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怡萍

作品数:90 被引量:410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农业科学
  • 20篇生物学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6篇食心虫
  • 15篇小食心虫
  • 14篇梨小食心虫
  • 14篇昆虫
  • 13篇幼虫
  • 13篇吸浆虫
  • 13篇害虫
  • 10篇蛋白
  • 8篇中肠
  • 8篇麦红吸浆虫
  • 7篇夜蛾
  • 7篇粘虫
  • 7篇滞育
  • 7篇农业昆虫
  • 7篇农业昆虫学
  • 7篇小麦
  • 6篇杀虫
  • 6篇小麦吸浆虫
  • 6篇昆虫学
  • 5篇诱捕

机构

  • 89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河南科技学院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杨凌职业技术...
  • 2篇宝鸡市农业技...
  • 2篇乾县农业科技...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教育部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西安市农业技...
  • 1篇西安市农技中...
  • 1篇杨陵职业技术...
  • 1篇武威市农业科...

作者

  • 89篇李怡萍
  • 61篇仵均祥
  • 22篇成卫宁
  • 16篇袁向群
  • 16篇许向利
  • 6篇李建军
  • 6篇李修炼
  • 6篇孙聪
  • 5篇梁革梅
  • 5篇袁锋
  • 5篇赵爱平
  • 4篇郭予元
  • 4篇刘惠霞
  • 4篇王洪亮
  • 3篇宋月芹
  • 3篇陆俊娇
  • 3篇张国辉
  • 3篇孙会忠
  • 3篇张南
  • 3篇赵玉玉

传媒

  • 12篇西北农业学报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0篇昆虫学报
  • 9篇植物保护学报
  • 4篇中国植保导刊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应用昆虫学报
  • 2篇昆虫知识
  • 2篇植物保护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科教导刊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Entomo...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西北园艺(蔬...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年份

  • 4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吸浆虫滞育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04年
小麦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Gehin)和Contariniatritici(Kirby)是小麦生产中间歇性猖獗发生的害虫 ,也是一种具有典型的滞育多态性的昆虫。该文从滞育特点、影响滞育的因素、滞育幼虫的形态变化、滞育生理特征、滞育幼虫的化学物质变化和我国小麦吸浆虫滞育区划等 6个方面 ,较全面地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小麦吸浆虫滞育研究的进展情况 ,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仵均祥李长青李怡萍成卫宁
关键词:滞育小麦吸浆虫幼虫区划生理特征多态性
国家级一流课程《农业昆虫学》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成效
2022年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线上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课程组以《农业昆虫学》一流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特色课程为例,从在线教学内容和平台选择、上好第一节线上直播课、加强环节监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程资源优势、MOOC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思政元素穿插及线上课程教学效果等的实践与成效方面,就如何提升线上课程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发挥一流专业课程优势进行了详细论述,为线上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李怡萍江淑平杜娟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教学设计教学质量
昆虫纲八个常见目肺结构的普遍性验证被引量:1
2010年
昆虫的肺是由加拿大昆虫学家Locke提出的,这是昆虫生理学领域的一个新概念。本文从组织学和解剖学方面研究了8个目37个科的62种昆虫中肺的结构。结果表明:代表种棉大卷叶螟Sylepta derogata及粘虫Leucania separata蛹和成虫无肺结构。在鳞翅目幼虫中肺普遍存在,且随着由低等向高等进化,肺结构也表现出一个由不太清楚到清楚,最后到十分清楚的进化过程。直翅目、螳螂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蜜蜂科的这些常见种的若(幼)虫虽没有明显肺结构,但其气管表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膜翅目叶蜂科幼虫的气管具有肺功能。在这8个常见目中肺呈现出一个由无到有的进化趋势。
李怡萍刘惠霞袁锋黄晓锋袁向群
关键词:昆虫纲气管进化
梨小食心虫成虫触角总RNA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梨小食心虫成虫触角总RNA的提取方法,将梨小食心虫成虫在低温条件下冷冻昏迷,用小型医用剪刀和镊子将数根触角剪下,并立即置浸在液氮中的1.5ml离心管中,然后从液氨中取出离心管并马上加入少量总RNA提取液,...
仵均祥张国辉许向利李怡萍
中国陕晋两省部分地区粘虫田间种群的抗药性被引量:7
2017年
采用浸叶法在室内测定了采自中国陕西省(陕)长安区、华阴县、三原县、兴平市和山西省(晋)太谷县5个地区的粘虫田间种群对6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5个地区粘虫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均表现为敏感,抗性倍数(RR)为0.6~1.6;对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为敏感至低水平抗性,RR为0~6.2;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毒死蜱为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RR为0.1~32.8;对辛硫磷,除陕西省三原县种群表现为敏感外,其他4个种群均表现为中等至高水平抗性,RR为19.4~70.1。药剂毒力相关性分析表明,毒死蜱和甲维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氯虫苯甲酰胺与甲维盐、毒死蜱及辛硫磷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陕晋两省上述地区的粘虫防治推荐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同时应注意将氯虫苯甲酰胺和甲维盐、毒死蜱等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赵玉玉李帅李怡萍许向利成卫宁王熠仵均祥
关键词:粘虫杀虫剂抗药性毒力测定
小麦吸浆虫发生与小麦产量损失间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调查小麦吸浆虫春季越冬幼虫基数、成虫发生量、穗部幼虫数量与小麦产量损失间的关系,旨在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小麦吸浆虫危害对小麦产量影响的评估方法。结果发现,小麦吸浆虫成虫发生总量与小麦产量损失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在小麦吸浆虫成虫发生期设置黄板监测成虫发生量的方法估计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在必要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免因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陈浩李怡萍高宏利薛改妮肖智辉刘彦飞仵均祥
关键词:小麦小麦吸浆虫
梨小食心虫越冬场所调查及性诱剂诱捕距离初探被引量:3
2016年
运用圈间调查和性诱剂诱捕方法,对陕西杨凌地区梨园、桃园的梨小食心虫越冬场所和性诱剂诱集的有效距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梨小食心虫主要以老熟幼虫集中在树干周围0~1.0m范围内的土壤中越冬,越冬最适深度为0~3.0cm;在树体上,其越冬主要集中在0~60.0cm高度的翘皮、裂缝中,且越冬虫量随位置高度增高而减少;不同品种果树上越冬虫量以毛桃树上最多,梨树上最少;树龄越大,管理水平越差,越冬虫量越多。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最佳诱集距离为15~20m,诱集量在梨园中最多。
赵爱平孙聪展恩玲何林师仵均祥李怡萍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越冬性诱剂
梨小食心虫Minus-C气味结合蛋白的分子克隆、表达谱及结合特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通过克隆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的Minus-C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基因,并测定其在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及其重组蛋白对气味配体的结合能力,推测其嗅觉生理功能。【方法】基于梨小食心虫雌虫触角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RT-PCR克隆MinusC OBP基因的完整编码区;qPCR测定该基因在成虫不同组织[触角、头(去除触角)、胸、腹、足、翅]中的表达量;构建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重组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和纯度;运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测定重组蛋白与35种气味配体的结合能力。【结果】成功克隆了梨小食心虫的一个Minus-C OBP基因,命名为GmolOBP14(GenBank登录号:MF066361)。GmolOBP14开放阅读框长411 bp,编码136个氨基酸,成熟蛋白具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属于Minus-C OBP亚家族。GmolOBP14在雌雄成虫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雄成虫翅和雌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同性别的其他组织。重组蛋白GmolOBP14与气味配体的结合谱较窄,仅能与16种配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结合活性,其中与梨酯和十二醛的结合能力较强,解离常数Ki分别为6.92和12.74μmol/L;与癸醛、十四醛、顺-3-己烯-1-醇、苯甲醇和己酸丁酯有中等程度的结合活性,Ki分别为25.54,20.61,24.35,23.44和23.33μmol/L;GmolOBP14对性信息素组分没有结合活性,提示该蛋白不参与对性信息素的感受和识别。【结论】根据GmolOBP14基因的组织表达特点及其重组蛋白的结合特性,推测GmolOBP14除具有选择性结合和运输寄主植物挥发物的作用外,还参与与嗅觉无关的生理过程。
陈秀琳苏丽陈丽慧李怡萍仵均祥李广伟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气味结合蛋白蛋白纯化
河西走廊棉田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植物源杀虫剂防治技术被引量:7
2021年
为了解甘肃省河西走廊棉区5种常见害虫的田间种群消长动态,明确防治适期并提出以植物源药剂为主的棉花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于甘肃省敦煌市和瓜州县棉田连续3年采用人工调查和性诱剂诱捕器监测棉蚜Aphis gossypii、棉叶螨、棉蓟马Thrips tabaci、烟粉虱Bemisia tabaci及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发生动态,同时开展以植物源农药为主的不同类型杀虫剂的田间药效筛选试验,建立科学防控用药技术流程。结果表明,棉蚜全年有6月中旬和7月中下旬2个发生高峰期,建议防治适期为7月上中旬;棉叶螨全年有7月上旬和7月下旬(2017年除外)2个发生高峰期,建议防治适期为6月下旬和7月中旬;烟粉虱全年只有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1个高峰期,建议防治适期为8月上中旬;棉蓟马全年只有7月上旬至8月上旬1个高峰期,建议防治适期为7月上旬;棉铃虫1年发生3代,幼虫在7月下旬、9月上旬和9月中旬各有1个发生高峰期,成虫在7月上中旬、8月中下旬和9月中旬各有1个高峰期,建议防治适期应为7月上旬。软皂水剂、藜芦碱、苦参碱、啶虫脒和吡虫啉可用于防控棉蚜,药后14 d防效达76.93%~91.25%;藜芦碱、苦参碱、矿物油、软皂水剂、松油、阿维菌素、阿维·哒螨灵、螺螨酯和硅藻土+有机硅助剂可用于防控棉叶螨,药后10 d防效达72.39%~92.81%;软皂水剂、藜芦碱、印楝素、硅藻土+有机硅助剂、阿维菌素和噻虫嗪可用于防控烟粉虱,药后7 d防效达65.84%~84.29%;除虫菊素、苦参碱、多杀霉素、噻虫嗪和吡虫啉可用于防控棉蓟马,药后14 d防效达72.92%~90.93%。表明在该地区棉田主要害虫防治适期,建立以植物源农药替代传统化学药剂的防控技术,可用于我国河西走廊棉区棉花害虫的绿色防控。
张宣刘雪莹胡迪袁向群冯克云康波张军罗进仓南宏宇李怡萍
关键词:棉花害虫植物源农药绿色防控
斜纹夜蛾幼虫气门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宋月芹李怡萍孙会忠仵均祥何成毅
关键词:斜纹夜蛾幼虫气门扫描电子显微镜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