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玲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保罗·杜美时期河内的城市发展(1897-1902)
- 保罗·杜美(Paul Doumer)是一位富有雄心壮志的印度支那总督,他承接茹费理(Jules Ferry)的殖民思想,通过改革扭转了印度支那政治混乱、财政匮乏的情况,形成较为完善的殖民管理体制——“杜美体制”作为现代印...
- 李慧玲
- 关键词:博览会
- 武英殿本《毛诗注疏》平议被引量:2
- 2011年
- 《毛诗注疏》是《十三经注疏》的一种,知道了殿本《毛诗注疏》的优劣,也就约略知道了整个殿本《十三经注疏》的优劣。概言之,殿本《毛诗注疏》的优点有二:一是经文、注文、《释文》、疏文都有句读,可谓开拓之举;二是每卷之后附有考证。缺点有三:一是没有统一的考证体例,似乎是随意为之。二是校勘工作不够精密,整部《毛诗注疏》只有199条校勘记。《毛诗》三百篇,平均每篇不到一条校记。三是校勘方法不够专业,校勘记质量不高。乾隆皇帝评价殿本是"善本",本文对这一评价持商榷态度。
- 李慧玲
- 关键词:殿本《十三经注疏》
- 阮刻《毛诗注疏(附校勘记)》研究
- 阮元刊刻的《毛诗注疏(附校勘记)》是阮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的一种。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的《毛诗注疏(附校勘记)》。
已知,《毛诗注疏校勘记》的初校者是顾...
- 李慧玲
- 文献传递
- 试说中国古代的狂欢节——蜡祭被引量:4
- 2011年
- 所谓"蜡祭",是上古时期人们在秋季丰收之后,怀着报答神灵保佑的虔诚,将所有对丰收作出贡献的诸神都千方百计地请出来予以祭祀,并借此机会彻底放松、自我犒劳的活动。本文综合有关文献记载,论证了先秦时期的蜡祭,就是中华民族的狂欢节。蜡祭时,既有化装表演,又有不醉不休的宴饮,即子贡所谓的"一国之人皆若狂"。令人遗憾的是,这个狂欢节仅仅存在于先秦,秦汉以后,由于阴差阳错的原因,就名存实亡了。
- 李慧玲
- 关键词:孔子狂欢节
- 用在引经据典意义上的“礼”字如何标点之我见——以《汉书》、《三国志》、《新五代史》、《宋史》为例
- 2014年
- 二十四史中引经据典的文字相当多。引的何经,据的何典,如果说得一清二楚,就不会出现标点上的困难。该加书名号的我们就会加上书名号,该加引号的我们就会加上引号。但在引经据典时,如果仅仅使用一个笼而统之的'礼'字(或作'按礼'、'夫礼',是其变体),标点问题就出来了:这个'礼'字加不加书名号?引文加不加引号?加到哪里为止?
- 李慧玲
- 关键词:《三礼》《三国志》《汉书》《新五代史》《宋史》
- 温州市永嘉县农村社区网格化治理优化研究
- 农村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对农村社区的治理效能,能够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乡村振兴。网格化治理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从最初的城市管理开始向城市治理转变,近年来,全国多地在试点的基础上开始全面推开,将发源于城市的网格...
- 李慧玲
- 关键词:农村社区社会治理
- 试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得以问世的客观条件被引量:2
- 2013年
- 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是清代的一项重大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著作之所以能够问世,客观上是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条件的俱备。所谓"天时",谓乾嘉时期。乾嘉时期,朝廷的稽古右文政策,完成了由清初偏袒宋学到偏袒汉学的转变,校勘学成为一门显学。所谓"地利",谓以江浙地区为依托。当时的江浙地区,不但是研究经学的学者数量最多、水平最高的地区,而且是国内图书最齐备的地区。所谓"人和",谓阮元兼有封疆大吏和汉学领袖的双重身份,登高一呼,应者云从,能够组织起一个最高水平的整理《十三经注疏》的科研团队。
- 李慧玲
- 关键词:考据学校勘学
- 孔颖达《毛诗正义》中《尚书大传》的异名辨析
- 2008年
- 《尚书大传》是孔颖达《毛诗正义》中征引较多的一种文献,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孔氏对此书的征引使用了很多异名,引起诸多混乱,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后人对《毛诗正义》的正确阅读和理解。通过分类归纳孔氏所引《尚书大传》12种异名进行分类归纳,进而对因此引起的混乱进行梳理和纠正。
- 李慧玲
- 关键词:孔颖达《毛诗正义》异名
- 试论我国经书校勘史的分期
- 2017年
- 有关我国经书校勘问题,学界论述甚多。而经书校勘史分期问题,论者盖寡。从我国经书校勘所使用的方法而言,经书校勘历史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两汉至南宋,是谓萌芽期,其代表性校勘方法是"雌黄"法;第二期,南宋末年至明末,是谓过渡期,其代表性校勘方法是"考异"法;第三期,有清一代,是谓成熟期,其代表性校勘方法是"校勘记"。
- 李慧玲
- 关键词:校勘记
- 阮刻《毛诗注疏》底本诸说之辨正被引量:2
- 2008年
- 阮刻《毛诗注疏》所用之底本是十行本,据阮元说,这个十行本不但是“善本”、“宋版”,而且是“各本注疏之祖”、“诸本最古之册”。阮元之说,在今天的学术界仍有影响。本文认为,阮说与事实不符。根据文献记载和目验,早於十行本的八行本才是真正的“各本注疏之祖”,阮元所采用的十行本,并非宋版,而是元刻明修本;十行本的祖本中土已失传,现存日本,人称“足利本”。
- 李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