
  • 29篇紫花
  • 26篇种子
  • 25篇紫花苜蓿
  • 24篇教学
  • 21篇苜蓿幼苗
  • 20篇叶片
  • 17篇萌发
  • 14篇诱变
  • 14篇种子萌发
  • 14篇苜蓿品种
  • 14篇隶属函数
  • 13篇同工酶
  • 13篇抗旱
  • 13篇抗旱性
  • 13篇碱胁迫

机构

  • 221篇齐齐哈尔大学
  • 52篇黑龙江省畜牧...
  • 19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大庆高等专科...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哈尔滨学院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重庆市农业科...
  • 1篇齐齐哈尔市环...

作者

  • 222篇李波
  • 49篇李红
  • 24篇焦德志
  • 23篇贾秀峰
  • 21篇孙婴宁
  • 18篇李珊珊
  • 13篇马赫
  • 9篇杨曌
  • 9篇刘畅
  • 8篇白庆武
  • 8篇陈雪梅
  • 8篇邵淑丽
  • 8篇杨蔚然
  • 8篇李祥莉
  • 7篇潘林
  • 7篇王志刚
  • 6篇赵洪波
  • 6篇杨晓杰
  • 6篇刘丽杰
  • 6篇周瑶

传媒

  • 48篇高师理科学刊
  • 46篇黑龙江畜牧兽...
  • 25篇草地学报
  • 12篇种子
  • 9篇干旱地区农业...
  • 6篇草业科学
  • 4篇北方园艺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黑龙江畜牧兽...
  • 3篇黑龙江教育(...
  • 3篇黑龙江环境通...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草原与草坪
  • 2篇现代化农业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第六届(20...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中医药学报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12篇2021
  • 11篇2020
  • 28篇2019
  • 16篇2018
  • 15篇2017
  • 14篇2016
  • 15篇2015
  • 7篇2014
  • 13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10篇2004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课程在生物化学传统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生物化学学科特点及传统生物化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将微课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融合,使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互动式学习转变,有效提高师生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李珊珊王志刚李波邵淑丽杨研
关键词:生物化学传统教学
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以MS和改良SH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KT、2,4D、6BA,对苜蓿的子叶、下胚轴、茎段进行愈伤组织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接种于不同浓度的KT、NAA的SH培养基中分化培养,从中筛选出最佳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
王艳李波徐长绘
关键词:苜蓿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基牧草
紫外线诱变苜蓿愈伤组织抗旱性的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以苜蓿茎段为试材,紫外线诱变处理苜蓿愈伤组织。对诱变处理和对照的愈伤组织进行PEG干旱胁迫,并进行POD、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等抗旱性生理指标鉴定。结果表明:诱变处理3种生理指标趋于一致,均比未经处理的高。紫外线辐射的方法可以用于提高苜蓿抗旱性。
李波贾秀峰焦德志陈立娜
关键词:紫外线苜蓿愈伤组织抗旱性
构建三大实践平台提高生物类大学生创新能力被引量:2
2016年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涵,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平台,对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实践类课程教学平台、科研与创新训练平台和实践活动训练平台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旨在为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李波杨流虎李珊珊焦德志孙婴宁王志刚
关键词:大学生生物类高等教育
紫花苜蓿耐羟脯氨酸变异体的筛选及抗性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以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敖汉苜蓿和龙牧801苜蓿)种子为材料,培养无菌幼苗。以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并用叠氮化钠(NaN3)200 mg/L对愈伤组织进行诱变,以脯氨酸类似物L-羟脯氨酸(L-Hyp)作为选择压力,通过在含半致死浓度的L-Hyp(8 mmol/L)选择培养基及无L-Hyp培养基上交替培养,分离出抗L-Hyp的愈伤组织变异体。该变异体以高脯氨酸含量为特征,其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原型高2.84倍(敖汉)和3.17倍(龙牧801),同时进一步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发现变异体的可溶性糖含量是对照的1.56(敖汉)倍和1.76倍(龙牧801),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原型相比差异极显著。分别对2种苜蓿愈伤组织进行聚乙二醇(PEG)(敖汉)和低温(龙牧801)胁迫处理,结果显示,变异体具有更强的抗逆性(抗旱、抗寒),能更好的适应恶劣(干旱、寒冷)的生长环境。
李红李波王丽玲扬伟光
关键词:紫花苜蓿愈伤组织生理生化指标
种植苜蓿改善自然环境被引量:2
2003年
对苜蓿在改善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及选育优质苜蓿方面进行了论证 ,旨在为苜蓿的产业化发展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所裨益。
李波贾秀锋
关键词:苜蓿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植物
采收期对紫花苜蓿生长和营养特性的影响
2023年
以紫花苜蓿“龙牧801”植株为实验材料,对采集的5~9月份植株进行生长指标、营养成分测定和变化规律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指标变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苜蓿植株生长周期的延长,苜蓿生长指标中的株高逐渐增加,鲜质量和干质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鲜干比逐渐降低;不同采收期苜蓿的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随着苜蓿采收月份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磷和钾含量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应用隶属函数法对10项指标变化进行综合评价,隶属函数值大小为7月份>8月份>6月份>5月份>9月份,7月份苜蓿生长和营养指标的隶属函数值最高,为苜蓿刈割进行青贮的最适时期.
杨镇才张宇李珊珊李波董静
关键词:紫花苜蓿采收期营养特性
优化教学环节与培养创新能力
2001年
对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进行现状分析,正确处理每个教学环节,寓素质教育于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中,构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三层次教学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综合效应,旨在提高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李波
关键词: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教学环节细胞生物学
卫星搭载苜蓿叶片愈伤组织对低温和干旱胁迫的响应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研究苜蓿对低温和干旱抗性,试验以卫星搭载的苜蓿叶为材料,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对苜蓿愈伤组织进行不同低温和干旱胁迫,对苜蓿愈伤组织的半致死温度、半致死聚乙二醇(PEG)浓度和5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和PEG浓度的升高,愈伤组织的成活率逐渐下降,苜蓿愈伤组织半致死温度为4℃,PEG半致死浓度为20%。卫星搭载提高了苜蓿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卫星搭载可以提高苜蓿愈伤组织抗寒性和抗旱性,且对寒冷抵抗能力强于对干旱的抵抗能力。
李波王烨陈雪梅米汝佳辛欣吴双艳付莹
关键词:苜蓿愈伤组织卫星搭载生理生化指标
不同激素配比对紫花苜蓿幼苗4种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探究不同激素对苜蓿无菌苗不同外植体诱导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浓度激素配比对4种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筛选不同外植体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结果表明,下胚轴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 mg/L+6-BA 1.0 mg/L;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2.0 mg/L+6-BA 0.5 mg/L;子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 mg/L+6-BA 0.5 mg/L;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 mg/L+6-BA 0.75 mg/L.
王立爽孟令媛王沛銮周婷唐碧瑶邬婷婷李波
关键词:紫花苜蓿外植体愈伤组织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