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

作品数:26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膀胱
  • 17篇膀胱癌
  • 9篇肿瘤
  • 8篇细胞
  • 6篇双功能抗体
  • 6篇免疫
  • 6篇抗体
  • 6篇膀胱肿瘤
  • 5篇人膀胱癌
  • 4篇抑素
  • 4篇肿瘤抑素
  • 4篇微小RNA-...
  • 4篇腺病
  • 4篇腺病毒
  • 3篇凋亡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3篇移行细胞
  • 3篇移行细胞癌

机构

  • 25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农安县人民医...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吉林省辽源市...

作者

  • 26篇李志
  • 21篇刘禄成
  • 12篇郭航
  • 8篇任明
  • 5篇范海涛
  • 5篇温都苏
  • 5篇张明
  • 4篇李香云
  • 4篇李然伟
  • 4篇朱德淳
  • 4篇魏巍
  • 3篇王颂
  • 2篇郑红淑
  • 2篇杨丽君
  • 2篇王春光
  • 2篇梁新
  • 1篇崔丽君
  • 1篇李东复
  • 1篇马超
  • 1篇单桂芬

传媒

  • 10篇中国老年学杂...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4
  • 1篇199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膀胱移行细胞癌VEGF和VEGFR的表达及相关性的探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 (VEGFR)的表达及与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连接法 (S P法 )对 30例BTCC及 1 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VEGF及VEGFR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VEGF和VEGFR在绝大多数BTCC中呈阳性表达 ,平均表达率分别为 87%和 73 %。随肿瘤分期和分级的升高其表达水平升高 ,但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未见表达。结论 BTCC中VEGF和VEGFR表达阳性 ,提示其在BTCC的血管生成和侵袭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郭航李志刘禄成
关键词:膀胱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rAV-Tumstatin病毒载体对裸鼠膀胱移植癌治疗作用的初探
2011年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携带肿瘤抑素(rAV-Tumstatin)对裸鼠膀胱移植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构建裸鼠膀胱移植癌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记录肿瘤重量和体积,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裸鼠膀胱移植癌模型构建成功,rAV-Tumstatin病毒载体治疗组移植性膀胱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重量和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FCM检测治疗组肿瘤细胞G1-S期进程受阻,增殖率下降,凋亡率上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携带rAV-Tumstatin载体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发挥对裸鼠移植性膀胱癌的治疗作用。
李志魏巍刘禄成郭航张明杨潇黄海龙
关键词:肿瘤抑素腺病毒载体
荷瘤裸鼠膀胱癌原位模型的建立及VEGFsiRNA转染对肿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建立模拟人的荷瘤裸鼠膀胱癌原位模型,评价经VEGFsiRNA转染的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和未经转染的T24细胞在裸鼠膀胱内的成瘤状况。方法:采用细胞移植法分别将转染和未转染的T24细胞移植到裸鼠膀胱内后用核磁共振成像(MRI)定期检测,并在28d时处死动物称瘤重量,测定瘤体积,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结果:两组裸鼠膀胱内的总成瘤率为90%(36/40),转染组瘤细胞生长速度明显缓于未转染组。转染组和未转染组的重量和体积分别为:(1.1±0.3)g,(1.6±0.5)g;(805±172)mm3和(1389±294)mm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结果表明,转染组T24细胞恶性程度降低,浸润转移能力减弱,未转染组T24细胞恶性程度未发生改变,表现出极强的浸润转移倾向。结论:模拟人的荷瘤裸鼠膀胱癌原位模型更接近人体膀胱肿瘤的向膀胱腔内生长过程,荷瘤裸鼠膀胱癌原位模型可用于研究开发新型膀胱内抗肿瘤生物免疫制剂和抗癌化疗药物临床前期评价。
朱德淳梁新刘禄成李然伟任明郭航李志王颂
关键词:膀胱肿瘤裸鼠
10-羟基喜树碱对人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探讨10-羟基喜树碱(10-HCPT)对人膀胱癌细胞T24增殖、侵袭和诱导凋亡的作用.0.25μmol/L和0.50μmol/L10-HCPT处理T24细胞4d后,用细胞增殖抑制试验、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侵袭试验、趋化运动试验、黏附试验和组织蛋白酶B活性测定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药物处理2d后,采用吖啶橙/溴乙啶荧光双染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地高辛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0.25μmol/L和0.50μmol/L10-HCPT分别使T24细胞增殖下降66.1%和74.8%;对细胞侵袭、运动、黏附及组织蛋白酶B分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使T24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提示10-HCPT有抗T24增殖和侵袭作用,并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抗侵袭机制是对侵袭的多个基本环节起抑制作用.
范海涛李志朱德淳刘禄成郑红淑刘险峰
关键词:10-羟基喜树碱膀胱癌增殖凋亡
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研究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的主动免疫治疗作用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主动免疫治疗膀胱癌病人 ,同时用生理盐水注射作为对照组 ,检测血清中人抗鼠抗体的产生情况、治疗前后各项体液免疫指标及 NK细胞活性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病人的免疫指标上升。结论 :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
刘禄成朱德淳李平李志任明
关键词:双功能抗体膀胱癌主动免疫治疗免疫疗法
肺癌浸润淋巴细胞和LAK细胞体外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动态观察及表型分析
1994年
肺癌浸润淋巴细胞和LAK细胞体外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动态观察及表型分析李东复,葛焕琦,李志我们从16例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分离出浸润淋巴细胞(TIL),经人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一2)体外培养激活后,对其杀伤自体、异体肿瘤细胞活性动态变化与自...
李东复葛焕琦李志
关键词:淋巴细胞杀伤细胞
抗人膀胱癌/抗CD_3双功能基因抗体对LAK细胞增殖和细胞毒作用的体外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抗人膀胱癌 /抗 CD3双功能基因抗体对 LAK细胞增殖和增强细胞毒的作用。方法 采用 1 2 5I- Ud R释放试验等检测方法。结果 双功能抗体显著提高 LAK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率 ,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加入双功能抗体后 ,L AK细胞对肿瘤细胞细胞毒性明显增加。结论 抗人膀胱癌 /抗 CD3双功能基因抗体可以大大促进 LAK细胞增殖和增加细胞毒性作用 ,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杨丽君单桂芬刘禄成李志郭航
关键词:膀胱癌LAK细胞细胞毒作用体外
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制备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 ( Bf Ab)并进行体外实验与鉴定。方法 :提取膀胱癌抗原 ,应用膀胱癌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 ,后者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制备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的 F( ab′) 2 片段。然后将该片段通过二次杂交制备杂交瘤 ,用其免疫新西兰白兔 ,血清经凝胶纯化后获抗人膀胱癌 Bf Ab,应用 ELISA和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鉴别。结果 :抗人膀胱癌 Bf Ab与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呈阳性反应 ,与 BALB/C小鼠 γ球蛋白呈阴性反应 ;Bf Ab可以同时结合靶细胞的肿瘤抗原和效应细胞表面的触发分子 ,引发正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防御机制。结论 :Bf Ab既能竞争性地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抗原结合 ,又具有激活淋巴细胞的功能 。
范海涛刘禄成李平李志任明
关键词:膀胱肿瘤抗体制备抗体鉴定杂交瘤技术
手术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26例报告
1992年
本文报告了1990年3月至1991年9月手术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26例体会。作者认为尿道综合征为一临床症侯群,常规泌尿系检查多无阳性体征发现,介绍了手术方法及其选择、注意事项。
李毅李志曲永健于占洋
关键词:女性尿道综合征移植术
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2000年
目的 回顾性总结 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经验。方法 经耻骨后在前列腺背膜 T形切开后 ,在背膜下钝性分离前列腺及与尿道粘连处直至腺体切除。结果  33例尿道完整 ,3例膀胱颈和 7例尿道损伤后均缝合修复。术后随访 6~ 2 9个月 ,无尿道狭窄 ,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 本术式适应于以侧叶增生为主 ,无明显中叶增生 ,无膀胱内疾病 ,未接受过射频 ,微波 ,注射及电切等治疗的 BPH患者。术后出血少、恢复快 ,并发症少 ,住院时间短为其显著优点。
李志李香云金福顺郭建民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方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