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南

作品数:202 被引量:824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Problem Solving for Better Health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68篇会议论文
  • 1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4篇医药卫生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7篇儿童
  • 31篇疼痛
  • 28篇肥胖
  • 27篇新生儿
  • 23篇营养
  • 23篇脂肪
  • 20篇新生儿疼痛
  • 19篇代谢
  • 18篇患儿
  • 15篇脂肪组织
  • 12篇先天
  • 12篇先天性
  • 12篇先天性心脏
  • 12篇先天性心脏病
  • 9篇营养风险
  • 9篇营养风险筛查
  • 9篇乳期
  • 9篇膳食
  • 9篇哺乳
  • 8篇住院

机构

  • 118篇南京医科大学...
  • 5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9篇南京邮电大学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南京大学
  • 2篇江苏建康职业...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闸北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挪威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妇幼卫...
  • 1篇南京市妇幼保...

作者

  • 202篇李晓南
  • 36篇陈梦莹
  • 34篇李荣
  • 29篇陈荣华
  • 23篇戴焱焱
  • 22篇陈银花
  • 19篇卢官明
  • 17篇郭锡熔
  • 17篇彭璐婷
  • 16篇夏冬晴
  • 16篇周楠
  • 15篇赵卫华
  • 13篇莫绪明
  • 12篇杨帆
  • 11篇刘娟
  • 10篇刘倩琦
  • 10篇闫静杰
  • 9篇戚继荣
  • 9篇李小妹
  • 9篇计晨琳

传媒

  • 17篇中国儿童保健...
  • 14篇南京医科大学...
  • 9篇国际儿科学杂...
  • 7篇实用儿科临床...
  • 6篇中华实用儿科...
  • 5篇江苏医药
  • 5篇中华小儿外科...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南京邮电大学...
  • 3篇中华临床营养...
  • 3篇江苏省营养学...
  • 3篇第十三届江浙...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医学综述
  • 2篇生理科学进展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营养学报
  • 2篇国外医学(儿...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循证儿科...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9篇2017
  • 21篇2016
  • 14篇2015
  • 13篇2014
  • 19篇2013
  • 20篇2012
  • 7篇2011
  • 19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饱和脂肪酸与免疫被引量:5
1999年
机体免疫功能与膳食脂肪密切相关 ,且受到不同脂肪酸的影响和调节。 n-3和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 ,它们对免疫细胞的增殖、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化、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免疫应答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维持它们在体内的平衡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晓南
关键词:不饱和脂肪酸免疫功能免疫调节膳食
Bcl-2、Bax基因表达改变与禁食诱导的脂肪细胞凋亡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研究禁食对大鼠体重及外周脂肪湿重的影响 ,探讨禁食减脂减重与脂肪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禁食 48h,用DNA提取物凝胶电泳证实脂肪细胞凋亡的存在 ,逆转录 (RT) - PCR探讨 Bcl- 2与 Bax基因的表达。结果 :1禁食能明显降低大鼠体重 ,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 .0 0 1) ;2禁食能减少外周脂肪组织湿重 ,但统计学意义不显著 (P>0 .0 5 ) ;3DNA提取物凝胶电泳结果证实脂肪细胞发生了凋亡 ;4外周脂肪组织中 Bcl- 2基因表达减少 ,Bax表达增加 ;5生殖器周脂肪组织对细胞凋亡的敏感性高于腹膜后。结论 :降低 Bcl- 2与 Bax的比值 ,诱导脂肪细胞凋亡可能是禁食减脂减重的重要机制。
龚海霞郭锡熔陈荣华费莉刘倩琦李晓南
关键词:禁食脂肪细胞BCL-2基因BAX基因基因表达
儿童保健学教学中应用TBL模式的探索与意义被引量:110
2010年
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是美国教育学家Michaelsen LK在PBL基础上改革创新的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的新型成人教学模式。应用TBL教学模式在医学生儿童保健学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制定学习目标,组织团队有效的学习以及应用合理的评分系统,明显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协作性意识以及运用和驾驭知识能力;更新了教师在教育目标、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
李晓南池霞童美玲毛春婷王景凡
关键词:TBL教学
肥胖儿童的营养素摄取及其与血脂和体脂关系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了解肥胖儿童膳食摄取特点 ,及其与体脂、血脂的关系。 【方法】 采用 1∶1配对的方法 ,选取了南京市 83对 7~ 11岁学龄儿童 ,用 3日询问与记帐方法对其食物摄取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进行了身体测量 ,测定了血脂。 【结果】 ①肥胖儿童有食物、产能营养素和晚餐能量摄取多的“三多”特点 ;②肥胖儿童体重、BMI、腰围、臀围、肱二头肌、肩胛下及腹部皮褶厚度、TG、TC、LDL明显高于非肥胖者 ,而HDL却明显低于非肥胖者 ;③回归分析显示 ,与体脂和血脂关系较密切的营养素为碳水化合物和能量 ,三餐所提供的能量中 ,晚餐所提供的能量对BMI的影响较大 ,与机体肥胖程度有关的为能量。 【结论】 “三多”的饮食特点与儿童的肥胖及体脂。
莫宝庆陈荣华郭锡熔李晓南刘倩琦龚海霞
关键词:肥胖儿童食物血脂体脂营养
母乳中脂联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调查母初乳和成熟乳中脂联素水平并探讨其与母婴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测定母乳脂联素水平,分析母乳脂联素与母亲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母、脐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关系。【结果】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脂联素,初乳中脂联素水平(27.9μg/L,5.7-367.1μg/L)明显高于成熟乳(10.9μg/L,3.0-179.6μg/L)(P<0.01)。进一步,母初乳中脂联素水平与母亲妊娠晚期BMI呈临界相关(r=0.33,P=0.069),与母血脂联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1),母初乳脂联素水平亦与脐血糖(r=0.52,P<0.01)及脐血胰岛素水平正相关(r=0.53,P<0.01)。【结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脂联素,且与母血及母亲BMI相关。母乳中持续存在的脂联素在母乳喂养儿代谢发育中可能有着潜在的意义。
潘亚刘昔荣孙丽洲赵文英李晓南
关键词:脂联素哺乳期母乳体质指数
哺乳期过度喂养致组织局部糖皮质激素转换酶发育变化的研究
目的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分泌水平异常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体内GC的暴露水平不仅与垂体-下丘脑-肾上腺皮质轴(HPA axis)的分泌水平相关,同时受到组织局部GC活化酶11β羟基类固...
侯淼刘艳华祝丽珺李晓南
文献传递
早期过度喂养和高脂膳食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正>目的探讨早期不同营养方式喂养对大鼠能量代谢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小窝鼠模型模拟哺乳期营养过度的环境,形成过度喂养组(small litter,SL组,每窝3只)或正常喂养组(normal litter,NL组,每窝...
陈冉张琳杨帆戴焱焱周楠李晓南
脂联素与婴儿生长发育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脐、婴儿血脂联素与婴儿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测定52例配对脐血与42d婴儿指血脂联素水平,记录母亲产分娩时体重指数(BMI)、母孕期增重、婴儿出生体重、身长,分析血脂联素水平与婴儿增重、增长、BMI的关系。结果脐血、42d婴儿指血脂联素含量丰富,前者明显大于后者;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婴儿出生体重及BMI未见相关关系;42d婴儿指血脂联素水平与42d婴儿的增重、体重、BMI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婴儿出生体重在3.8kg以下时,脐血脂联素水平有随体重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而当出生体重在3.8kg以上时,则有相反的结果。结论脐血脂联素对胎儿期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可能存在双向调节作用,42d脂联素水平与42d婴儿的体重增加及BMI呈负相关。
刘昔荣李晓南陈岚华王建平姜朝辉储志萍
关键词:脂联素脐血生长发育
新生儿疼痛面部表情识别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针对新生儿的疼痛与非疼痛面部表情识别,提出将Gabor变换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分类识别方法。对归一化后的大小为112pixel×92pixel的新生儿面部图像进行二维Gabor小波变换,提取出412160维Gabor特征;针对Gabor特征向量维数高、冗余大的特点,采用Adaboost算法作为特征选择工具,去除冗余的Gabor特征,从412160维特征中选取出900维Gabor特征;对选取出的Gabor特征用SVM进行疼痛表情的分类识别。该方法综合运用Gabor特征对于面部表情的良好表征能力、AdaBoost算法的特征选择能力以及SVM在处理少样本、高维数问题中的优势。对510幅新生儿的表情图像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疼痛与非疼痛表情的分类识别率达到85.29%,疼痛与安静表情的分类识别率达到94.24%,疼痛与哭表情的分类识别率达到78.24%。
卢官明李晓南李海波
关键词:表情识别支持向量机新生儿疼痛ADABOOST算法GABOR变换
新生儿疼痛面部表情的特征提取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新生儿的疼痛表情识别,提出了将Gabor小波变换与改进的KDA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对新生儿面部图像进行Gabor变换,然后针对变换后的Gabor特征,用一种改进的核鉴别分析方法对它进行二次特征提取。该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表情识别中因小样本问题而引起的核类内离散度矩阵(kernel within-class scatter matrix)奇异性的问题。最后,对提取的特征用支持向量机进行了疼痛表情的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此表情特征提取方法能够显著改善表情识别系统的性能。
卢官明邹婵洁李晓南李海波郭旻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面部表情特征提取GABOR小波变换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