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岩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射频消融的心电图分析
- 贺俊波李树岩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抗凝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达24.8%,其中超过80岁的老年患者脑卒中发生率高达32.86%〔1〕。随着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的临床推广,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房颤消融术后的抗凝治疗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1目前抗凝治疗方法及现状抗凝治疗是房颤消融术后的重要部分,目前临床上依然根据患者的血栓栓塞危险分层来选择抗栓药物,最常用的危险分层工具是〔(CHADS2)评分(心力衰竭、高血压、
- 代福恒王明杰陈垚志苏琦李树岩
-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抗凝治疗
- 主动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及电生理特点
- 王帆李树岩
- 卡配因参与风心病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过程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检测Calpain I、Calpain II、caspase-12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心房纤维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房颤发生、维持的作用。为临床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及心房结构重构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取32例风湿性心脏病行外科换瓣手术患者左心房组织,分为A组:永久性房颤组(Permanent AF组)16例,B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组(Paroxysmal or persistent AF组)10例,C组:窦性心律组(Sinus rhythm组)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Calpain I、Calpain II、caspase-12在左心房组织中的表达并计算其灰度值,心肌胶原染色采用VG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纤维化程度,并计算胶原容积积分(CVF)。结果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calpain I、calpain II、caspase-12在左心房组织表达明显增多(P<0.05),calpain I、calpain II与CVF呈正相关。结论 calpain I、calpain II通过促进心肌细胞凋亡促进了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过程。
- 纪磊刘盈盈贡郡利李树岩
- 关键词:心房颤动
- 达比加群与华法令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中抗凝治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和华法令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抗凝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325例于我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抗凝治疗方案,患者被分为达比加群组(187例)和华法令组(13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凝血时间(ACT)、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华法令组比较,达比加群组糖尿病(20.3%比11.8%)、慢性心力衰竭比例(19.6%比10.2%)和左房内径[(47±10)mm比(44±9)mm]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达比加群组INR显著低于华法令组[(1.3±0.3)比(2.4±0.4),P=0.001],而两组ACT、PVI成功率和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达比加群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华法令组(0.5%比5.1%,P=0.025)。结论: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抗凝治疗中,与华法令相比,达比加群治疗的INR显著降低,且主要并发症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常影潘迪王婷王旭渤李树岩
- 关键词:心房颤动华法林导管消融术
-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后腹腔镜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后腹腔镜手术成为治疗肾上腺肿瘤的金标准。利用腹腔镜经腹膜后径路对肿瘤进行切除,创伤小,恢复快,患者住院时间短,费用大大降低,明显优于传统的开放手术。
- 刘铁成刘国梁柳克祥周升柱岳静路畅张奇李树岩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腹腔镜手术盐酸右美托咪定微创外科技术住院时间
- 左房功能对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分析
- 王明杰李树岩
- 心外膜脂肪组织、肥胖与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20年
- 心外膜脂肪组织是一种靠近心脏的活性内脏脂肪组织,已被证明是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和体积的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和复发率逐渐增加;流行病学研究亦证实了肥胖在心房颤动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就心外膜脂肪组织与肥胖在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机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
- 李雪博李昌海王孝锋舒尚志李小宁刘佳李树岩
- 关键词:心外膜脂肪组织心房颤动肥胖
- CalpainⅠ、CalpainⅡ对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影响
- 纪磊李树岩刘盈盈
- 双腔起搏器置入患者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分析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双腔起搏器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及无症状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因病窦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首次置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515例,其中病窦组221例,其中房颤106例,非房颤115例;房室传导阻滞组294例,其中房颤103例,非房颤191例。以起搏器置入指征、是否发生房颤及房颤发生时有无症状,分别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房颤及无症状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515例患者中,房颤发生率为40.6%。房室传导阻滞组心室起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病窦组明显升高(P<0.01)。房颤患者年龄、冠心病、心房起搏、左心房内径较非房颤患者明显升高(P<0.05,P<0.01)。无症状房颤患者年龄、冠心病和心室起搏较症状房颤患者明显升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房起搏、胺碘酮药物史是房颤的危险因素;而年龄(OR=0.957,95%CI:0.925~0.990,P=0.011)、心室起搏(OR=0.982,95%CI:0.972~0.992,P=0.000)是无症状房颤的危险因素。结论起搏器可以连续有效的监测房颤发作,尤其是无症状房颤发作。
- 王帆李树岩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胺碘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