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小儿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治疗小儿
  • 1篇上臂
  • 1篇神经母细胞
  • 1篇神经母细胞瘤
  • 1篇神经纤维
  • 1篇神经纤维瘤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功能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瘤
  • 1篇先天
  • 1篇先天性
  • 1篇纤维瘤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4篇王家祥
  • 4篇李月云
  • 4篇贾佳
  • 4篇张大
  • 4篇杨合英
  • 2篇岳铭
  • 2篇赵鸽
  • 1篇徐彦磊
  • 1篇马春淼
  • 1篇高建
  • 1篇杨林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链式激活的免疫细胞治疗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评价
杨合英岳铭李月云杨林王家祥张大贾佳赵鸽
新生儿凝血功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0例正常新生儿和324例合并肠闭锁等先天性畸形新生儿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r)、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与50例随机选取的正常成人凝血四项对照比较。结果先天性疾病组新生儿中的PT、AFFF、TT、FIB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疾病组中的门、APTT较正常成人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较正常成人对照组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临床参考区间:PT:12.28~14.57S,APTT:30.31—47.05S,TT:13.80~20.94S,FIB:1.61—3.07g/L。结论新生儿的凝血功能处于低凝状态,建立新生儿常规凝血功能参考区间,对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可早期干预及指导新生儿手术治疗。
李月云杨合英贾佳张大王家祥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凝血功能
小儿上臂丛状神经纤维瘤的临床分析(附3例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儿上臂丛状神经纤维的病理、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治。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08年4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3例上臂丛状神经纤维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是神经干及其分支的弥漫性神经纤维瘤,分为结节型、弥漫型,是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F1)的主要病变之一,常伴有家族史,有恶变倾向,本组3例均为结节型,无恶变,术后3例患儿上肢均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1例有家族史,1例术后复发。结论:小儿上臂丛状神经纤维瘤临床上比较少见,诊断困难,易与丛状神经鞘瘤混淆,彩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病理结果为唯一确诊方法,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方法,由于其侵袭性的生长特点和生长位置的特殊,术后易复发,常引起上肢功能障碍,新的治疗方法有待实施。
高建杨合英王家祥张大贾佳马春淼徐彦磊李月云
关键词:丛状神经纤维瘤病理学
新生儿肝脏血管瘤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肝脏血管瘤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新生儿肝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 16例新生儿肝脏血管瘤患儿中,7例手术完整切除,近期1例出现胆瘘,1例出现呼吸衰竭,远期并发症随访期间尚未发现,手术效果良好,术后随访3~36个月,复查肿瘤均未复发,肝功能及AFP恢复正常;9例未行手术进行临床动态观察,随访3~36个月,复查肿瘤逐渐增大。所有患儿生长发育同正常儿。结论新生儿肝脏血管瘤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如术前能明确诊断,肿瘤较小、且无症状者可密切随访;如瘤体巨大、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者,应早期手术治疗。
杨合英李月云张大贾佳赵鸽岳铭王家祥
关键词:新生儿肝脏血管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