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 2001年
- 李晓玲王正强王毅
- 关键词:降纤酶急性脑梗塞
-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病灶部位与预后的相关性(英文)被引量:2
- 2004年
- 背景: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较高,而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病灶部位与预后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选择1995-12/1999-12在青岛市人民医院及解放军第四一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89例,符合标准的151例(病例组),男89例,女62例,年龄60~78岁,平均(67.27±7.05)岁。脑梗死109例,脑出血42例。同期选择年龄相当的健康人120例为正常对照组。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患者151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ratingscale,HAMD)进行评定。主要观察指标:大脑半球前、后、左、右各部位病灶数及各病灶部位患者HAMD得分。结果:抑郁发生率为30.88%,轻、中、重度分别占25.17%,71.52%,3.31%。病例组HAMD总分21.58±4.59,正常组4.59±1.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8.58,P<0.01)。临床表现以中度抑郁状态为多见。病灶在左侧半球(19.35±4.39)和前半球(19.57±5.43)HAMD评分显著高于右侧半球(16.55±5.37)和后半球(17.53±4.8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86,2.55,P<0.01~0.05),更易发生抑郁状态。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多发于左侧半球及前半球,提高对此症的认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很大帮助。
- 李晓玲于欣张庆邵晓光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抑郁症预后
- 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方法:对1500例卒中病例中136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9.07%,早期癫痫发作5.73%,晚期癫痫发作3.33%,以部分性发作最多(57.35%)。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下/皮质)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卒中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缺氧是早期癫痫发作的重要致病因素。异常斑痕组织的形成等导致晚期癫痫发作。
- 李晓玲王正强王毅于辛
- 关键词:癫痫卒中发病机理病例分析
- 双氢麦角毒治疗脑血管疾病120例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观察双氢麦角毒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脑血管疾病病人120例(男性81例,女性39例,年龄58±s8a),其中口服治疗组60例,给予双氢麦角毒2.5mg,po,bid;注射组60例病人给双氢麦角毒0.3mg,im,qd,均30d为一个疗程,作口服和注射给药临床症状改善比较。另用相似30例为对照组,给予曲克芦丁100mg,po,bid,也是30d为一个疗程。结果:口服双氢麦角毒疗效显著优于曲克芦丁(P<0.01);注射双氢麦角毒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口服。结论:双氢麦角毒有改善脑血管疾病病人因脑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脑部症状。
- 王月樵李晓玲刘红兵
- 关键词:曲克芦丁脑血管疾病药物疗法
- 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病人的疗效与多种血清酶变化被引量:6
- 1997年
- 目的:探索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病人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多种血清酶的变化。方法:52例脑梗死病人(男性22例,女性30例,年龄67±s9a),采用尼莫地平50mL(10mg)及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500mL,静脉滴注,qd×15d治疗;测定急性期和恢复期的7种血清酶(CPK,LDH,ALT,AST,γ-GT,AKP,Amy-2)并以52例同龄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治疗1个疗程总有效率92%。急性期(1~10d内)CPK,AST明显增高,同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0.01及<0.05;而γ-GT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早期(发病30~40d内)均高,同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尼莫地平加羟乙基淀粉治疗脑梗死疗效好,3种酶(CPK,AST,γ-GT)的增高,对脑梗死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了新的依据。
- 王月樵莫向红李晓玲吕秀美
- 关键词:尼莫地平羟乙基淀粉疗效
- 中风与酶值变化的意义
- 1997年
- 引起血清酶增高的疾病较多,已被证实的主要有肝病及心肌缺血;而急性心肌缺血又会导致心电图及血清酶的同源同步相应性改变。本文重点论述无心血管病(心电图正常)亦无肝病的一组缺血性脑血管病。经急性期、恢复期与正常组分期对照检测,发现脑内有专一性酶,不是心肌缺血和肝病所致;并证实患脑血管病时心脏不一定都受累。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吕秀美李晓玲
- 关键词:血清酶缺血性脑血管病梗塞面积急性心肌缺血专一性
- 腔隙性脑梗塞150例临床分析
- 1997年
- 分析150例腔隙性脑梗塞(LI)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显示与LI密切相关的病因依次为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LJ的病灶分布以内囊、基底节为多见,其次为丘脑、放射冠、桥脑。LI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引起重视。
- 王毅李晓玲
-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塞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