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朋波

作品数:67 被引量:414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经济管理
  • 12篇社会学
  • 4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篇企业
  • 7篇人力资源
  • 5篇扎根
  • 5篇人力资源管理
  • 5篇资源管理
  • 4篇家族
  • 4篇家族企业
  • 3篇动机
  • 3篇扎根理论
  • 3篇扎根研究
  • 3篇职场
  • 3篇社会
  • 3篇互联网时代
  • 3篇管控
  • 3篇氛围
  • 3篇负面
  • 3篇八卦
  • 3篇创业
  • 2篇动力机制
  • 2篇知识

机构

  • 38篇北京第二外国...
  • 30篇中国人民大学
  • 7篇《中国人力资...
  • 7篇北京第二外国...
  • 5篇北方工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燕山大学
  • 3篇中国劳动关系...
  • 3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北京服装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江西财经大学
  • 2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百色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西藏民族大学

作者

  • 65篇李朋波
  • 6篇罗文豪
  • 4篇孙雨晴
  • 3篇张庆红
  • 3篇梁晗
  • 2篇杨春江
  • 2篇雷铭
  • 2篇王震
  • 2篇朱丽
  • 2篇谷慧敏
  • 1篇赵婧
  • 1篇赵新元
  • 1篇高静
  • 1篇李育辉
  • 1篇周禹
  • 1篇刘军
  • 1篇郝瑾
  • 1篇王云静
  • 1篇钟琳
  • 1篇朱春玲

传媒

  • 26篇中国人力资源...
  • 6篇企业管理
  • 5篇管理学报
  • 4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领导科学
  • 2篇旅游学刊
  • 2篇企业家信息
  • 2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当代财经
  • 1篇学术研究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企业改革与管...
  • 1篇商业经济研究
  • 1篇管理评论

年份

  • 4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16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注意形式调节听感觉门控的神经机制被引量:2
2020年
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是听感觉门控的测量模型,反映了听觉系统的早期信息选择功能。尽管PPI的主要神经环路位于脑干,研究发现PPI可以被注意自上而下调节。然而,已有研究并未区分不同注意(特征注意和空间注意)对PPI的特异性调节,并且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集中于听皮层区域,仍缺乏对皮层下机制的探讨。在以往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借助听觉信息加工的双通路模型,采用行为测量、脑电和脑成像技术,揭示特征和空间两种注意调节PPI的神经活动在听觉系统中的层次性神经表达。包括1)建立特征注意和空间注意调节PPI的统一行为模型,考察两种注意调节PPI的时间动态性异同;2)两种注意调节PPI的脑干分离机制,即前脉冲刺激包络和精细结构成分加工在注意调节PPI中的作用差异;3)两种注意调节PPI的关键脑区和脑网络差异。
雷铭李朋波
关键词:前脉冲抑制
农民工缘何背井离乡?基于社会比较和区位理论的农民外出务工主客观路径分析
2018年
农民工作为城市生产和服务行业的重要劳动力资源,其成因问题历来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和解读'农村居民进城务工'现象背后的多元动因,兼顾经济、社会和个人心理视角,基于社会比较和区位理论构建了由城乡距离对收入(客观)和对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异质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村居民外出务工行为的路径模型。应用北京大学的CFPS2014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城乡距离负向影响村民人均收入;人均收入负向影响村民外出务工,城乡距离负向影响村民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异质性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男性村民外出务工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最后,针对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贡献进行了讨论。
陈亚硕王潞陈奥博李朋波杨春江
关键词:外出务工
基于价值创造视角的企业组织结构演变机理研究——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被引量:5
2017年
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身处其中的企业不得不变革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研究表明,战略与结构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为企业创造价值,而驱动其演变的本质在于价值创造,即组织和战略变革的关键着眼点是解决当前的价值创造瓶颈。
李朋波梁晗
“新”情境下的“老”话题探索互联网情境下员工激励的有效模式
2016年
“员工激励”,毫无疑问地被公认是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最多的话题,甚至可以说,这些领域的产生正是源自于激励问题,其发展轨迹也紧紧沿着激励问题这条主线展开。也正因为此,需求层次理论、X理论和Y理论、激励.保健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目标设置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等一系列围绕员工激励的理论构成了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理论。
李朋波
关键词:互联网情境自我效能感理论组织行为学
管理工具的选择和推行:存在问题及解决之道
2014年
管理工具作为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和过程,因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受到了众多企业和企业管理者的青睐,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是变得炙手可热。从运用的效果来看,诸多管理工具都曾为企业效率提升和绩效提高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如上世纪50年代末出现并在之后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全面质量管理"(TQM),曾为工业产品的质量提升立下过"
李朋波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业期国企领导
企业人力成本管控的三大偏差
2016年
在我国,人力成本过高已经演变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亟需破解的难题。“降低人力成本”似乎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基本命题.企业管理者在各种公开场合谈降低人力成本越来越“流行”、越来越“时尚”,人力成本甚至成为了很多管理者们解释经营困境的“挡箭牌”。
李朋波
关键词:管控基本命题
动因视角下服务企业员工顾客导向偏离行为形成机理的扎根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以"动因"为研究视角并以酒店企业一线员工为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索得出服务企业员工产生顾客导向偏离行为的动因,识别出"道德公理驱动""维护组织利益""与客互动关系""获得顾客资源"和"获取个人利益"5种动因,通过对它们各自及相互间关系的进一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命题,构建出了"服务企业员工顾客导向偏离行为的形成机理模型"。最后,讨论了研究发现的理论意义及其对服务企业管理实践的启示。
李朋波周莹王震孙雨晴
关键词:动因
强化关系还是提升自我?领导者自我牺牲影响员工主动担责的双路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自我概念理论,探讨领导者自我牺牲对员工主动担责行为的影响机制,并对两种机制的作用效力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339份三时点问卷样本数据,结果表明,领导者自我牺牲对员工主动担责行为有正向影响;组织自尊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信任领导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两种机制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领导者自我牺牲行为的作用机制和员工主动担责行为的驱动机制的认识,进一步理解社会交换理论和自我概念理论在领导者自我牺牲和员工主动担责行为之间关系上的作用差异,并推动对于领导者自我牺牲研究的理论整合。
罗文豪陈佳颖李育辉李朋波郭笑笑
关键词:组织自尊
女性创业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典型文献的系统梳理被引量:13
2017年
随着女性创业活动的日益活跃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作用的日益凸显,围绕女性创业的研究日益丰富并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然而,较之于创业研究领域其他主题的研究,女性创业的研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处在相对匮乏和滞后的状态。从国内外权威期刊中筛选得到围绕女性创业展开研究的典型文献67篇,从创业动机、个体特征、家庭情况、社会环境、创业资本、企业特性、领导风格、创业绩效等八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这些文献的主要观点或结论。结果表明,现有女性创业的研究细分主题较为全面,涉及到女性创业活动中从"动机"到"结果"的各个环节,并形成清晰和完整的研究框架,但同时也存在相关细分主题研究结论差异明显、研究的整合性和系统性较差、缺乏理论基础和理论视角等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从加强样本选取范围的广泛性、加强各个细分主题间的整合和联结、尝试建立起女性创业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理论视角等途径推动女性创业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李朋波王云静谷慧敏
关键词:女性创业创业动机影响因素创业资本创业过程
饭店行业培训需求与课程体系设计研究——以北京市社会旅馆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饭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员工培训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在饭店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来自于政府、行业协会等企业外部机构的行业性培训支持成为饭店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相对而言,围绕此类行业层面培训项目的培训需求和课程体系设计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以2016年实施的北京市社会旅馆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为例,详细阐述了该项目的主要思路、调研过程、主要结果等内容,并简要报告了培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获得的评价及实施后取得的良好效果。本研究及其结论对基于行业层面的饭店从业人员培训需求与课程体系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性作用,有助于从行业与社会培训有效性的角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促进饭店行业的持续发展。
李朋波
关键词:课程体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